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虚伪是有用的

2024-0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虚伪是有用的

  虚伪在众多人眼中是个不受欢迎的面具,一种虚假的伪饰,是遭人摒弃的贬义词。但我不以为然,我认为它更似一面能折射出人性的心镜——我们都是人,有人的善,亦有人的恶。因为人性丑恶,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防它;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我们不得不谅解它。正因我们生活于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极端之下,所以我们必须得伪饰自己,一面要站在比小人更奸更诈的立场去提防,另一面要撕裂虚伪的假面,以比仁者更怜更悯的态度去谅解,如此才能在风口浪尖下生活得更安全,舒心。

  虚伪并不是教你诈骗他人,而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坚守原则,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雨狂澜中,做个中流砥柱。

  片面地评论虚伪的好与坏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当你注视着它的恶浊,它会腾起耀眼的光亮,而当你膜拜它的伟力时,它便会转过身去让你看一看疮痍斑斑的后墙。不屑于伪装,甚至单纯得不懂伪装之人,频频与陷井摩肩接踵,因为他们过于纯粹,以至将整个世界的人与事想得太过单纯,并因不懂待人接物之道,屡次被危险的急流所裹卷,挫败。反之,自身过于虚伪,并只知用虚伪设下圈套者,虽然因此而获利,但因它不懂虚伪的高尚一面,对虚伪只知蔑视,亵渎并利用它的伟力,始终自身蕴含的善良,将被吞噬,得到应有的惩罚。

  虚伪的用处不仅囊括伪饰自己,更多在于保护自己,但在此之中,不乏一些意图不轨的不洁。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一种红面猴,有着自己的无垠乐土,同时在这生生之机、洋洋之意中,蕴含着一种可怖的危险——鹰的捕食。但上天似乎眷顾着他们,在这空空的草原之上,布满一类带刺的灌木丛。红面猴也异常机智,为了摆脱天敌的捕杀,自己宁愿躲入其中,此中有一些贪生怕死的红面猴,缩入丛林深处,也因为伪饰太深,在爬进时伤痕累累,陷得愈深,愈易接近死亡。聪慧的另一群懂得巧妙地浅饰,只是借用其避难,不会深受其害。猴类都懂得虚伪免难,人亦何尝不懂。但不乏一些无欲则刚之人,认为自己清廉,便沾沾自喜,孰不知,正因自己有清誉,所以更不能太正,太直,逾越不可犯的边境。因为你清廉,并不代表他人不污秽。如若你刚正不阿,认为自己无后顾之忧,表态不会与他们蛇鼠一窝,很可能那群蛇鼠翌晨就让你遭秧,甚至卷铺盖走人。为什么?“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你是一颗未爆弹,不知哪一天,你看不惯他,将他揪出,自己引爆。你在,他能安心吗?即使你没犯错,他们也要安个罪名,将你撵走或转移。所以,若是你能正确地掩饰自己,一直含蓄收敛、淡泊、清廉下去,他们又怎会注意你,将你除去,而你又会遭此罹难吗?

  虚伪也是一物两面,有保护自己的一面,也有不提倡的一面。其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前者是避难的伪装,后者是不洁的欺骗,收效也有本质的差异。前者如醍醐灌顶,陶醉身心,将途中莫明的危险预知,防患于未然,在处事与交流时,能有着灵醒的一瞥,不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后者如酸雨腐蚀,固然踩着他人的头向上爬,但在你贪婪图利时,也会有另一群图谋不轨之人虎视眈眈,更会遭受贤者的鄙夷,腐蚀最后一丝良知,最终害人害己。

  虚伪是一种高端的处世之道,虽不登大雅之堂,却可受益匪浅,就算升学不久的我们,也时常会遇见值得一用之处,是一种智慧,觉醒我们的睿智与警惕,在他人透露各类信息时,自己还能心存警觉,对自己的秘密缄口不言。只有在伪装的阴庇之下,才能大大咧咧的张扬。

  虚伪并不是藏愚守拙般的警慎,而是出于对自身精明的卫护与表现,人们对它的唾弃是一种对智慧的蔑视,毫无疑问,这种蔑视会使严谨缜密的自一方式沦陷,唯有拾起,才能使奋发凌厉的思想圆钝,使得虚伪的面具成为自卫的盔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