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圣杜甫有灵宅

2024-04-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诗圣杜甫有灵宅

  吓田寨西边二三里有一个大村庄叫杜楼,奇怪的是杜楼村姓杜的并不多,据说杜楼村的命名和“诗圣” 杜甫有关系,因为杜楼村北边的邙山上就有杜甫的坟墓。

  诗人生前穷愁寂寞,按历史上的说法,杜甫是客死在湖北洞庭湖的一条破船上,而我却认为,杜甫是死在洛阳的,这是因为,杜甫是洛阳巩县人,回归故里,叶落归根是诗人的愿望,“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却从巴峡向巫峡,便向襄阳到洛阳”诗人拖着病体,忍着饥寒,靠着一股对故乡的深情和挚爱,终于到了洛阳,实现了他魂归故里的愿望,洛阳离巩县不到一百里,现在坐火车一个多小时,就是古代走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即使诗人在洛阳去世,灵柩也能运到巩县,为什么埋到既不是洛阳也不是巩县的北邙山上呢?

  民间的传说是:诗人走到邙山脚下就倒毙在半道上了,是被好心人葬于此地的,当时是兵荒马乱,诗人又是穷困潦倒,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可是我又觉得这个结局对诗人太残酷,我想给诗人一个更好的解释,我觉得这个地方是诗人为自己选的一块风水宝地。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格言,古代的洛阳人是很讲究丧葬地的,一块好的风水宝地,不但是死者的荣耀,也是后代子孙的福祉,人们常常把有成就,享富贵的人们归之于祖宗的阴宅的风水好,现在不是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吗,而在古代却有“天下风水属洛阳,洛阳风水在北邙的”的说法,王公贵族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还要在北邙山上修一座墓园,这也就是北邙山古墓多的原因。

  古代洛阳人讲风水,其实也就是依山顺水,讲究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许多人心目中最好的阴宅是“头枕邙山,脚踏洛河”,其实也就是河和山的距离要最近,北邙山出了洛阳向南倾斜延伸,南洛河则向北蜿蜒流淌,到了洛阳城东四十里的地方河和山的距离最近,仅仅相距二三里,而其他地方都在五六里以上,而且这儿是山势平阔,河流舒缓,土地肥沃,植物繁茂,是达官贵人,文人才子趋之若鹜的风水宝地,诗人虽然穷困潦倒,但他毕竟是诗名满天下的“诗圣”,唐代崇尚诗歌,诗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人们按照诗人的遗愿,为诗人选一块风水宝地,以表达对诗人的崇敬之情,我想是既合情又合理,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诗人的名字,人们就将附近的村庄称作杜楼,我想人们当时肯定还为诗人修了一个墓园,墓园有一个高高大大的门楼。

  七十年代初,我正上中学,曾经和老师到北邙山上参观水利工程,参观完后,老师说:“再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我们来到一个荒芜的坟墓前,老师说:“这就是“诗圣”杜甫的墓”当时正是文化荒漠的时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古迹都被破坏了,更不用说杜甫墓了,一座孤零零的坟墓,没有任何标志,尽管如此,我还是油然而生敬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向诗人三鞠躬,表达对诗人的敬仰之情,而我想做诗人的梦想也就是在这儿萌生的。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再看到过杜甫墓,但我却读了杜甫很多的诗,听说家乡人对杜甫墓进行了很好的保护,而且有很多人去瞻仰。其实墓不是最重要的,诗圣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已经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诗为证:世间苍茫看劲松/ 千磨万砺才从容

  古来贤圣皆寂寞/勿论生前身后名

  春来山花最烂漫/秋去仍留香几重

  冬至瑞雪簌簌下/芳草萋萋伴诗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