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务虚会,以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主要任务,以谋划“十三五”发展为重大主题,开得非常好,大家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开出了集思广益的好成效,开出了励精图治的精气神,开出了务实奋进的发展力。两天下来,大家精心准备、共同努力,奉献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大餐”,让与会同志收获了许多鲜活的“思想火花”,为谋划“十三五”发展凝聚了智慧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我要说,我们的务虚会一点也不“虚”,虚中有实、虚功实做,非常务实、十分扎实,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尤其值得说的是,务虚会预备通知下发后,市领导率先垂范,大家积极行动,深入调研、认真准备,很多同志挑灯夜战、几易其稿,这样一种事业心、使命感,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自己的思考,我也作个发言,发言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全力推动“五大发展”在镇江落地生根》。确定这个主题,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五大发展”是xx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内涵,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大发展”的鲜明指向上来,做到凝心聚力抓落实;二是“五大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紧密结合镇江实际,更深层次解放思想,推动发展理念根本转变;三是“五大发展”还是在新常态背景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扎实推动“五大发展”在镇江落地生根。我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想法。
一、关于务虚会的收获——以大讨论和深思考激发新动力
务虚会期间,很多同志跟我讲,这次务虚会是一次镇江战略发展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充分交流思想的“头脑风暴”,会议质量很高,在碰撞思维、凝聚共识中,激发出了励精图治的新动力。成果是多方面的,值得总结,更要好好地消化运用,真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概括了一下,有四个特点和成效:
1.创新了研讨形式,拓展了思考深度。会议参加对象扩大到市级机关各部门、各辖市区主要负责同志,首次采取“书面交流+专题发言+分组讨论+大会交流”的组合形式。书面交流集中展示了市委、副市长和各辖市区对明年工作的总体谋划;专题发言体现了对镇江“十三五”发展重点课题的深度思考;所有与会同志围绕相关专题都作了讨论发言,大家站位高、思考深、理解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达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今天的大会交流,4个讨论组集成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作了专题汇报,市领导的自由讨论发言充满着“大智慧”,让我们听到很多“脑洞大开”的新思维新思路。这次务虚会的研讨成果可以说弥足珍贵。
2.凝聚了重要共识,促进了思想解放。大家一致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发展指明了大方向,镇江作为苏南城市,肩负着走在“五大发展”前列的历史使命,需要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化水平,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一致认为,面临战略机遇期,适应引领新常态,跨越重要关口期,镇江“十三五”发展大有可为,更当树立信心、倍加努力。一致认为,镇江现阶段最主要的矛盾仍是发展不充分,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出路,向开放要空间。一致认为,应对新一轮区域竞争,镇江尤其需要强化战略定力、持续发力,更高水平推动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一致认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线要牢牢把握,贯穿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彻底转变传统的粗放低端发展模式,把发展导向切实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一致认为,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城市功能品质,构建“大旅游”格局,着力优化以沿江沿河沿路、港产城融合为重点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交通枢纽经济。一致认为,新常态下,以往那种靠拼资源、拼优惠政策的发展方式、竞争模式已经淘汰,需要大力提高决策干事的能力和水准,靠智慧、创造力、服务效能和法治环境来推动发展。一致认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关键在人,最根本的要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善谋大事要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既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这些共识称得上是真知灼见,给大家以深刻触动,形成了强烈共鸣,为推动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资源。
3.查摆了问题不足,理清了发展思路。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在务虚研讨中得到充分体现,很多同志的发言做到了敞开心胸讲真话、建诤言,不仅对镇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点得准、挖得深,还提出了解决之策、应对之举,拿出了具有建设性、操作性的好建议、金点子,极大地丰富完善了镇江发展的思路举措。晓明市长对镇江生产力布局这个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问题,作了全面、深刻、前瞻性的阐述,使我们对优化生产力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国忠主席从全局的高度,畅谈了明年的政协工作如何为“十三五”开好局凝聚共识、献计出力、汇聚力量的通盘考虑,体现了围绕大局、担当作为的精神;庆生主任紧紧围绕“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鲜明主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协调推动、共建共享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切口小、思考深、接地气;茂川书记形象、生动地论述了镇江如何以转型引领“十三五”发展,在“五个转型”上谈了非常深入的思考,提出未来要走最适合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镇江,充满深情、发自肺腑;洪水市长专门就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怎样转变成金山银山,谈了很好的思路,启发性很强。其他、副市长或结合各自分工,或针对一些重大课题,都作了经过深度思考、非常有见地的发言;四个讨论组全面梳理总结了分组讨论的重要成果,让与会同志深受启发。还有昨天上午的10个专题发言,对“十三五”发展思路的完善非常有益,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吸收转化。
4.增强了责任担当,提振了信心士气。整个务虚会洋溢着心系镇江发展的强烈责任感,令人倍感振奋。很多同志在发言中都讲到要持续强化“同心同德、励精图治”的发展氛围,要大力提振发展信心、汇聚奋进力量,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要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担当干事、创新克难的激情和干劲。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在11月12日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观摩会上所讲的“四个悄然转变”,就是今年以来全市干部队伍当中思想观念、作风效能、责任担当、干事氛围发生了积极变化,这为我们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注入了强大力量。
