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省劳动仲裁申请书

2021-07-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书写规范

  一份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应该怎么做到书写规范呢以下是: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书写规范,欢迎大家阅读!

  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书写规范【1】

  一、根据《劳动人事争议_____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_____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通讯地址(文书送达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二)用人单位信息:名称、住所(注册地址)、通讯地址(主要办公经营场所地址,即文书送达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_____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四)与请求事项相关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身份证明、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二、请求事项应当明确,涉及期间、数额的均需列明。

  三、事实和理由简明扼要,一般应包括劳动关系起始时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间和理由、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事实、与请求相关的理由、相应证据等。

  四、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必须用钢笔或水笔填写;或按格式提供打印文本。

  五、劳动人事争议_____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申请日期,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应盖公章或者由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劳动_____申请书应当注意哪些事项【2】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_____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_____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_____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申请劳动_____费用是多少【3】

  劳动_____是指由劳动争议_____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_____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_____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那申请劳动_____的费用是怎么计算的呢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_____,应当向劳动_____机构缴纳_____费。_____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_____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_____标准:

  (一)没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300元。

  (二)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按下列标准累加_____:

  1.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案件,每件500元;

  2.争议金额超过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部分,按3%_____;

  3.争议金额超过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部分,按2%_____;

  4.争议金额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1%_____。

  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金额以申诉人请求的数额为准;请求的数额与实际争议金额不一致的,以实际争议金额为准。

  案件受理费由申诉人在收到_____委员会的受理通知后五日内预交,逾期不交的,按撤诉处理。?案件处理费由当事人双方在收到_____委员会的通知后五日内预付,预付金额按第四条规定的标准由受理案件的_____委员会视案情而定。

  申请劳动_____的当事人遇有下列特殊情况,除交纳_____处理费和受理费外,还应当负担下列费用:

  (一)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自行收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向_____委员会提出异地调查取证申请,或_____委员会认为确有必要异地调查取证所发生的办案人员差旅费用;

  (二)当事人依法申请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_____文书的实际费用;

  (三)当事人申请第三方进行鉴定、勘验、翻译、公告的费用;

  (四)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食宿费和误工补贴等费用。?前款规定的费用,(一)项、(四)项的食宿费和误工补贴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二)、(三)项和(四)项的交通费按实际支付的金额收取,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预付。

  经_____委员会裁决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败诉,一方胜诉的,_____费由败诉的一方负担;当事人部分败诉,部分胜诉的,_____费由_____委员会决定双方各自负担的数额。

  案件经_____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_____费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_____委员会决定。撤诉的案件,_____费由申诉人负担,减半收取。

  职工当事人交纳_____费确有困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向受案的劳动争议_____机构申请减、缓、免交_____费:

  (一)追索工伤医疗待遇,没有固定收入的伤病残人员;

  (二)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员;

  (三)已经按规定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员;

  (四)劳动_____机构认为其它确有困难的人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