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天的教师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学习,无论是津之悟还是聚焦核心素养创新德育模式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认识
1、高尚的师德
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的塑造。而师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而是爱心,这是良好师德产生和维系的源泉。知识不够可以继续学习,经验不足可以积累弥补,教师若缺乏爱心则万事无补。爱心,能够衍生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与使命感,能够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耐心、细心地处理工作,真心、诚心地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重视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如此不断产生教育、教学创新的动力。
2、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只有教师深入的掌握知识才能让学生从疑惑中浅出。面对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只有具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赢得学生,教对教师产生敬慕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交流心理,愿与教师沟通,达成共识,产生渴求心理,从而提高教育效果。教师还应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能够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具备英语及计算机使用等各种知识及能力。
3、精湛的“技艺”
这里的技艺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教师要形成教学艺术首先就要有深厚的专业造诣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师的专业造诣必须精深、厚实,才能够确保“言传身教”的质量与效果。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所必备的能力。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唤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根据现实需要改革、变通教学方式,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4、健康的心理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心理素养尤其是个性品质,如情感、态度、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心理素养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和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本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性情稳重、大方而不易急躁,活泼开朗,为人和气,情绪稳定,不易激变,保持稳定的情绪,办事认真、在与学生的交谈、讲解、问答等细节方面,要细致而有耐心并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和乐观面对困难。不能因为学生的没完没了的发问而厌烦:不能因为学生的“不明事理”而暴躁;不能因为学生的没言没语的沉默而气馁。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1、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要使教师能够自觉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是必须和必要的,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教师师德教育才能够使广大教师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腐蚀,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抽象的说教,必须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与教师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相结合,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广大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地发现自身的价值,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地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内化为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学习和教育是规范师德的基础,激励是一种促进师德形成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渴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让人瞩目的成就,这种心理需要是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强大动力,不能光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学校要大力为教师创造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生活上关心教师,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发动广大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如参加学校工会和教师代表委员会等参与学校的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咨询与决策,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教师并督促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加强学习,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1、加强知识学习,开阔知识视野。
学校领导应重视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2、开展横向联系,活跃学术交流,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在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现代社会,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国际视野的教师。而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专业培训资源是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3、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灵活调节求知动态。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学校要成立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负责人、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有书面发言材料。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知识的不足或欠缺,及时发现、及时填补,增前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备性,同时增强教师预见能力,从而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4、开展现代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技术已经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国家对于教师进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已经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是衡量教师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激励措施,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氛围,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地组织在岗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应从严要求,培训内容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使用和网页制作及软件的设计开发,以点带面,带动本学科教师大胆尝试;对计算机基础差的老年教师从宽要求,培训内容主要是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一般操作,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可使用的工具之一。学校要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展示课和科研课,并与学期评估、考核聘用和评优晋升挂钩。
(三)加强心理素质的“管养”
教师心理素质的管养是指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的管理和培养。学校领导,要把重视教职工的心理素质的管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施学校管理方案中要适当努力为广大教职工营造既有竞争氛围又有和谐气氛的校园工作环境。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国庆节、教师节等组织教师开展歌咏、演讲、书法比赛等多种活动,用积极的形式引导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情趣、开阔心胸,达到活跃生活和改善情绪的目的,学校要创造条件,使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同时学校还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多听有关的报告,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