二、关于“十三五”的谋划——以大视野和创造力绘好新蓝图
当前,“十三五”规划编制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也到了考验我们顶层设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时候。这次务虚会,中心任务就是广泛征求对“十三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十三五”规划搞得好不好,对镇江未来发展道路怎么走,影响至关重要。大家知道,“十三五”规划是一个特殊的规划,“十三五”规划有两大历史定位:第一,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是行动纲领和路线图;第二,“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也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开局规划。这两大历史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大视野和创造力绘好未来五年新蓝图。所谓“大视野”,就是要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始终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找准镇江发展定位;所谓“创造力”,就是要敢于想象、精于谋划,紧盯形势任务的最新变化,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始终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趋势下勾画镇江发展蓝图。两者结合起来,形象地说,就是胸怀全局、站高望远,心要热、头要冷,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已经作了明确,这里,我综合大家的意见,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要从最新的宏观形势和部署要求出发,明晰镇江发展的总体布局。我们谋划发展,首要的是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上进行分析研究,看清自身发展所处的方位,厘清将来的总体布局怎么定。对宏观微观的“形”与“势”,我简要地讲“四个期”:一是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期”,显著标志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二是我国发展处在“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特征更趋明显;三是江苏发展处在“加速转型期”,尤其是产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四是镇江发展处在“重要关口期”,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分析了“五个重要关口”。基于这样一种形势判断,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到两个字上:机遇。现在,困难和挑战是共性的,“机遇”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变量。我们对镇江发展坐标和布局的谋划首先要立足于机遇而不是挑战,这是我们应有的积极姿态。比如,以“五大发展”为主线的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以“强富美高”为主线的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机遇点。有专家梳理了中央《规划建议》中有十大战略、十大制度、十大计划、十大工程、十大行动,其中具体的如,国家大数据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省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等。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些机遇相对于镇江的比较优势,有很多方面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抓、不去拼抢。都讲镇江机遇叠加,但是不去拼、不去抢,再叠加也没用。这方面,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争取有更多的镇江元素进入中央和省“盘子”,下一步仍要紧盯,努力推动镇江未来发展的布局能够占据制高点。关于镇江未来发展的总定位,最近我看了很多资料,比较下来,还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为镇江发展确立的方位和坐标是最优方案,就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令人向往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四基地、一中心、两城市)。还有去年市委确定的“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总思路和“稳中奋进”总基调,都充分考虑了宏观上的形势和机遇,充分考虑了镇江的特点和优势、现状和前景,非常精准。好的规划我们一定要接续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任接着一任干。
2.要从经济新常态这一“大逻辑”出发,把准镇江发展的转型方向。有位专家讲,现在我们进入的新常态,决不是短期的、几年就会过去的,如果说前37年是发展常态的话,后面还会经历很长时间的新常态。这个观点的潜台词,就是我们谋划推动发展,时刻不能忘了新常态,必须始终贯穿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这条主线。毫无疑问,“十三五”期间的转型发展一定是大转、快转、全面转、彻底转,即所谓的“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搞清镇江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四个转”。 第一,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具体的衡量标准就是强调的“五个有”: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当前尤其要深刻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我们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再不能走不计效益、乱铺摊子的粗放发展老路了。第二,转到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上来。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五大发展”,很重要的导向就是强化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这也是我们适应引领新常态的重大指向。创新是发展的动能,协调是发展的基调,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共享是发展的目标,“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相互替代,而是要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发力、一体推进。第三,转到切合镇江实际的特色发展上来。亦步亦趋的跟风发展,永远走不出镇江发展的突破态势,以特取胜的理念仍要不断强化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问题我后面还要具体讲。第四,转到遵循客观规律的理性发展上来。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就是要遵循规律,就是强调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现在,越是经济下行,越要遵循客观规律、保持清醒理性,坚决避免以往在赶超战略下、什么都想干;在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支撑下、什么都能干;在缺少硬约束情况下、什么都敢干的冲动式发展,切实以发展理念、思维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理性发展。
