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共青团工作报告

2024-03-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各位代表、同志们:

  春天,一年梦想伊始的美好时节;五年,一曲壮美绚丽的青春之歌。今天,我们汇聚千千万万南粤青少年的梦想相会云山麓下,共同回顾过去,携手展望未来。下面,我代表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共筑中国梦,同圆广东梦,服务青年梦,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广东是共青团事业的发源地。遥想91年前,在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中,一大批怀揣梦想的青年聚首广州东园,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新纪元,点燃了一代中华儿女的新梦想。现实与历史交汇,梦想与时代交织。此时此刻,我们深刻地感受到:91年来,广东共青团开风气之先,应时代之变,引领一代代青年把青春梦与民族梦相连,将成长路与家国路互通,在南海之滨演绎着美丽的青春故事,书写了难忘的动人篇章。

  一、执着追梦的广东共青团与南粤青年

  这五年,广东共青团与南粤青年听从党的号召,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迎接新挑战,追随前辈的寻梦之旅,走过了又一个梦想成真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争做理想的信使,突出思想引导,南粤青年追梦的方向更加坚定。

  遵循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分众化、时代感要求,我们梳理出不同群体实施分类引导,1100万红领巾童心向党,1500万大学生、企业青年、务工青年和农村青年“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与祖国共奋进”,共同唱响“劳动·创造·奋斗”青春之歌。各行各业的“十大杰青”、“五四奖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青年成长注入“正能量”。在省委省政府、团中央的指导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推动在广州东园修建“团一大”纪念广场,建成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面对“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新情况,我们主动进入“微时代”,成立全团首个省级团委新媒体工作室,建立全团首个共青团微博群,开通广东共青团微信集群,实施“掌上共青团工程”,聚拢新媒体粉丝550万,位居全团之首。连续5年开展“五四”网络青年节,设计“我的中国梦”、“我与祖国合个影”、“寻找向上的力量”等网络大讨论,转发评论达200万次。推出“青春体”歌曲、“红领巾心向党”动漫、“青春正能量”微电影等“青春广货”,全省推出优秀青年文化产品1200件,在全团新媒体和文化成果展览会上,被中央领导称赞为“广东有好多个第一”。

  五年来,我们争做社会的脊梁,围绕党政中心,南粤青年追梦的步伐更加有力。

  发挥青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我们依托各级青联、青企协启动创新引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订单式培训”促进行业提效。实施广东青年领军企业上市孵化工程,开展青年粤商菁英与厅长“面对面”,搭建青年、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举办中美菁英智慧峰会,吸引海外学人纵论“岭南青年十问”,把脉广东经济。联合知名电商企业开办电子商务“粤青学院”,推动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纳入全省农村金融督查考评,6万多名青年成功就业创业。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整合6500万元完成省委省政府扶贫“双到”任务。

  适应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和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下青年聚集方式的变化,我们实施“好社会·亲青汇”广东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计划,建立广东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筹集2715万元“种子”基金和项目对接基金,创建1005家“亲青家园”,成功注册235家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实施竞争培优机制,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抢接政府订单”超过6000万元。推出亲青汇训练营等系列平台,联系凝聚社会组织骨干超过1.8万人次,牢牢掌握了覆盖“社会领域”青年的主动权,初步探寻了一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新路径。“好社会·亲青汇”项目获得20xx年“广东省社会管理创新奖”,中山市建设枢纽型组织成果获“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奖”优胜奖,成为唯一获奖的团属工作项目。

  志愿服务是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窗口和独特优势。我们着力完善公益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公益志愿文化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志愿服务广交会等“粤味”十足的公益志愿品牌。我们保持志愿服务在全团的排头兵地位,在全国率先设立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表彰的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率先推出志愿服务“地图”和“志愿时”系统,修订省级志愿服务条例,筹资6000多万元做强做大省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募集2200万元支援汶川抗震救灾、860万元支援玉树灾区、1700万元支援广西、云南抗旱救灾、首批1200万元“雅安青少年救灾基金”驰援四川,危难时刻彰显南粤青年的大爱精神。200多万名志愿者激情奉献广州亚运亚残运和深圳大运会,成为南粤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580万,参与志愿服务人次超过2800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亿小时。

  五年来,我们争做行动的英雄,供给优质服务,南粤青少年与梦想的距离更加切近。

  2600多万青年产业工人是广东特有的省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加快社会融入、打通成长通道。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首开全国先河,实施“圆梦计划”,东莞率先试点并在全省复制推广,全省共帮助19638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重燃“大学梦”,该项目被列入团中央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试点、教育部继续教育试点和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精心设计全省青年产业工人“玫瑰节”,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建立覆盖22万青年产业工人的“青工手机学堂”,帮助他们实现“婚恋梦”、“文学梦”和“学习梦”。

