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毕业生写的感谢信

2023-04-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邵阳学院赴疆学子致母校的感谢信

  尊敬的母校各级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我们是邵阳学院20xx届赴南疆乡镇基层工作毕业生。首先,我们谨代表邵阳学院赴疆学子向母校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感谢母校对我们的悉心培养与殷切关怀,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辛勤付出。

  20xx年5月,我们从母校得知将招录一批内地高校毕业生到南疆乡镇工作,充实南疆基层干伍的消息后,我们积极行动,自愿报名。经学校推荐、组织政审、面试、体检等环节的选拔,我们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南疆乡镇基层公务员。

  接到通知那一刻,我们心怀忐忑又激动万分,到底是什么模样?她或许是巍峨雪山,是广阔沙漠,是望而却步,抑或是神秘之美,瓜果飘香,长袖善舞。未入,我们心中的是各种各样抽象的符号。

  曾对当代大学生殷殷嘱托:“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这一生或许总要做那么一件让自己感到热血澎湃的事情。20xx年7月,入疆的日程伴随着仲夏的烈日如期而至,我们内心亦是滚烫,我们背起行囊,带着自己的理想,怀着“建设,服务,奉献”的激情和勇气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属于我们人生中新的征程。一路高歌,从东向西,由南至北。当列车呼啸着跨过长江黄河,穿越秦岭昆仑、飞驰在戈壁荒漠之时,我们内心的那一串串抽象的符号慢慢变得清晰,脑海中对祖国西北边陲这片神奇的土地也增添了一些更为真实具体的认知。我们未曾却步,我们张开双臂投入了她的怀抱,因为我们深知,她正渴望着我们的到来。

  离家数千里,心安即吾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当我们在离家4000公里的西域,真切感受到大漠孤烟,仰望皑皑雪山,置身戈壁沙漠,触摸千年胡杨,我们心境澄明,胸怀开阔,我们知道,这就是“吾乡”。我们在这里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在,必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来到,在自治区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招录北京、湖南、宁夏、河南、甘肃等八省市内地高校毕业生1000余人,聚集在乌鲁木齐学习十天。随后湖南、北京的150名高校毕业生来到阿克苏地委党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理论及双语学习,从最基本的字母开始,到单词,句子。周末时间集体去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各乡镇考察学习。现在我们不仅能用简单的维语进行交流,而且对的历史、文化、宗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学习期间,我们遇到了母校20xx届的毕业生陈翔学长,他担任我们内招生三班的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上对我们十分照顾,关怀备至,期间也陆续有好几名邵院的学长学姐从阿克苏各乡镇抽空来看望我们。同时,母校领导及老师时刻关注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奖励,让远在祖国西部边疆的邵院学子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所谓的诗和远方,应该就是身体到达远方,心中依然有家的方向。

  我们在邵院的四年,是弥足珍贵的四年,在母校的培育和广阔平台下,我们或经历,或成长,或挫败,或蜕变,事无巨细,别离之际回眸,往事历历在目。而今迈步跨入新的征程,心中虽有嗟叹不舍,难忘旧事,刻肌刻骨,但也对未来满怀憧憬,盼终有一日沉淀回归,再与母校举杯高歌,吐露衷肠。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们以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与思念!

  在“”报告中提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励引导人才向偏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自当砥砺奋进,不忘谆谆嘱托,不负百姓的殷切期望,牢记使命,撸起袖子,继续前进。

  作为第四批入疆内地高校毕业生,我们紧随着前三批入疆学长学姐的脚步,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建设,服务,奉献。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优秀的邵院学子奔赴祖国基层一线,在基层的大熔炉里磨砺自己,奉献自己,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同时,祝愿兢兢业业投身于社会各行各业的邵院学子都能在各自的行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回馈社会,永远闪耀邵院光辉。一生邵院情,不枉邵院人!

  最后,我们再次向母校说一声“谢谢”,感谢您对我们的栽培与关怀,即使远隔万里,即使光荫荏苒,我们也将永远谨记“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永远牢记母校的培育恩情。祝母校桃李天下,再创辉煌;祝母校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学弟学妹们能在邵院的滋养下,展开丰满的羽翼,划出人生的一片天际。

  此致

  敬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