3.要从区域竞争的新格局新态势出发,确立镇江发展的奋进目标。前面强调“务实”,但并不排斥“奋进”,镇江的发展仍然要牢牢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这是镇江面临的竞争态势决定的。如今的区域竞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同时竞争方式出现重大变化,已经演进到拼智慧、拼创造力、拼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了。前段时间,我带队到苏南其他四个城市学习考察,他们发展中涌现出的新模式、新业态,和干部队伍创新进取的精气神,既给我们震撼,更让我们深思:镇江再不奋起直追,就将真的是“退无可退”了。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对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定位能低吗?肯定不能。既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顽强斗志。发展是第一要务,竞争是永恒状态。如果我们把新常态作为降低发展要求的借口,就是对镇江发展和全市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因此,确立“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把“奋进”作为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引领下,紧紧围绕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突出讲的“提升城市能级”来定位镇江发展。比如,镇江的全面小康具体是个怎么样的现实模样?“五大发展”在镇江分别有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强富美高”又具体表现为哪些具有镇江特色的指标?等等。我认为,“十三五”镇江要大力提高“四力一感”:一是核心竞争力。“经济强”,最主要的就是强在产业上,特别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强市”,对镇江始终是第一位的。传统产业要加速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要加速做强做大,现代产业体系要加速构建。法治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镇江,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二是科技创新力。这是决胜未来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引领性因素。镇江的科技创新要打破“小胜即满”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在全省某些方面的位次靠前,而是要把着力点放到构建大创新的格局和提高创新实效上来。三是要素集聚力。这是区域竞争的焦点,要清醒认识镇江集聚承载各类资本、高端人才、先进产业、重大项目的能力仍然偏弱,镇江目前确实还属于“人口输出型城市”。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把“提高要素集聚特别是人口集聚水平”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来研究,把加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园区载体建设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来推进,全面提升集聚功能,走出一条依靠先进产业聚人、依靠城市品质引人、依靠宜居功能留人的发展道路来。四是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关联度巨大、带动性巨大、影响力巨大,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也包括大爱镇江、书香镇江建设,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我曾经讲过,历史是“城市之根”,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文化是“城市之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脆弱的。都说镇江的历史根基和人文底蕴深厚,这个优势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性提升。五是群众获得感。这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让城市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群众更得实惠。下一步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目标设定、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的务实举措,来引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上是对“十三五”目标定位的总体考虑,关于明年的目标,总基调还是“稳中奋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点在“进”上加强思考和谋划。
4.要从镇江自身优势和潜力出发,谋定镇江发展的战略路径。一个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优势与潜力,是我们谋发展、抓发展的逻辑起点。镇江有区位、科教、产业、城市、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我们在创造特色上做了不少文章,也不断取得成效,但客观地说,一些优势还处于静态、“原生态”,迫切需要用战略举措来激活它。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得到全市上下的高度认同。一年下来进展明显,尤其是“十件大事”即将实现既定目标。一年来的实践也进一步说明,“生态领先、特色发展”高度契合“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全面系统地加以完善。总的考虑是两句话:以绿色化提升生态领先,以高标准引领特色发展,重点实施好“三大战略”:一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创新具有引领性;二是开放突破的重大战略,开放具有带动性;三是绿色崛起的特色战略,生态对镇江而言具有标志性。当然,以上这三个战略仅是“十三五”期间镇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应当还有协调并进战略、民生共享战略等等。这方面的思考还是粗线条的,有待在更大范围讨论研究、听取意见。
总之,只有把布局谋好了、方向把准了、目标确定了、路径找准了,才能绘好新蓝图。在谋划“十三五”发展的全过程,要把优化顶层设计的要求贯穿始终,高度注重抓好引领性环节,包括优化生产力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各类规划、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制定重大政策等。尤其要重点做好“十三五”规划的细化配套,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可操作、能落地。
三、关于抓重点的问题——以大作为和精准度推动新发展
谋与干都要坚持“实”字当先、“实”字为本,务虚最终还是为了务实。克强在11月17日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规划纲要》必须聚焦发展重点、明确有效抓手”。我们要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切实做到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在谋事干事上实现大作为与精准度的统一。镇江怎么干?我讲四句话:聚焦创新、找准短板、突出亮点、体现均衡。“聚焦创新”强调的是深处着力,贯穿的是创新发展理念,指向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找准短板”强调的是精准发力,贯穿的是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指向的是抓好竞争力不强、开放度不高、民生改善不快等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突出亮点”强调的是重点给力,贯穿的是绿色发展理念,指向的是推动更高水平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体现均衡”强调的是统筹用力,贯穿的是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指向的是增强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四句话集合到一起,就是要让“五大发展”在镇江落地生根,让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1.