  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青年群体,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明天就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我们以“挑战杯”为龙头,致力于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赛事,五年共有209件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项目荣获全国奖。科技学术节、文化艺术节、社团节为大学生搭建才艺“大舞台”,U势界、启航杯、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职场“初体验”,暑期“三下乡”、“福彩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社区、调研国计民生,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彰显了广东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是团工作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我们坚持办好“十件青年民生实事”,希望工程五年筹集捐款捐物近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3万多人,援建“希望小学”256所、“希望家园”343所、“幸福厨房”141间。开展“南粤会亲”、“青春情暖”、“周末剧场”、“留守少年儿童夏令营”、“红领巾幸福大礼包”等项目,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动员3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让广大困难青少年群体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共青团是青少年利益的社会代表,正确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是各级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强化青少年权利救济的制度安排和帮扶力度,成立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和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积极推动《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并纳入省人大监督项目,成立首个“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研究基地”,建立“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长效机制,推动东莞成为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城市并顺利通过考核,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团率先覆盖全部地市,青少年诉求表达及回应机制逐步完善。

  五年来,我们争做开拓的先锋,完善自身建设,南粤青年圆梦的基石更加牢固。

  我们最大范围实现组织覆盖。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安排,联合省委组织部出台专门文件。实施“五个团建”工程:新经济组织团建、新社会组织团建、行业协会团建、驻粤团建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全省累计新建非公团组织30658家,找回团员152万人;新建社会组织团组织3546家,找回团员17万人;促成22家省级行业协会成立团组织;成立全国驻粤团工委联络办公室,共有15个省、159个市、546个县到广东建立驻外团工委;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26679个,覆盖团员31万人,联系青年99万人。五年来,我省新发展团员200多万名,总数达499万名,基层团组织数量突破18万个,5万多名体制外优秀青年进入基层团委班子。

  我们尽最大力度支持基层。联合省财政厅出台并推动落实保障基层团组织经费的文件,形成了每个乡镇(街道)团委每年至少2万元工作经费的制度化安排。每年整合千万资金下放粤东西北地区,为非珠三角地区1000个街道、乡镇团委配置笔记本电脑,为欠发达地区县级团委配备一批工作用车。三年共遴选300多名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选派200多名团的机关干部到县镇团委驻点,每年选拔110名山区计划大学毕业生担任乡镇团委书记,基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团组织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力量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下最大决心抓好学习。以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为目标,实施广东共青团骨干培养工程,成建制地组织省市县三级团干部赴中央团校、井冈山脱产大轮训;每个工作日上午为省市县三级团干部编发一条“粤团早读”短信,帮助团干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形势政策;每两周安排一位专家学者主讲“青年夜校”,视频直播到市县团委办公室;创建团代表工作室、亲青接力站等基层阵地,组织万名团干部深入基层“两进三同”,与广大一线青年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最亲密地与青年在一起。

  此外,青年交流与外事工作进一步拓展,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接待港澳台访问团128个、国外访问团45个共5300多人次,派出港澳台访问团50个、国外访问团94个共830多人次。少先队学科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3所高校成为全国试点高校,并开始招收“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生。团属企事业单位稳步改革转制,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顺利迁建,团的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在20xx年团中央重点工作考核中,广东共青团以扎实的业绩位居全国前列。

  回首过去五年,广东共青团始终把青年民生作为“首选项”,写就温暖的篇章;始终把创新转型作为“源动力”,留下探路的足迹;始终把青春时尚作为“主题词”,凸显发展的成色。成绩代表过去,下一个五年,我们将继续以“空杯”的心态面对既有的探索,清醒地直面客观的存在,不掩盖矛盾,不回避问题,我们深刻体会到:团的基层组织薄弱、资源有限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基层活力不足、影响力趋弱的态势还普遍存在;依靠传统大众传媒开展的思想引导吸引力呈下降趋势,新媒体情境下的思想引导体系有待深层次探索、更广泛运用;团组织服务项目的社会功能尚未完全凸显,服务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还比较窄,服务青少年的整体能力还不足。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提出问题的速度频率越来越快,解决当代青年各类问题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总之,时代正处大变革,青年正在起变化。我们深知:差距就是潜力,不足处就是增长点,我们的未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青春路,追梦不止步。广东共青团与南粤青年心手相连,共同绘就了一幅“青春耀岭南,岭南更青春”的美丽画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离不开历届团省委领导集体的倾力付出,离不开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向所有曾经和仍在团的岗位上奉献着美好青春的团干部、向奋战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新时期广东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与光荣梦想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从来与伟大的时代强音密不可分,共青团的光荣梦想总是与平凡的青年之梦高度契合。今后五年,“团结带领全省青年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建功立业”是广东共青团的历史使命,“服务全省青年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是广东共青团的光荣梦想。全省团干部要铭记省委胡春华书记提出的“始终坚持团的基本工作、始终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的要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为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站在新的梦想的起点上,我们要引领梦想之舟。中国梦下,青年一马当先。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是共青团的组织使命。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和实现路径,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善用新媒体聚拢青年,善树好榜样激励青年,引导青年做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站在新的梦想的起点上,我们要融入圆梦舞台。南粤大地是广大青年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土壤和广阔舞台。要紧紧围绕省委“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组织动员青年焕发创新创业激情、发展大型骨干企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社会良好风尚,助力广东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行地和排头兵。

