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研究—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
2021-10-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设计施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第l1期 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研究 一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 黄斌 马力 刘晖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 3001 0) 【摘要】 在泥石流冲沟内布置弃渣场,堆渣将不可避免的占压泥石流的行洪通道,若不采取措施,可 能会对弃渣场上游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危及周边人员、居民房屋和设施的安全;同时, 冲沟内堆填的弃渣,若不加以妥善防护,堆渣可能崩塌、滑落,从而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可能会对弃渣 场下游的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对周边居民和设施的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以金沙水电站石家 沟弃渣场为例,对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泥石流 冲沟型弃渣场 石家沟弃渣场 金沙水电站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2469.2014.11.024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469(2014)1卜0073—03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减少弃渣运距 以节省工程投资,同时考虑避免弃渣对周边居民 房屋、人员设施等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经综合 比选,施工过程中只能将弃渣场布置于泥石流冲 沟内。泥石流冲沟本身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在泥 石流冲沟内弃渣,往往形成不稳定体和潜在不稳 定体,甚至成为泥石流的重要补充来源,若不加 以防治或防治不当,将极可能产生更大的危害。 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的潜在危害较大,防治 经验较为欠缺。如何安全顺畅的排导冲沟内泥石 流,又能有效防护弃渣,是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 防护中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沙 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通过泥石流排导和弃 渣场拦挡、防护相结合,工程与植物措施相协调, 形成完整的弃渣场防护方案。 电为主,兼有供水、改善城市水域景观和取水条 件、对观音岩水电站反调节作用等,并促进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金沙水电站正常蓄水位1022m, 装机容量560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5.07亿 kW・h。工程建设总工期72个月。 金沙水电站枢纽工程开挖总量936.93万m (自然方,下同),填筑总量441.94万m。,利用 自身开挖量303.98万m ,经土石方平衡后永久 弃渣为625.12万m3,全部弃于石家沟弃渣场。 1.2 流域概况 石家沟流域隶属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流 域内分布有攀钢三小区、新庄三社、清香坪污水 处理厂等,均位于冲沟北侧;其中攀钢三小区紧 邻冲沟中段,交通便利。 石家沟流域面积0.9246km ,主沟直线长度 1_868km,主沟曲线长度2.282km,主沟床弯曲系 数1.222,流域最大相对高差750m,主沟平均比 降40.1%。整个流域沟谷总长度5.566km,流域 切割密度为6.02km/km 。石家沟从上游到下游发 育10条支沟,其中左侧8条,右侧2条。 1 概述 1.1 项目概况 金沙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中游末端的攀 枝花河段上,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上距观 音岩水电站坝址28.9km,下距攀枝花水文站和银 江水电站分别约1lkm和21km,开发任务为以发 石家沟流域位于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分区 的稳定性较差区。区域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 作者简介:黄斌(1981年一),男,工程师。 ・73・ 没计施工 度,坝址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基岩水平峰值加 速度值为120cm/s (0.122g)。 石家沟流域附近的攀枝花气象站多年平均 气温20.8℃,多年平均降雨量853.4mm,多年平 均蒸发量为2596mm,历年实测年最大风速为 17.7m/s(2001年7月20日)。 2 泥石流性质、活动特征及治理现状 2.1 泥石流活动历史 据调查,清香坪攀钢三小区后山泥石流在每 年雨季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年一次或多次, 特别是近些年来发生频率和规模都有加剧趋势, 2007年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其中, 2007年7月10日凌晨发生的泥石流,冲毁平房 一间,冲走车辆一辆,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当 地共60多户居民、200多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 胁,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 2.2泥石流性质 根据现场调查及研究分析,石家沟泥石流物 质组成中粉砂、粘粒含量较少,多为>2mm各级 粒度,很不均匀;流体属性多为牛顿体,无粘性; 泥石流重度为1.752t/m。。经综合分析,该泥石 流为水石型稀性泥石流。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 2.4t/m。,水力半径3.5m,水力坡度40.1%,1% 频率下泥石流洪峰流量为121.34m。/s,采用《泥 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西南地区(铁二院)公式计算,泥石流平均流速 为11.13m/s。 2.3泥石流的活动特征 (1)泥石流物源 泥石流物源主要包括形成区内沟源处的崩 坡积体(主沟沟壁附近较陡坡面)和早期泥石 流在流通区宽缓地段形成的泥石流堆积体,物 源中不稳定体和潜在不稳定体总体积约l1.21 万m。