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待岗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怎样的

2024-07-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在入职前,雇主和员工需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有些雇主可能会认为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避免一些责任。但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雇主解雇员工,他们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待岗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按照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来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

法律分析

在入职前,雇主和员工需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然而,有些雇主可能会认为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避免一些责任。但事实上,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雇主解雇员工,他们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待岗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怎样的?

待岗之后再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按照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来计算。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前提出解除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需注意: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规定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本案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发给陆某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3)月平均工资包括些什么内容?哪些是工资的范畴,哪些不是?我们讲“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根据上述规定,工资性收人应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应包括住房补贴和手机通讯费。因为住房补贴是公司提供给员工的福利而不是其应得的工资性收人,而手机通讯费未以津贴的形式发放给职工,而是按规定予以报销的,这说明单位没有将它列人工资支付总额。同时,经济补偿金应当以职工实际工资性收入为计算标准,而不应以应发工资为准,即实际工资性收人是扣除社会保险金、公积金、税收之后的所得。陆某要求以应发工资计算,并且住房补贴、手机通讯费报销款均应计算在内,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1)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的范围问题,应当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区分清楚,辨别清哪些是属于工资性收人范围的项目,哪些是应当剔除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得出的项目才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2)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工资的计算基础是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获得的报酬,而不是指劳动者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获得的劳动报酬。故实际上计算所得出的劳动者月平均工资有可能是低于其正常月工资的。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与经济赔偿是两个劳动法律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规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权利的协议。而经济赔偿则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济赔偿则是保障劳动者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经济赔偿的金额应当相当于劳动者经济损失的30%至40%,包括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误工损失、减少的收入、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具费、继续治疗费、追索违约金、赔偿损失后的残存部分等。

在劳动合同中,经济赔偿的条款通常由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经济赔偿条款,则劳动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给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入职前,雇主和员工需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然而,有些雇主可能会认为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避免一些责任。但事实上,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雇主解雇员工,他们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待岗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按照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来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前提出解除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问题,需要注意计算标准、计算基数和计算年限等方面。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将住房补贴和手机通讯费等非工资性收入计算在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