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境东北部,东与河北省以太行山脊为界。面积2865平方公里,辖6镇24乡,人口30.25万,县政府驻城关镇。五台县,因境内五台山而得名。西汉置虑县,北魏太和年置驴夷县,隋大业初改名五台县,金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复为五台县,今因之。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五台山雄峙县境东,由东、西、中、南、北、五台组成,其中最低南台海拔2485米,最高北台3085米,号称“华北屋脊”。中部为丘陵区。
全县平川极少,主要分布在豆村、茹村两个小盆地和沟南、东冶一带。河流主要有滹沱河、清水河等。五台县位置偏北,地势又高,气候寒冷,素有“华北小兴安岭”之称。年均气温5℃,一月零下11℃,七月2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90—150天。全县共有耕地51.03万亩,农作物以玉米、土豆、谷子为大宗,高梁、莜麦、蚕豆等也有种植。成片林50多万亩,零星树一千多万株。五台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硫磺、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20多种。工业有煤炭、化肥、机械、化工、建材、采矿、陶瓷、大理石、工艺美术等。向外销售的主要产品有硫铁矿、大理石、铝床、塑料制品、铸字机等。交通较为方便,忻州至长城岭、忻州至繁峙、盂县至繁峙等干线公路途径县城,还有通往繁峙西留属的支线公路以及各种县级公路。此外,往东有公路可通河北阜平等地。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峰耸立,峰顶如台,其顶壑、顶崖之间及台怀修建有大小不同的寺庙,成寺刹者百余处。其中有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重建于唐建中初年的南禅寺;荟萃北魏、北齐、唐、宋、金、明、清各代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佛光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洛阳的白马寺并称中国最早寺院建筑的灵鹫寺(显通寺);另外还有卓有声誉的塔院寺舍利塔、龙泉寺汉白玉石牌坊、碧山寺缅甸王佛等,为佛国风光增添了色彩。五台山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也享有盛名。它以成为中外友好往来的纽带和佳宾云集的旅游胜地。五台县主要特产有台参、台蘑、大理石、般若矿泉水、五台山石砚、中药舒筋散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