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祛湿喝什么好 雨水节气如何防湿气

2023-07-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雨水节气要防湿气侵袭

中医认为,雨水谨防湿邪。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空气特别潮湿,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连,难以去除,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的损伤。因此,雨水前后应注意调养脾胃,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燕麦、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红枣、山药等。

在这些食物中,要特别推荐一下茼蒿(俗称蓬蒿),它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不过在古代,茼蒿可是宫廷菜肴中的珍品,所以又叫“皇帝菜”,如今,它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中医上说,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最后推荐一款祛湿极品粥。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民间也有“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祛湿极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做法很简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然后将三者放入锅中,并加入1000毫升清水。先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上约半小时,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

二、雨水节气重捂暖养脾胃

倒春寒,需捂一下。雨水节气春气涌动,怕热的人容易出汗。因此,很多人在户外活动出汗的时候,会脱去毛衣,只穿一件单衣,这样容易着凉,此时由于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会伤骨关节致病。春寒伤人,最易外感风寒感冒,病者有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在这雨水早春时节,除要在起居方面做到“夜卧早起”之外,还应注意不要像冬天那样成天呆在屋内,多到户外散步,舒展肢体,但不宜激烈运动。

由于雨水的增多,湿气随之而来,对人体会造成湿困脾胃的危害,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命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因此,雨水前后应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雨水前后饮食以平性为宜。应少吃酸味,适当吃甜味,以养脾脏。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雨水前后,在调养脾胃的同时,还应注意养肝。根据中医“春以养阳,重在养肝”的理论,雨水前后人体肝脏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以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祛四肢之风,选服具有调补肝作用的首乌、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等中药材,以助肝气之升发。

雨水节气调摄精神也很重要,平时肝火旺盛者,应注意平抑情绪,切莫牢骚太盛,以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