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汪兴会)
汪兴会是北碚区金刀峡镇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儿媳娶进她家六七年了,她们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她还常和儿媳说贴心话,在生活上照顾,在工作上支持,日常相处尽量做到坦诚相待,儿媳想提升学历,她尽全力支持,儿媳遇到困难,她温柔鼓励,儿媳头疼脑热,她贴心关怀。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她白天工作,晚上帮媳妇照顾小孩,给孩子换尿布。她家是一个大家庭,四世同堂,上有自己母亲,下有儿孙。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家里矛盾总是不少的,可是她们的家庭总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周末对于当老师的她来说是调养精神、放松心情的时候,而她却是最“忙活”的。她在人们面前总是说: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好婆婆”曹银芳
曹银芳,62岁,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热情大方,团结邻里,是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和儿媳妇相处十几年从没有红过脸,儿子和儿媳在外经商,曹银芳就帮助儿媳在家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是一个大家羡慕的幸福家庭。去年不幸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儿媳得了一场重病,下肢不能动了,卧病在床,一时间照顾儿媳的担子落在了她的肩上。她一边照顾孙子、孙女,一边照顾儿媳。为了能让儿媳早日康复,她多方咨询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她的精心照顾,目前儿媳的病有了好转,媳妇也时常激动的说,非常感谢婆婆帮助自己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自己,婆婆就是自己的榜样。
“好婆婆”丁玉芳
在西仁义庄村,只要提到丁玉芳,没有一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确实在敬老爱幼村风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丁玉芳,家庭和睦,儿子上班,儿媳妇在县城工作,她在家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用自己的爱和汗水让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她始终这样说,婆媳之间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和平相处靠的是宽容和理解,在生活中她不拿自己的生活标准去要求孩子们,算的上跟上时代的好婆婆了,她说到了,也做到了。
“好婆婆”牛春华
牛春华,女,现年57岁,中共党员,因丈夫患有心脏病身故,当时牛春华才37岁,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上小学,由牛春华一人担负起家庭重担,成为了村上的女强者。后来两个儿子逐渐长大成人,到了成家时候了,牛春华同志勤劳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受到了村里人的好评,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子女满堂,现有5个孙女正在上学,由牛春华同志一个人接送,深受儿子和儿媳的敬佩。该同志在村里表现良好,团结友邻,遵纪守法,表现突出,以身作则,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牛春华婆媳相处融洽,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牛春华同志在家庭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表率,在村里树立了榜样。
“好婆婆”王凤平
王凤平,一位普通村民。在生活中,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自从孩子长大成家后,她经常教育晚辈要学会节俭。与儿媳相处融洽,为儿媳分忧解难。自从两个儿媳娶进门这些年,她们婆媳从没红过脸,吵过嘴,她们婆媳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相处融洽胜似亲娘俩,这些都是被全村人津津乐道的事情。由于儿子经常在外打工,顾不了家里的事,她就辅助两个儿媳操持家务,帮她们带孩子。每天早起做饭,从不耽误儿媳干农活,并在家把孙子照顾的健健康康的,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家务事都做好了,孩子才能安心干农活、安心工作。
“好婆婆”张秀玲
张秀玲,在后大河套村,只要提到她,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她都72岁的人了,不但要照顾着一个傻儿子,而且还要照顾患精神病的儿媳妇马明珍,十几年来,从没放弃过。
马明珍在刚结婚时能照顾自己,可生完2个孩子后,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年迈的张秀玲心疼儿媳妇,从那一刻起,便不辞辛苦的开始照顾她。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马明珍在婆婆张秀玲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张秀玲常说:“既然把她娶回家,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她负责到底,趁我身体还行,能照顾他们,我对孩子们说,将来我要是不行了,就把接力棒交给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渐渐的,邻居们也被这个好婆婆的行为感动。
“好婆婆”赵贵爱
赵贵爱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是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儿媳生病的日子里,虽说自己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自顾尚且费力,但她还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妇身边,直到儿媳妇出院。她常说“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子和儿媳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她鼓励和支持他们,家里的活都承担下来,让他们专心学习,用儿媳的话说:“只因婆婆当初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该当自己的女儿去相处。
“好婆婆”杨玉女
杨玉女,67岁,邱城镇南寨村人,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爱护晚辈,任劳任怨,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她用传统妇女的纯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祥和的气氛。
自从儿子结婚以后,和媳妇之间从没红过脸,吵过嘴,互敬互爱,婆媳关系处的很融洽。在生活中,他总是身为长辈,率先垂范,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对于工作的也默默支持和鼓励。勤勤恳恳,打理一家老小事务同时,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相处,互相帮助,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乐于助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十分融洽。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好婆婆”李香玲
她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她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儿子常年年在外工作,家里主要是她和儿媳、孙女一起生活。而媳妇每天忙于上班,所以家务活和照顾孙女的任务基本都落在她的肩上。于是她每天忙里忙外,孙女接送上学,家里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和儿媳相处十多年来从未红过脸。她邻里关系和睦,引导家庭成员孝老敬亲。和邻居相处,她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她是中国传统女性中普通的一员,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虽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姓名:李秀兰 性别:女 学历:小学
工作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官桥镇务农
主要事迹:李秀兰是官桥镇沈峪村的村民。她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她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传统妇女的淳朴和善良,用自己全身心的爱维护者家庭的温暖和睦。她总是说儿女、媳妇都一样,都是自己最亲的家人。李秀兰的善良和包容换来了子女的孝顺。可她从不愿意麻烦儿女。她总是说只要自己能动,就不能耽误儿女的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家了,不能老围着我团团转。村里只要谁家需要帮忙,只要说一声,她都是有求必应。她总是说,谁家还没有个困难,互相帮一把就过去了。村里人提起李秀兰就竖起大拇指说:“她真是个好人”。
“好婆婆”马成秀
在东石彦固村提起马成秀,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都会不约而同的说:“马成秀不但是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婆婆。”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两个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两个闺女。儿媳们都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一个比一个能干,在致富的路上你争我赶,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们,做好她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奶奶只有做好后盾,把孙子、孙女照顾的无微不至,最后孩子只让奶奶抱,一会儿不见奶奶就哭闹个不停,儿媳说:“儿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不行。”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