  站在新的梦想的起点上,我们要托起青年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个个小小的青年梦才能汇聚成大大的中国梦。青年的梦想就是团工作的方向盘,青年的评价就是团工作的度量衡。我们要多一些倾听青年创业的艰辛、生活的疾苦和沉没的声音,为青年圆梦提供充足的养分、温暖的服务、公平的环境,让青年离梦想更近。

  站在新的梦想的起点上,我们要织好圆梦空间。共青团是青年之家,理应成为所有青年人的“梦想合唱团”。各级团组织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组织活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成为广大青年“圆梦”的港湾。

  代表们!奋斗不止于前,青年仍需努力。走过薪火相传的五年之路,我们既钦佩着每一位共青团人对理想信念的那份坚守,也体味到每一点微突破对青年事业的那份不易,更欣喜于每一个青年人对我们组织的那抹微笑。我们深知,肩负党的信任和重托,面对青年的期许和梦想,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惟有埋头苦干,惟有开拓创新,才能续写荣光。

  三、用中国梦引领广东共青团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团组织要以“共筑中国梦、同圆广东梦、服务青年梦”为蓝图,顺应时代潮流,履行根本职责,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让青年人梦想有方向、奋斗可出彩。

  (一)共筑中国梦,带领广大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社会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塑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命运。我们要用先进理论回应青年现实关切,用有效路径传播党的好声音,从而增强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依托党史国情教育,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与纵向的历史比较,引导青年形成理性的社会观察能力;依托“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梦想励志殿堂”、中职学生“彩虹人生·我的中国梦”、中学生“梦想与人生对话”、“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活动,分层分类凝聚青少年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共识;以大学生、异地务工青年、农村青年、青年知识分子、新媒体从业人员为重点,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各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促进一大批政治信念坚定的青年骨干健康成长。

  创新青少年教育引导方式。青年是“创新”的代言人,悦纳新生事物、渴望平等交流的意识强烈。我们要优化报刊杂志等传统阵地,依托新媒体全力打造共青团新型引导体系,利用专业力量、市场力量、技术力量,占领青少年热衷的网络空间,赢得青少年的碎片化时间,形成与青少年良性互动的开放性场域,实现从传统工作阵地向新媒体网络阵地的“战略转型”。继续巩固广东共青团微博集群、微信集群、手机客户端、青工手机学堂、青少年网络电台和各级门户网站等阵地,广泛“网聚”青年意见领袖,“网集”青年关心问题,“网传”青年诉求表达。借助广东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开发一批青春时尚的文化产品,以优质的“产品供给”增强引导青少年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同圆广东梦,凝聚各界青年力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青年创新创造助力转型升级。打好转型硬仗,青年重任在肩。我们要依托省青联、青企协、青科协、青农会等团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实施广东“亿元级”高成长性青年领军民营企业提升计划等项目,推动形成“百企千亿”企业雁阵集群,打造广东大型骨干企业后备梯队。要推进“保护母亲河·青春绿万村”等青少年美化乡村植树护绿行动,注重培育青少年环保社团,引导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带领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青农会员等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广东,实现南粤大地的永续发展。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深两地团组织,要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共享发展经验;粤东西北地区团组织要立足区位实际,主动“拿来”珠三角地区的成熟做法,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助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突显特色。要深化粤港澳台和海外青少年交流合作,做好高端青年人才服务,再引“孔雀东南飞”。鼓励青年创意文化,打造“青春创意广货”全国行工程,特别要搭上电商网商迅猛发展的“快车”,引导青年向创新创造的更高形态进军。

