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地处凌云山中部,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凌云山海拔448米,周长约3.5公里,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
乐山大佛景区现开发有“夜游凌云山”、“夜游三江”等游玩项目。
乐山大佛景区内有凌云寺,是当年建造大佛项目的发起单位。
乐山大佛造型设计的时代特征
乐山大佛建于唐代,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双肩壮实,胸脯饱满,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代特征。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区别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因为乐山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乐山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
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文革被毁。
乐山大佛左臂上边山体上有公元1127年(宋代)邵伯温题写“弥勒大像”四个石刻大字。
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智慧的排水系统
大佛耳后有洞,穿通两边,洞穴高5米,宽1米;肩膀附近有洞穴,高2.5米,宽1米,也同样联通两边。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保护了大佛。
乐山大佛建造简史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唐代凌云山凌云寺住持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大佛工程,招集人力,物力修凿。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施工过程中,雕刻大佛所损耗的废弃石材,被丢弃在山脚江水中,形成了一处江滩,客观上减缓了江流的水势,保护了往来舟楫的平安。
解放后,国家曾多次拨款维修大佛。1982年,乐山大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