聚焦创新。所谓“聚焦”,就是要集中力量。既然创新驱动是核心战略,就必须真正把创新作为主引擎,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聚力推动、全力突破,着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前不久到深圳考察,我对什么是“引领型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和认识。在经济下行的大形势下,深圳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保持领跑者的姿态,最大的秘诀就是创新。镇江的创新发展道路怎么走?中央和省委《建议》重点从发展新产业、激发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构建新体制等方面,为我们指明了大方向,我们应抓好六个重点。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协调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主体活,创新才有强劲活力。这方面要有规划、有计划,有目标、有硬着子,重点鼓励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科技研发,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破解融资瓶颈,以金融创新激活科技创新,这方面空间很大,新方式、新渠道很多,要作为紧迫课题深度研究。党委政府要更大力度营造环境,政策支持要真正落到位,帮困解难要谋实招求实效。三是强化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没有人才,何谈创新。引进创新型人才要拿出大手笔、打开新思路,不能停留于口头重视,行动上缺实招、硬招;不能短视,舍不得花成本、花代价引人育人;不能局限于单一地引进科技人才,还要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不能图招才引智的表面热闹,更要注重人才引进后能发挥作用、获得最佳效益。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对科技创新“四个对接”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我考虑20xx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大会就聚焦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部门要提前调研谋划。四是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以高校园区、大学科技园为依托,通过在镇高校联席会的实质性运作,建立起紧密型校地合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创新协同体系。除了在镇高校院所外,还要特别重视承接南京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五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主要是平台载体要加快做优做强、发挥作用。要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和开发区,使之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域,切实发挥核心引领作用。这方面一定要“大胆设想”,在体制机制、运营模式等方面拿出突破性的举措来。还有众创空间的建设,要与“三集”发展紧密融合,推动80个重点园区建成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的主阵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园区载体的建设要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结合港产城融合、金三角一体化、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等战略举措,打造新的重大载体。六是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驱动发展一定要紧贴产业转型升级来展开,比如高端装备制造“海陆空”前景非常广阔,带动性特别强,突破点就是以龙头型、高科技大项目构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有旅游的新业态、现代农业的新模式,等等,都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
2.找准短板。“短板意识”就是问题导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论。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越在薄弱环节上多用力,越能对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找准短板重在“找”、贵在“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全面梳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辖市区、各个部门都要把短板找准找实找全,然后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突出针对重点短板拿出务实管用的解决办法。镇江的短板主要是哪些?大家在发言中说了不少,我认为最突出的是这样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空间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空间,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存量调整步伐不快,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远远滞后于苏南其他城市;网络经济空间,比如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抓得不够超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把握还不够敏锐;对内开放空间,对岸线、港口资源的开放利用,以及现代物流产业的培育等,还没有很好地用足优势;对外开放空间,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区等重大机遇还不够有力,引进来、走出去都有待提升层次和水平。要深刻认识开放带动发展、倒逼改革的内在逻辑,确立新的开放观,更加主动作为,重点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上扎扎实实打牢基础,使镇江的开放气息显著浓厚起来。所以前面我讲了“开放突破”是一个重大战略。二是创新能力提升问题。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也包括理念思维、体制机制、模式方法等全面创新的能力。我到镇江工作以后,关于“镇江发展活力不足”的议论是经常听到的,到基层调研,也真切地感受到发展中的创新点不是很多,尤其是缺乏让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重大亮点。从根本上讲,这与我们干部队伍创新能力问题密切相关。有的习惯停留在现状上打转转、存在“小码头”意识,有的做了一点事就热衷于邀功请赏,有的汇报时充满激情、落实时不温不火,有的讲问题一大堆、讲办法苍白无力,有的乱评乱议、怨天尤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着力解决。三是民生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在镇江有不同表现。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这一点镇江在苏南是突出的;民生的兜底保障特别是脱贫帮扶这一块,还有建立健全社保体系,镇江任务比较重;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均等化优质化,以及及早应对人口老龄化、放开二孩等新趋势,都需要付出扎实努力。下一步,要对照更高水平的“民生五有”,狠抓补短补缺。尤其要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逐级立下军令状,五中全会之后第一个全局性大会就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这一部署,我们要迅速有力落实。四是城乡发展水平问题。规划水平和品质功能亟待提升,城乡环境需要大力整治的地方还有不少。