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感兴》王禹偁背景: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这首词就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
《点绛唇·感兴》背景: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这首词就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作者:王禹偁。年代:宋代。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点绛唇·感兴的详细介绍:
一、《点绛唇·感兴》的全文 点此查看《点绛唇·感兴》的详细内容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二、《点绛唇·感兴》王禹偁其他诗词
《寒食》、《泛吴松江》、《朝簪》、《清明》、《点绛唇》。三、背景
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这首词就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
四、译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五、注解
恨:恨意。
愁:愁绪。
孤烟:炊烟。
鸿:鸿雁。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六、赏析
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上片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下片“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