  构建枢纽型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面对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态势,共青团既要把组织的功能发挥好,又要把组织的秩序维护好。我们要依托广东省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各级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筹集培育发展基金,通过骨干培训、形象展示、项目对接、资源供给等方式,重点扶持一批大型骨干青年社会组织,建立同心多层、分类多元的枢纽型组织体系。要立足外来务工青年人口第一大省的省情,紧紧依托各地驻粤团工委、省圆梦青工成长服务中心,推动成立异地务工青年互助组织和服务组织,让异地务工青年在“乡音”中加快社会融入。要激活用好“亲青家园”等青年社会组织可依靠阵地,开展公益创投,实施团建扶持,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购买,最终完善共青团扎根社区的阵地体系,提升新时期共青团的青年整合能力。

  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引领社会风尚。志愿服务是广东的闪亮名片,体现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是共青团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领域。我们要继续擦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援外志愿服务、朝阳行动、稻草人、志愿服务广交会等品牌,广泛开展“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和“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等活动。推广“志愿时”系统,用3至5年时间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志愿服务数据库。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阵地化、信息化发展,让志愿服务项目更优质、版图更宽广。完善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和星级资质认证等激励机制,用志愿服务之光引导人心向善,让“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服务青年梦,助力青少年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青年“成长梦”保驾护航。“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希望”是每一个青年之盼。我们要为青年创造“机会公平”,让青年拥有更多向上流动的社会资本。落实省政府的民生部署,继续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 每年资助1万名务工青年上大学。加强青少年政策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会商机制,在事关青少年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发声有为。高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的新特征,广泛开展“雏鹰争章”、“小红帽应急避险”等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其养成健康的体魄、心理和人格。加大希望工程、希望家园、幸福厨房等公益行动的实施力度,优化资源投放配置,创新项目运行机制,为青少年梦想的种子播洒更多阳光。把握青少年权益工作纳入平安广东考核范围的契机,巩固优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工程”等工作载体,建立健全倾听青少年呼声、反映青少年诉求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让青少年的梦想之路更通达。

  为青年“成才梦”插上翅膀。成才是青年创造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支点。我们要广泛开展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广接地气、开拓视野、历练自我。注重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做好“十大杰青”、“五四奖章”等评选表彰,形成青年成才的正面导向。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力度,实施“南粤青苗”、“南粤青志”、“南粤青创”三大计划,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志愿服务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重大人才工程,发掘、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拓宽青年人才举荐渠道,积极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输送,让更多的青年英才进入党政视野、汇聚发展一线。

  为青年“创富梦”搭桥铺路。就业创业是最大的青年民生。我们要着力打通青年就业创业的服务链条,扎实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实施“青年网商菁英培养”、“百万农民学电脑”、大学生创业教育等项目,提升青年就业创业技能;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深化“MM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广东农村青年创富电视大赛等青年创业创新竞赛项目,搭建青年就业创业“练兵场”;加大青年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落实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联合金融机构、专业投资机构提供青年创业投资基金、保证保险等融资服务,突破青年创业资金“瓶颈”;推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转化落地,开展创新成果风投会、创意文化博览会,打通青年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四)构建梦之队,打造服务青年实现梦想的坚强组织。

  夯实团的基层基础,构筑引导青年追梦的有力保障。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根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优化组织设置、提升组织效能,激发组织新活力。全面铺开“智慧团建”,充分借助云技术、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等,构建全省团组织的智能化网络和立体化阵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基层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成果,扎实推进“两新”团组织、行业团组织、驻粤团组织、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学中职团建,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开展活动,做好共青团的基础工作。继续以最大力度支持基层,联合省财政厅等开展镇街团组织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落实督查,坚持每年筹措千万资金和资源下基层,全力支持基层工作实现活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帮助青年筑梦的能力水平。队伍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坚持质量并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鼓励运用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善于发掘并使用一批胸怀理想、敢于创新、充满正能量、善于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持之以恒地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青年夜校”、“粤团早读”等载体,优化“广东共青团网络学院”,使之成为团干部终身学习的“加油站”,继续实施广东共青团骨干培养工程,成建制地组织团干部脱产轮训,重点加强团的基层干部、新任和编外团干部培训,提升做好青年工作的本领,使广大团干部成为青年值得信赖的主心骨。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服务青年圆梦的良好形象。团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团的形象、关系团的事业成败。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团中央的实施意见,把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强化宗旨观念,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两进三同”、“亲青接力站”、“团代表工作室”等制度安排,引导团的干部永葆与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团的组织始终根植于一线青年之中。要树立党章团章意识,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完善人事财务制度,引导广大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潮起海天阔,追梦正当时。今天我们齐聚云山珠水之畔,仍能深切感受到91年前广州东园的梦想改变中国,仍能深切体会到当代岭南青年的梦想照亮广东。我们相信,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青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就一定能实现南粤先贤梁启超所呼唤的“常思将来,常敢破格”的“少年中国”,就一定能实现建党先驱李大钊所期盼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