这是全市上下持续关注的一大热点,但如果总是关注、议论,却看不到实质性变化,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方面,一定要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刨根问底,切实从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根本点上来解决,使镇江真正实现形神兼备、独具魅力、令人向往。五是经济社会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法治化问题。包括经济运行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社会治理风险、政府负债潜在风险,还有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涵的社会公平正义等,对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就拿信访稳定来说,最近一段时间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所好转,但信访形势仍不容乐观,越级进京赴省上访、重复访问题仍然突出,信访问题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稍有疏忽就会影响社会安定、影响整个“三安”工作,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3.突出亮点。也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特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就镇江发展全局而言,我们到底应该打造什么样的重大亮点?我认为,新形势下,一方面是鼓励支持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创特色、争一流,以“小亮点”汇聚成全市的“大特色”;另一方面还要从大市层面,加强统筹谋划,以系统的理念、整合的气魄,集中力量打造彰显镇江特质、代表未来方向的“拳头产品”。这个“拳头产品”就是我们确定的“生态领先”,或者说是打造生态标杆型城市。但这个亮点一定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而不是单一的“生态”概念,不是为了生态而生态。我们的“生态领先”,必须是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支撑、科教为优势、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带动、宜居为品牌的综合性重大亮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也才算是在生态文明上做到了“特别出色”。应该说,这个重大亮点和特色的打造已经初见成效,全省居前列、全国有影响,视察镇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两次在国际会议上介绍经验,明天晓明市长就要带队赴法国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对镇江的“生态领先”是又一次极佳的宣传机会。我们要坚定不移抓下去,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文明成为镇江城市的主打品牌。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要围绕充分发挥“生态领先”综合效应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目标深化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围绕构建“大文化”“大旅游”的融合发展格局深化文化体制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把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往深处推、往实处落,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造更多的发展亮点。
4.体现均衡。均衡就是协调和共享。大的方面讲,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经济社会相协调、物质精神“两手抓”。对镇江来说,重点是“四个化”:一是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这是引领和保障均衡发展的源头。前者是经济内涵,后者是空间载体,要统筹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突出优化沿江沿河沿路的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布局,还要充分考虑长三角一体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宁镇扬同城化等大区域的影响,切实解决空间碎片化等不足。二是全市域的同城化。充分发挥连淮扬镇铁路、市域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先行带动效应,以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为战略重点,加快实施生产力布局调整,实行区域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区域发展联动机制,推进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增强励精图治建设新镇江的凝聚力、向心力。比如“十三五”期间市区到句容的快速通道必须打通。三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用改革的视角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问题的研究,按照省里部署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解决乡镇学校、医院优质教师和医生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解决农村留不住人特别是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让镇江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值得注意的是,均等化不完全等同于一样化,不能简单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区域生活成本、居住条件、风俗习惯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建共享。
同志们,谋划推动“十三五”发展,关键在干部。要用改革的力度和思路、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针对存在的消极懈怠现象、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的干部队伍迫切需要激发动力。市委将进一步强化用人导向,加快健全并刚性执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实质性落实“能上能下”,有效激励担当干事。迫切需要提升能力。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做到悟得透中央精神、看得清发展大势、谋得好发展全局、抓得住主要矛盾、解决好突出问题、聚得起前进力量。迫切需要强化执行力。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兴落实之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高水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优化结构。及时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在改革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加快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为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生力量,为“十三五”发展锻造强大的干部人才支撑。
希望全市上下借务虚会的东风,趁热打铁,把务虚会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推动镇江发展的实际效果。要结合好当前和长远,全力完成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谋划好“十三五”发展,扎扎实实安排好明年工作目标和重点,奋力开创镇江发展新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解放思想、务实奋进,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镇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