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特征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

2020-03-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406・ 中医药2010年6月第29卷第6期Beii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10.Vo1.29.No.6 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特征及 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 ,k 靳淼 安红梅 唐红 沈远东 冯永康 徐戈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DPN患者进 行中医辨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采用肌电图仪测定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以及正中神经的F反应。结果5种中医证型出现率依次为:气虚37.96%,血瘀2O.37%,阴虚17.59%,阳虚l2.96%。痰湿11.11%。 血瘀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于气虚、阴虚证 <0.05)。阳虚、血瘀证患者与其他证型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fCMAP) ̄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其他证型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LAT)和波幅(SNAP)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尸<O.01)。结论118例DPN患者中气虚比例最高,血瘀证患者HbAlc最高;电生理检测对阳虚证、血瘀证患者最敏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 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在早 测,以探讨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客观化指标 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期临床可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运 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均可受累。至疾病后 期DPN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 病机理不十分清楚,影响因素较多,西医治疗效果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O月在上海中医 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的DPN患者。共118例, 其中门诊31例,病房87例;男56例,女62例;年龄 33~80岁.平均(65.96 ̄12.57)岁。DPN病程3.86~22 欠理想。患者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很难逆转【”。笔 者对118例DPN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和电生理检 肠透析机具有肠道清洁、结肠透析、保留灌肠的作 用。通过清洁肠道,使中药的靶向性更强,生物利用 科技出版社.2002. 『41 李秀惠,胡建华,勾春燕,等.260例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前 度更高。提高了中药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能在改善症 瞻性调查分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236-238. 【5】 胡建华,李秀惠,勾春燕,等.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 前瞻性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665— 668,670. 状、改善肝功能(退黄、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及改 善患者预后方面优于西药组,但样本数较少,有待进 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疗效。 参考文献 f1l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肝脏,2000,5(4):257—262.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 【6】 胡建华,李秀惠,勾春燕,等.清肠利肝方灌肠治疗慢性 重型肝炎小结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5): l808—1810. 【7】 来要良,李秀惠,钱英.清肠养肝方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 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2): 71-72. 医辨证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5):39—4O.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 作者简介:胡建华,男,37岁,博士研究生,副主 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纤维化、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104A03—4) 作者单位:1.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10005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癌及肝癌前病变、顽固性腹水、重型肝炎内毒素血 症及原发性腹膜炎等。 (收稿日期:2010-01-05) 通信作者:唐红,Tel:(021)64385700,E-mail:tanghong6010@sohtrcom 中医药2010年6月第29卷第6期Beiiin ̄Journ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10.Vo1.29.No.6 年,平均(12.67+9.52)年。有肢端疼痛、麻木、怕冷、 2.4统计学方法 感觉过敏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者102例,同时存在 电生理异常者92例。 1.2诊断标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数据结果以均数±标 准差表示( )。多组样本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 比较用SNK—q检验。 3结果 1.2.1西医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 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圄,包括临床症状、临床体 征、电生理诊断、量化感觉评测和自主神经功能评 测。DPN病变诊断依据美国ADA及神经病学会 3.1中医证候频次与FBG、2hPBG、HbAlc的关系 118例患者中,5种证型出现率依次为:气虚 37.96%,血瘀20-37%,阴虚17.59%,阳虚l2.96%, 1988年San Antonio会议【3】制定的相关标准.在糖尿 病的基础上其中至少1个方面异常方可诊断DPN。 除外淀粉样变、麻风病、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肿瘤浸 润、干燥综合征、马尾综合征等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7 年制定的国家标准问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陶,分为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5个单证,同 一患者可兼见不同单证。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分型,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 1个月内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不能配合 检查或患有精神病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 病,安装心脏起搏器,严重感染或晚期肿瘤患者;嗜 酒者,在过去5年内有吸毒或其他精神性药物滥用 史者;有毒物或化学物质接触史者。 2观察方法 2.1实验室指标 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2.2电生理检测 采用丹麦产Keypoint型肌电图仪.