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篇8

2024-07-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初步解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城市的标识》

  标识是什么意思?

  师:标识的识也就是识别的识,这两个字组成的标识就是辨认事物的标志,所以标识就是这两个字。

  师: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地域,应该各具特色,但作者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师: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师:城市像多胞胎是什么意思?

  (设:想想人的多胞胎怎么样?那么城市像多胞胎呢?)

  师重复:我们的城市和城市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之间竟然是如此相象,就像多胞胎。到底城市和城市之间是怎样的相象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描写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间的雷同现象?

  生:读书,思考。

  师:好,谁来说?

  生:谁来说?

  师总结:作者从大厦、大楼、街道、交通工具、人们的穿着、甚至垃圾等几方面列举了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现象。到底怎么雷同?我们来看看大厦和大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这是什么相同?用料)尖角或是翘角的屋顶(这是什么相同?形状相同)白色是黑色的圆柱(这是什么相同?颜色)可能还有构造,用料等等的相同。那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红和高架的立交桥,更让你茫然无措。怎么茫然无措?谁来读读?(生读)生读?(你曾试图辨别街道——却只见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像是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克隆”弟兄)

  师复读:窗东的猎奇门,窗西的八佰伴,南门的肯德基,北阳台下的麦当劳,有什么相同?

  师:哦,什么都相同,于是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师:谁来读一读?

  1生读:好象……..连体人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是的,同学们都去过肯德基把你去过新区的不同地方的肯德基店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东西?

  师象这样的同一品牌的商店尽管所处的地方不同,但是经营的模式完全相同。这种经营方式就是连锁经营模式,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特制的拉链”。

  师:连体人指什么?

  师:连体人指同一品牌的商店尽管所处的城市不同,但用连锁的营销模式使商店宾馆变成了连体人,谁来在把这句话读一读?把雷同读出来。

  生:读就好象——————连体人

  师:好,真不错,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主动的描写出了城市中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的味道)同学们,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成了一个连体人,城市就和城市成了连体人。学到这儿,不由得让老师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这位大诗人看到我们现在的城市,那诗句就得这么写了“不识城市真面目,只缘市市都相同,让人感到“高楼渐欲迷人眼,城市相同令人晕“

  师:在一个个想多胞胎的城市里,在一个个如克隆兄弟的城市里,一个个被无数次复制的城市里,我们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么,那什么才是城市的标志,指引我们回家的路呢?请同学们读6—1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作者描写了那些城市的标志?这些城市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生:读书,勾画,记报。

  2生汇报:

  师:作者描写了这么多城市的不同的树,每一种作为城市的标识的树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先来看杭州市的标识——香樟树,谁来读读?

  1生:读师:作者抓住了香樟树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生:树干、树枝、设引(这些方面都是怎样的)

  解释遒劲——强健有力。

  师:粗壮茂盛具有王者风度的香樟树,成为杭州市的标志,彰显出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

  师:法国的梧桐是南京或上海的标志,它又具有怎样的特点,你又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美丽、茂盛、多)

  理解:蔚为壮观——茂盛,盛大的景象。

  师:作者仅仅描写茂盛吗,还有其他特点吗?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梧桐的茂盛和美丽呢?

  生:比喻。

  师: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在我们眼前展示了梧桐的茂盛和美丽的风姿,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强烈的气息。

  师过渡:那么其他城市的标识也都是各具特色,你能用简单的词语分别概括一下吗?

  生自由忆报:茂盛的榕树,婀娜苗条的椰树,挺拔苍劲的油松,玲珑精致的圆冠榆,秀气而坚韧的国槐。

  师:作者在描写这些树的特点的时候,从外形、颜色、香气等等方面进行描写,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树怎样的感情?

  生:喜爱之情(珍爱)

  师: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树练读、读出喜爱之情。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试?

  生读:两名

  师:这么多各具风姿的树木,在一个个雷同的城市中展示着它们自己独特的风采,作者喜欢树、赞美树。

  谁来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排比。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排比句的?

  生:说理解。

  师:树是忠诚的,忠心耿耿的守护着这一方水土;树是独特的,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城市的性格;树是无私的,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固此,在冷冰冰的街道中,作者称树是最有耐心与人相伴的鲜活生命,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作者断言,也许有一天,树将成为城市的灵魂。到现在你们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吗?

  生答:(2生)

  答案:现代文明的产物都可以复制,但树却不能,因为树有它特定的地理环境,无法到处挪移,是城市特有的标识。

  2 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还表达了作者对树木的珍爱,提醒人们保护我们自然生存环境的和谐。

  师:是的,我们要珍爱树木,保护我们自然生存环境的和谐,可是人们呢,还是在无数次的复制着城市,制造着雷同。于是作者大声疾呼,让我们也大声疾呼。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作者的声声呼唤震撼着我们,让我们用心去珍爱我们城市的树吧。

  三、总结升华

  师:请同学们坐好,请同学回忆一下,作者要写的是城市的标识,可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城市的雷同呢?

  生:自由答(2个)

  师:作者要写的是城市的标识,可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城市的雷同,这实际是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这更能唤起人们珍爱树木,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自然和谐。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一节课我们诗句有感情朗读,多一会,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并完成相应作业要求,我们练习有感情。 

  让我们再一次共同的呼唤所有的人。(齐读最后一段)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