浅谈对淘气幼儿的教育
【摘要】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没有儿童的淘气,没有淘气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针对教学活动的,而是促进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幼儿发展的。因此,在面对身边的顽皮儿童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淘气幼儿,使他们身上潜在的价值得以发挥。
【关键词】 淘气 幼儿 教育 个性
【问题提出】在一线工作近十年,课余常听老师们诉苦:“我班上要是没有这几个淘气的孩子,纪律该有多好,上课该多轻松。”可见,老师对于淘气的幼儿显得多么无奈。调查显示:在淘气的幼儿当中,男孩子占了绝对的比重。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过分好动、脾气大、攻击性强、经常损坏东西等。淘气的幼儿给班级的教育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他们既扰乱教师的情绪、又阻碍了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阻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那么,淘气的幼儿是怎样形成的,为人师者应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淘气行为,努力改善师幼关系及课堂纪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呢? 一、淘气幼儿的形成因素
(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造就了“淘气”幼儿
在2—5岁左右,幼儿的身心发展会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飞跃,教育学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模仿能力的加强,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
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反抗行为表现强烈频繁的幼儿往往就成了老师眼中的“淘气”幼儿。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研究发现, 5%~15%的学龄儿童的逆反、叛逆行为的表现明显。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 与幼儿争吵,并动手打人; 明显地对老师的批评置之不理; 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 却责怪他人或推脱; 频繁发怒和抱怨。而这类个性特征表现突出的幼儿,俨然符合了老师心目中的“淘气幼儿”的形象。 (二)家庭因素
淘气幼儿通常是活跃的、不稳定的,性格中天生就包含着冒险、好奇心重、好梦想等元素, 探索性模仿是其主要的行为特征。 冲突、破坏事件里总有他们的身影。家庭的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或间接地助长了幼儿的“淘气”行为。当前,农村幼儿有35%—45%是留守儿童,70%—80%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或玩乐,没空陪孩子,孩子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孤独悲观寂寞,通常就会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大人对他的重视,比方耍脾气,无理取闹,其实是想要大人哄哄他,抱抱他。有些家长面对幼儿的这些行为,采取了强制措施,或打或骂,粗暴对待幼儿的淘气行为,而家长的粗暴行为反而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是十分有害的。正如罗素所说的, “儿童一旦受到某种压制, 就会报之以仇恨。而且一般说来, 如果他不能将自己的仇恨尽情地释放出来, 那么这种怒气便郁积在内心深处, 也许会沉入无意识之中, 和那些各种各样的奇怪东西混在一起, 伴其终生”。
(三)教师因素
我们来看看教师对待淘气生和“乖乖生”的区别。 活动场景 上课时做小动作或讲话 对待“淘气生” 教师的反应 语言指导 又不认真!把你的嘴巴闭上! 天天上课不认真听,你看把看了一眼刚刚老师说作业不会 现在不会了作业后,还的你没理吧!自己好好给他 去想想! 玩水 就知道玩水! 马上关掉水在干吗?小提醒尽快关龙头 手脏了吗? 好水龙头 拉着他的手,一把拉住他,继续训斥,情节严重的罚站 对他〔她〕招手:别跑了,会撞到。 轻声告诉他别乱跑,不小心会与别人相撞或跌倒的。 解,是吗? 耐心为他讲解。 行为指导 点名批评,强制坐好。 对待“乖乖生” 教师的反应 语言指导 行为指导 一个提醒的眼神 要认真听! 大声训斥:别在操场到处跑 跑!还在跑!都说了几次了,怎么还是不听话!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老师对待淘气的幼儿和“乖”的幼儿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及教育方式。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幼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从最近的多项幼师虐待淘气幼儿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不仅失去自尊, 而且使其自我概念里增添了阴暗色彩。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性格发展会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我们只有顺应他们,尊重他们,不以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的行为,不以另类的方法处理他们,宽容理解孩子们的过极行为,善意地对待孩子的差异,让顽皮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相待,从而坦城面对老师,师生间营造了平等和谐愉快的交往氛围。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顽皮的孩子将会迎着积极向上的要求迈向新的台阶,努力做个让人喜欢能干的好孩子。 二、对淘气幼儿的教育艺术
有句成语:点石成金。同是碳元素,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可以组成石墨,也可以组成金刚石。对淘气儿童的教导,确实要讲究教育艺术。
〔一〕、力戒消极教育方式,倾听孩子的心声
例如我班上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威威〔化名〕,大个头,带着眼镜。刚来幼儿园时经常打人,看到被打的小孩子哭,我们老师肯定是会将幼儿狠狠地批评一顿,但随之会发现“批评”没有效果,因为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淘气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们就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应该要给孩子表达、表现的时机; 一味的责打、说教于事无补, 且容易触发孩子的抵抗情绪。于是,我对威威改变了策略,发生冲突时,我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听完冲突双方的表述,分清是非对错,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做到不偏不坦、不偏不激。渐渐地我发现,威威能
克制自己,活动时注意力相对之前集中了,与人发生冲突的几率少了。 所以说,教师在面对淘气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应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防止制造一些“不白之冤”。只有分析顽皮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 倾听孩子的心声, 深入了解孩子, 才能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 让孩子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 继而领会、掌握与外界沟通的技巧, 这对于孩子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有着重要意义。〔二〕、设置“发泄区”,让淘气幼儿有处“展示”。
淘气幼儿精力旺盛,体内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就表现出了坐不住、多动、爱打打闹闹。虽然老师可以利用游戏、言语等方法解决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如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放置沙包、让幼儿任意进行踢、打;还可以放置一些画具,但不是让幼儿进行绘画,而是进行任意的涂鸦活动;老师还可以放置一些被废弃的纸张,让幼儿随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这些东西。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对幼儿内在淤积的能量不能采取“堵”的方法,而只能采取疏导和排遣的方法。淘气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正确的发泄,就能消除不良情绪,恢复愉快心境,从而到达新的生理和心理平衡,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挖掘淘气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纲要》总则第五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闪光点,淘气的幼儿也一样,只要我们老师乐于去观察、去发现淘气幼儿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加以肯定,让其自我价值得到认同。例如:我班上的鹏鹏〔化名〕上课不爱举手,又经常喜欢打断老师的话,影响
上课秩序,而小朋友们也受其影响,也七嘴八舌地打断老师的话。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鹏鹏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常常事与愿违。有一次我抓住他表现好的时机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了朵小红花,并对他提出要求:“你非常聪明,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等老师讲完后再举手答复,那就更棒了。”反复几次的在适当时机表扬后,他的课堂表现明显有了进步,是他体验到战胜自我的愉快,对自己的不当行为作出了改正。 〔四〕家园共育
孩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淘气幼儿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家长问卷以及 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淘气儿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正确合力。我们建设家长采取“冷处理”、精神鼓励等方法,以取得家园教育方法的一致与默契,并且及时地互相反馈淘气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大多数“淘气”孩子的行为习惯及多方面的表现,都有明显的进步。
淘气的孩子不是另类,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客观公正的看待每一个孩子,在对这类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则更应该持积极、耐心的态度,仔细认真地观察他们,针对他们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努力发现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的潜能,以此来激励他们,鼓舞他们,让他们增强自己必胜的信心,尽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变自己的形象,使自己各个方面都能取得进步,
做个虽然淘气但是很讨人喜欢的聪明能干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 2003年19卷第一期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