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解决方案集锦

2022-12-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问题一:

  在售商品的跟踪维护几乎是我们部门在做,发给采销的异常在售商品,解决太慢

  分析:采销作为一个业务部门,同时也承担了跟供应商的沟通,对供应商后期的维护工作,商品有问题虽说大部分的根本原因都在供应商那,但是作为服务部门,也不能小视。

  解决方案:采销也应该要把商品维护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首先要引导供应商自己去维护自己的商品,至少对于审核反馈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发给采销的异常商品解决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个工作日,否则审核部将按照正常的流程作下架处理。同时会给供应商作评估(供应商在一个内小时解决的,会给供应商加1分;供应商三个工作日内解决的,不扣分;超出三个工做日的扣2分)

  问题二:

  后台供应商下架的功能被屏蔽,给供应商的商品新旧替换造成了困扰,只能和我们一个一个说让我们禁售

  解决方案:供应商自己商品的商品按理说自己是有下架的权力的,但是我们为了丰富页面上商品的数量,而把它屏蔽掉了,这个功能是否真的要屏蔽,相关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决定。

  问题三:

  未上线商品跟踪维护不到位,有的7月份就已经上传的商品到现在还没上线

  分析:一家供应商从谈判到签约本身就付出了成本,理由要把供应商跟进到位,包括商品上传、在售商品的维护,但是因为人员的离职工作没有交接到位,导致很多“被遗忘”的供应商

  解决方案:

  审核、采销是两个密切联系的部门,人员的离职工作一定要交接到位,要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并且负责人要以邮件的形式把只会相关部门,也便于后期的沟通。

  问题四:

  客户普遍反映商品价格偏“高”

  分析:由于供应商渠道不一样、品质不一样、时间段不一样公司规模、量等原因,相应的价格也会有所偏差,以客户的角度肯定是希望能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解决方案:

  市场:市场要正确的引导,其一,严格来说,供应商、厂家网、客户本来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他们的利益是成正比的,客户给给供应商带来了量,供应商就会给客户更优惠的价格,同时也会跟配合厂家网,价格优惠了又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去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二,不同渠道商品价格有偏差很正常,这是属于正常的市场行情。举个例子,一样的商品在普通的超市声跟天虹价格肯定会相差很远,但是没有人会觉得奇怪,那是因为人们心中早就形成了这种认知。一样的商品(图片一样,实物是不是一样不考虑),在淘宝跟在天猫价格也会相差很大,就即使天猫里面一个商品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种价格,作为不同的平台,价格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广大的市场家人们一定要作正确的引导。

  审核部:

  一、把所有在售供应商全部整理成一份表,分别按类别对供应商的所有价格情况进行摸底,家电、数码价格波动大的商品一个星期进行一次价格审查(包括其他平台的价格情况)每天两个小时的在售商品的抽查,(计划每天五家),其他品类根据商品的销量情况半个月进行抽查,正常情况下20SKU以下的全部审查,大于20个,小于50个在售的,按50%的比率进行抽查;大于50小于100个SKU的,按30%的比率抽查;大于100个SKU的,按20%的比进行抽查,发现有价格异常的商品及时通知采销跟供应商沟通,三个工作日内解决。

  二:会对市场、客服关于商品价格的方面的问题整理一份话术(本周解决),包括哪些商品价格价格确实偏高,哪些价格算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跟哪些平台去对比价格,哪些平台价格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