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并且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人未其兴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优化学法指导与优化教法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努力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外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教法时必须以研究学生的学法为基本点,即根据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方法、习惯研究制定教的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练习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符合学生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达到优化和谐的结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情景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表演,利用或创造与实际生活类似的情景,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像演戏一样,教师借助于情景、动作和表情来辅助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并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这样组织内容有助于学生学的英语与客观事物,交际场所联系,真正达到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比如说互相借东西、买东西或是问路,都可以在学生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表演出来,甚至可以根据原有的对话改编成一个自己身边发生的新的对话,而且鼓励他们在同学们面前大胆表演。有意创设的`语言环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英语,引起兴趣;视听结合也便于加深初学印象,强化记忆。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教英语语法知识,决不是要学生当“粮仓”,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要放开手脚,提供机遇。充分利用新教材比较贴近生活、接近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内容,联系课内外的具体实际,进而展开想象,不要放过每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个词、半句话,再加上手势,动作。只要能表达思想,就要把它利用起来。其次是化难为易。
三、激发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语课是交际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而且对他们的交往风格、心理健康也有长远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愉悦,逐渐积累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做到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小学生好奇、好动。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年龄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最大限度为十分钟。在介绍了一定的课文新知识后,进行一些游戏性的操作或唱唱英文歌,这样就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集体合作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把学英语变成快乐事。
四、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适应,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教师应每当学生用英语讲完后,就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到自豪,有一种成就感。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功感时便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在课堂上给予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的一丁点进步也及时得到鼓励,从而使他们都觉得,只要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学,就能学得好,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加强交际的互动性。在课堂交流中,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努力找到学生做对的地方,常以“Very Good”、“Great”、“ Excellent”、“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等等来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充分唤起他们说英语的自豪感。
英语毕竟不同于我们母语的教学,要想学好它,我们仍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吃透教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回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