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需要注意的基本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签字或盖章,离职日期,失业登记证编号和其他说明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还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
法律分析
在填写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填写劳动合同双方的基本情况,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2. 如果用人单位为有限责任公司,还需填写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 如果用人单位为非营利性组织,需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
4. 填写劳动合同期限,从入职之日开始计算。
5. 如果劳动者离职,需填写离职日期。
6. 如果劳动者失业,需填写失业登记证编号。
7. 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可在此处添加。
2.用人单位所提供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薪资等事项;
3.合同订立的时间以及合同双方的签字或盖章。
二、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是一年,自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合同仲裁申请。如果超过一年的期限,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这意味着,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劳动合同存在问题,例如被拖欠工资、侵犯合法权益等,他们必须在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如果超过了一年的期限,从断开始计算,员工将无法再享受仲裁时效的优势。
因此,对于用人单位和员工来说,要时刻关注劳动合同的时效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填写劳动合同时,请务必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准确无误。同时,了解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职位、工作内容、薪资等事项,以及合同订立的时间和签字或盖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需按照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标准。而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