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改委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谋划

2024-06-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发改委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谋划

一、___年其他主要工作

___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区委发展战略,聚力推进“三大会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分析调度,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建立指标协同推进机制,量化分解GDP、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重点指标,落实行业相关部门责任。坚持主要经济指标预警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督促各镇街开发区提升指标。经济运行逐月向好、稳步复苏。1-9月,地区生产总值448.5亿元,增长0.5%,较上半年提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307.8亿元,增长1.1%,较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9.9%,增速居四城区第一,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2.2%,较上半年提升6.1个百分点。1-10月,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5%,居四城区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超市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二)统筹项目管理,重大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稳投资、促增长。承办全省贯彻“六稳”暨东部新中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总投资179亿元的26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成立区重点项目服务管理中心,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强化统筹,正在选调人员并履行职能。积极谋划重大项目纳入省市战略布局,整合长三角老工业区转型融合发展示范区、智慧中国网谷,以及罗欣药业科技产业园、汉德科技产业园智能化产业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申报纳入省、市“十四五”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发函、调度、查看项目现场等方式,督促坝上街、尚荣等进展缓慢项目。充分运用省市重点项目计划等渠道做好要素保障,上报解决板桥河雨水调蓄工程等项目土地指标。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办结政府投资项目、企业备案项目、初步设计等各类项目审批事项212个。___年,我区列入市“大新专”计划项目共计124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0.7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40亿元,完成率126%。计划开工项目25个,目前已开工29,预计全年开工31个项目,开工率124%。计划竣工项目12个,目前已竣工7个,预计年底前湾中小学等5个计划内竣工项目均可按时竣工,竣工率100%。

(三)积极主动作为,争取政策资金成果丰硕

今年以来,为全区各类企业和项目争取中央预算、“三重一创”、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资金1.22亿元。申报保障性安居工程、___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中央预算资金等方向的中央预算投资项目59个,其中4个项目、资金4096万元已到位。省交通航务成功申报省工程研究中心。银通物联、客来福等6家企业14个产品成功纳入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银山棉麻、同绘家园获批___年度省级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资金200万元。比格尼斯获批___年省促进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奖补100万元。银通司获批___年度省级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113万元。

(四)抢抓重大机遇,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效明显

积极申报省老工业区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评估,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认可。编制《市区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争取十四五期间新一轮国家政策支持,已经省发改委审核通过上报国家发改委。东大街幼儿园新建项目获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央预算支持1268万元资金到位,并按国家计划要求支付。

(五)聚焦新动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建立产业链链长调度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核心主导产业链链长。围绕链长制,推动各职能部门从管理行业向培育产业转变,目前正在编制各产业链发展方案。坚持规划引领,完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等专项课题,加强委内部产业研究分析的基础能力。修订___年服务业、战新产业扶持政策。推进云海量子等企业落地,完成与中国电子系统签约。壮大发展新动能,长江180艺术街区成功申报市级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制定《区关于支持直播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培育直播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六)狠抓工作落实,其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一是加强诚信建设。积极推动“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引导230家企业入驻平台。开展诚信创建主题实践活动,表彰诚信示范店企业16家、诚信示范街区3家。二是做好价格认定工作,办理各类涉案价格认定案件193件。三是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开展树障隐患排查及治理,开展3场电力安全业务培训,制定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核实并发放___年光伏发电补贴19户、194.9万元。四是每月对油气长输管道管线进行安全巡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庐州行”活动,制定区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应急预案。五是保障疫情期间粮食供应,对15家“放心粮油”示范店开展粮油质量安全检测。认定35个区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个区级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开展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开展社会流通企业“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六是办理58位行政单位人员车补新增和调整工作。

今年以来,我委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提升指标举措不够有力、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不快、政策资金争取亟待加强等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真抓实干,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___年工作安排

___年,区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化落实区委“12345”发展战略,紧扣我区“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合理安排经济指标目标。结合市、区两级“十四五”规划指标安排,我们初步考虑,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建筑业增加值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稳定工业增长。重点抓好盒子健康等企业入库工作,提升增量。二是提速建筑业发展。落实建筑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企业总部引进力度,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是重点关注商业四行业。紧盯大型骨干企业入库,整合白马等专业市场资源,抓好小升规、个转企、电商培育等工作,打造电商产业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量。四是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围绕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物联网等重点行业,着力招大引强,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业态提升。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深挖资源谋项目,结合重大战略、主导产业、空间资源等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加快推动工业用地收储,重点推进省盐业公司(榆梓坎)、通力机械厂地块收储工作。二是发挥合力统项目,进一步发挥项目办的统筹作用,促进区级、部门、属地形成合力,共同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突出产业推项目,统筹罗欣药业、中南高科等为代表的一批签约产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支撑产业转型,推进上合航空、交投集团、水利物流园升级改造等一批在谈项目落地。四是综合施策督项目,继续会同自规、住建等部门加大对尚荣、信地等一批进展缓慢项目的督促力度。五是做好服务争资源,加强市级公共服务项目的争取对接服务,保障市博物馆、市一中分校、市儿童医院等开工建设,并继续依托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做好要素保障。

(三)积极打造老工业区转型示范。按照《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___-2022年)》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工作要求,加快老工业企业关停并转等7大类工作,力争在___年提前完成108家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对不能完成的个别项目及时统筹同类项目调整。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利用好省政府通报表彰对后续政策倾斜的机遇,重点围绕宝武、工业遗址公园、市博物馆等项目,加强政策资金申报。

(四)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紧抓政策资金争取工作,坚持密切关注上级资金政策导向,争取在政策资金争取上取得新成效。积极申报省、市“三重一创”、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保市场主体促进扩大经营规模及生物医药、线上经济等专项产业政策。积极围绕时尚街区、长江180艺术街区、青年创意田园等谋划申报省、市级特色小镇,对照政策,通过与周边区域打捆等方法解决小镇面积不足、国有市场化运营主体等问题。落实百大周谷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展。

(五)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落实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抢抓业态升级、模式创新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等,不断给主导产业注入新能量。健全规划体系,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等产业专项规划;统筹住建、文旅等部门,制定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加强重点突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做实G60科创走廊合作示范园(物联网),打响“中国网谷”品牌,推动苏州泛普、中清能等投入运营。用好三大基地的物理空间平台,积极引入优质高科技轻资产项目,推进物联网二期、尚荣二期、罗欣药业科技产业园、弘帆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南高科智谷产业园、静安总部、九久夕阳红总部等项目开工建设。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支持作用,精准政策补给,谋划五大产业专项政策。制定招商政策,鼓励区外优质企业落地;制定帮扶政策,支持辖区企业做大做强。密切联系企业,切实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着力推动外向度提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深化区域合作,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在老工业区振兴发展战略上的支持。加强与长三办、G60办的对接,推动长三角()全球原创名品馆在东部新中心落地,促进创新成果在产业化,吸收长三角产业外溢动能,导入产业资源,扩大就业空间,形成新的增长极。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