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与监事在产生方式、职权范围和组成方面存在差异。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公司决策执行与管理;监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负责对公司及人员的监督监管。董事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和法定代表,执行董事决定除股东会权力外的事项;监事是股份公司法定的监督机关,在股东大会领导下与董事会并列,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行使监督。董事和高管不得兼任监事。
法律分析
1、产生方式不同:监事是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执行董事是经股东会选举或委派产生。
2、职权范围不同:关于职权范围,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实践中一般会参照董事会的法定职权范围予以规定。而监事行使的是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具体职权,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两者职权范围相较,侧重点同,前者侧重于公司决策执行与管理,而后者侧重于对公司及公司人员的监督监管。
3、组成不同:执行董事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企业的法定代表。除法律和章程规定应由股东会行使的权力之外,其他事项均可由执行董事决定。执行董事是公司经营决策机构,执行董事向股东负责。监事,是股份公司法定的必备监督机关,是在股东大会领导下,与董事会并列设置,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行政管理系统行使监督的内部组织。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拓展延伸
监事与执行董事的职责和权力差异
监事与执行董事在公司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监事是公司的监督者,负责监督执行董事的行为,确保公司合规运营。他们有权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决策和重要合同,并向股东提供独立的监督意见。执行董事则是公司的管理者,负责日常运营和决策。他们有权制定和实施公司的战略计划,签署合同,管理员工和财务等。监事和执行董事的职责和权力差异主要体现在监督和管理层面上。监事注重公司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而执行董事则注重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他们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公司的利益和股东权益。
结语
监事和执行董事在公司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拥有各自独特的职责和权力。监事作为公司的监督者,负责监督执行董事的行为,确保公司合规运营。执行董事则是公司的管理者,负责日常运营和决策。他们各自在监督和管理方面发挥作用。监事关注公司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而执行董事注重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公司的利益和股东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四十三条 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五十五条 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监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一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作出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所列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名后置备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