;人工开辟菜园、果园,易造成水土流失, 流失的水土为潜在泥石流的物源;流通区布置 的弃渣场弃渣若不加以防护,也将成为泥石流 的主要物源。 (2)泥石流危害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危及砂石料加工系 统、丽攀高速隧洞进口和清香坪污水处理厂、居 民房屋、鱼池等的安全;二是对石家沟弃渣场的 危害。 经计算,1%频率下泥石流沟一次泥石流总量 ・74・ 2014年第l1 10.85万m。。 (3)泥石流活动频率为中等 经综合分析,石家沟泥石流处于青壮年期, 泥石流所在区域为易活动区,泥石流活动强度为 强,属中等。 (4)泥石流的激发因素 石家沟流域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占 全年雨量的65%以上,且易出现大、暴雨等强降 雨;由于流域内高差大,降雨量分布不均,降雨 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上游降雨后,坡面及沟 道汇流迅速,为中下游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强劲 的水动力条件。 2.4 弃渣场以上石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现状 2012年6月,攀枝花市西区国土局对攀钢三 小区石家沟弃渣场以上沟段采取了应急工程进 行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包括1 、2 谷坊坝、护堤、 护底等。据现场调查结果,治理工程结束后一年 来,石家沟泥石流未大规模爆发,冲出量较小。 两级谷坊坝坝前基本为空库,未见明显淤积,泄 水口未见堵塞现象,2 谷坊坝坝后护堤、护底段 基本无泥石流冲出物。 3渣场防护措施布局 3.1设计标准 石家沟弃渣场的堆渣容量810万m。,为特大 型弃渣场,且其危害对象主要包括下游砂石料加 工系统、丽攀高速隧洞进口和清香坪污水处理 厂、居民房屋、鱼池等,相应的防洪标准取上限 为100年一遇;泥石流排导工程既排除弃渣场上 游石家沟泥石流,又兼作石家沟弃渣场左侧周边 排水通道,相应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建 筑物级别为3级;拦挡工程为弃渣场主要建筑物, 其建筑物级别为3级;攀钢社区雨水引排工程既 排除攀钢三小区G3、G4出水口雨水,又兼作弃 渣场周边截排水沟,相应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 遇,其建筑物级别为5级;截排水工程主要排除 渣体表面汇水,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周边截 水沟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边坡防护工程级别 为II级。 3.2渣场防护措施布局 石家沟弃渣场防护体系由工程措施、植物措 施和临时措施组成。主要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1)泥石流排导工程:对石家沟下游泥石 流流通区采取疏导为主、保证流路通畅为防治要 设计施工 2014年第ll 点,进行有效排导靠近社区段和渣场区的山洪和 泥石流,既避免山洪泥石流冲击渣体诱发渣体失 稳,又避免堆渣导致上游社区段演变成泥石流沉 积区。 植被等。 4 结语 本文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在分 析泥石流性质、活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弃渣场 (2)拦挡工程:对渣场坡脚布置拦渣坝, 避免堆渣过程中渣体向下滑落,包括埋石混凝土 坝和碾压堆石坝。 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和弃渣场堆存形貌,采取有 针对性的防护方案,按照“先拦后弃、以排为主, 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 将泥石流排导和弃渣场坡面防护、周边截排水相 结合,形成完备的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体 系,可以为其他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的防护方案 及措施设计提供借鉴。 (3)攀钢社区雨水引排工程:有效引排攀 钢三小区雨水,既避免弃渣造成社区渍害,又防 止社区雨水浸满诱发渣体失稳。 (4)渣底沟道处理工程:表土剥离后,采 取抛石等对堆渣区天然沟道进行处理。 (5)堆渣边坡防护及截排水工程:包括渣 体分级和平整、网格护坡、渣顶、马道、坡面排 水及周边截水等。 参考文献 1. 任金明王永明夏威夷汪大为.西部水利水电工程拦沟 型弃渣场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护.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 (6):34~38. (6)清表及表土临时堆场防护工程:包括 表土剥离、钢筋石笼拦挡、排水措施、临时撒播 草籽、土地平整、覆土及植被恢复等。 (7)施工临时辅助工程:包括弃渣场内道 路、堆渣期间临时截排水等。 (8)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包括堆渣坡面 2. 朱颖彦崔鹏钟伦敦等.西攀高速公路泥石流防治与对 策.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 25(4):419 ̄425. 3. 王泽荣刘彬.苏家沟泥石流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四川 水利2012(1):54~55. 网格内灌草结合护坡、堆渣项面乔灌草结合恢复 (上接第66页) 生态格网进行护坡,坡比为l:2.5。 (4)方塘及周边区域设立防护设施和警示 标志。 对于库岸,由于库水位降低,原在水下的库 岸外露,相关部门做好清淤工作,并结合景观进 行绿化,尽可能采用生态的施工工艺,为和美村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4.2维护管理 和美水库降等为方塘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 管理: 5 结语 根据《辽宁省小型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条件的小型水库做出 相应的降等处理,不仅能保护下游居民的生产、 生活安全,也为管理部门减轻了防汛工作的负 担,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傅琼华,杨正华.浅谈水库的降等与报废管理[J].江西 水利科技,2005.增刊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在保护范围内禁止爆破、打井、采石 等危害大坝安全的一切活动; (2)大坝坝顶高程以下库区均属水域保护 范围,禁止在库区内排放污染物,大力推广使用 有机肥和无毒低残留农药,推进面源污染防治, 保护方塘的良好水质; (3)对方塘建立健全防汛组织,保证工程 正常安全运行; 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S],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