室温20~ 30℃,被测者平卧于床上,手足温度保持在30℃左 右,采用表面电极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MCV)和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波幅(CMAP),逆向法测定双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 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LAT)和波幅 (SNAP),以及正中神经的F反应。 2-3资料分析 证候频次按单证出现例次统计。同一患者可兼 见不同单证。分析中医证候与电生理指标的关系时, 根据高长玉等的分析方法同。中医证候采用单证与被 检神经条数相对应。中医证候按所对应的被检神经 重复应用,采用例次表示。感觉神经未引出的不计算 在内。 痰湿11.11%。各证型间FBG、2hPBG值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HbAlc与气虚、阴虚 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中医证候FBG、2hPBG、HbAlc比较( 虹) 与血瘀证比较. P<O.o5 3.2中医证候与电生理指标的关系 3.2.1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F反应的关系:腓总神 经的MCV、DML、正中神经的F波潜伏期5种证型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腓总神经 的CMAP 5种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阳虚、血瘀证比其他证型波幅降低。见表2。 表2中医证候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F反应的关系(露蜘) 与阳虚、血瘀证比较. P<O.05 3.2.2与腓肠神经的关系:腓肠神经的SCV、LAT和 SNAP 5种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 0.01)。阳虚、血瘀证比其他证型SCV明显减慢。远端 LAT延长,SNAP降低。见表3。 4讨论 中医学对DPN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提及。散见 于“消渴”“痹证”“痰证”“痛证”等疾病的论述中,随 ・408・ 塞生医药2010年6月第29卷第6期Beiiin ̄ ̄um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10.Vo1.29.No.6 表3中医证候与腓肠神经的关系(露蜘) 与阳虚、血瘀证比较, P<O.Ol 着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研究的进展.出现了 许多DPN的中医辨证分型[7-91。众说纷纭,给中医的 客观化研究、疗效判别带来困难。我们根据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结合文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制定的相关标准设立单证辨证,既可进行单证独 立诊断又可进行证候组合,可以更客观地分析DPN 的证候分布及其与客观化指标间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单证出现率依次为:气虚、血瘀、阴 虚、阳虚、痰湿。气虚、血瘀、阴虚所占E匕例较大,与中 医“消渴”病以阴虚为主略有差异。考虑DPN为其并 发症,本组患者病程多为3年以上,消渴日久,阴损 及阳.以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久人络则可致经 脉瘀滞㈣,故气虚、血瘀的比例相对较大。在比较证 侯频次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时发现血瘀证患者 HbAlc相对于气虚、阴虚患者高.HbAlc代表过去 4~6周的整体血糖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糖代谢 控制的金标准.许多研究发现.HbAlc水平升高可 增加糖尿病微血管甚或大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11】。 电生理检测是诊断DPN的最重要的客观指标。 我们的研究发现,阳虚、血瘀证患者在CMAP、SCV、 LAT、SNAP方面与其他3种证型的患者有统计学差 异。在DPN患者的检测中腓肠神经感觉神经的测定 敏感性最高【埘.而本组患者腓肠神经的各项检测指 标证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运动神经及F反应 检测中仅CMAP有统计学差异,可以看出腓肠神经 感觉神经的测定不仅对DPN的诊断敏感,对证型间 的差异也较敏感。诸多研究表明,年龄、病程、高血糖 是DPN的危险因素 。从中医学角度讲,阳虚证有 因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而出现的畏寒肢冷、自汗 等虚寒之象,多为病程/3久,阴损及阳,寒凝血脉,气 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而血瘀证 为血行不畅,壅遏经脉而症见疼痛、肌肤甲错诸症, 也是多因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黏成瘀, 阻滞筋脉而成。现代证候研究也提示.随着病程的延 长和年龄的增长,阳虚、血瘀的程度也渐进加重【,51。 从本组统计中也可看出,阳虚证、血瘀证与电生理检 测的相关性最强。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能够统 一辨证标准,我们可以将电生理参数作为中医辨证 的参考指标,从而为治疗DPN提供更为客观化、可 重复性的辨证依据。 参考文献 【1】Poneelet AV.Diabetic polyneumpathy.Risk fact0rs,pat・ ters of presentations,diagnosis,and treatment[J].Geriatrics, 2003,58(6):16-18. [2] 张惠芬主编.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1:166. 【3】 Consensus statement:Repo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an Antonio conference on diabetic neumpathy.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merican Academy fo Neurology[J]. DiaJ)etes care,1988,1l(7):592—597. [4]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一证候部分【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l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IJ缶床研究指导原则 【S】.第1辑.1993:215—218. 【6] 高长玉,段伟松,潘栓珍,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 辨证与电生理所见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oo7,27(8):686-688. [7】 陈盛业,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机的集释【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18—820. [8】 刘敏.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 系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ll(2):132—134. [9】 胡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与神经传导速度 相关性探讨[J].广西中医药,2005,28(1):12—14. 【10】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7:301. [1l】洪天配.关于HbAlc测定全球标准化的共识[J].中国糖 尿病杂志,2o07,15:768. 【12】陈阳美,林丽萍.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 诊断价值叨.I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2004,13(2):67—69. 【l3】张进,薛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 医学,2008,31(10):721—723. 【l4】候宁宁,邱明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免疫机制【J】.国际 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68—69. [15】吴利群,梁晓春,姜楠,等.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 经传导速度分布及中医证候特征分布【J】.中医杂志, 2008。49(3):251—254. 作者简介:靳淼,女,36岁,在读硕士研究生。主 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疾病。 (收稿13期:2010一Ol一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