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淋巴瘤患者应该注意哪些营养问题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营养失衡的幼儿相对健康幼儿发生淋巴瘤风险大。在测定癌症组和对照组儿童血中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水平最低的儿童,发生癌症的危险性增加约1—3倍;血清硒和锌的水平最低的儿童发生癌症的危险性增加29%-94%。
与低水平血清胡萝卜素有关的癌症有白血病、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骨和肾肿瘤等。与低水平血清维生素A、硒和锌有关的癌有白血病等。与非癌症儿童相比,淋巴瘤、骨和肾肿瘤儿童患者的维生素A、E水平均较低。脑肿瘤儿童的维生素E水平较低。
供给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维持机体氮平衡。日常饮食中多摄取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鸡蛋、鱼虾、家禽、豆制品等,一日三餐交替食用。另外,主食蜂蜜、食糖等,以补充热量。
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油菜、鲜雪里、西红柿、山楂、红枣、柠檬、猕猴桃等,实验证明,多食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具有防治癌的作用。
二、黏膜相关样组织淋巴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y,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Hp与胃MALT的发生有关,但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环境、微生物、宿主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胃淋巴瘤的发生。Hp感染后可导致淋巴样组织在胃黏膜累积,出现B细胞滤泡,并常有淋巴上皮灶形成。
Hp相关的慢性胃炎中可出现单克隆细胞群,并在继发的MALT中持续存在,提示MALT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90%以上的胃MALT淋巴瘤存在Hp感染,Hp感染人群的淋巴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几个研究组证实,临床上清除Hp后,胃淋巴瘤获得缓解,但仅对早期黏膜和黏膜下层的MALT有效。这些现象均说明。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
(二)发病机制
基础研究发现,Hp不能直接刺激肿瘤性B细胞,而是通过刺激肿瘤区域内的T细胞促使肿瘤性细胞增生;Hp并不刺激非MALT区的T细胞,这可解释胃MALT保持局灶性的倾向。
也有部分伴有Hp感染的胃MALT淋巴瘤对去Hp治疗无效,发生在其他部位MALT的淋巴瘤并无Hp感染,这些现象说明MALT淋巴瘤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三、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会有哪些
1、淋巴结肿大:较多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无痛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亦陆续发现。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期和中期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互相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有的患者从起病即有多处淋巴结肿大,很难确定何处为首发部位。
2、免疫功能低下:由于HD患者,特别是晚期病人,免疫状况低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等;也可发生血源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恶性淋巴瘤侵犯脑实质可伴发脑出血。
3、肝与脾: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少见,文献仅有个例报道。继发侵犯肝脏的并不少见。有肝受侵的预后不佳,比有全身症状的还差。
4、结外器官:一般发生于NHL,在罕见的情况下HD亦可有结外器官如骨、咽淋巴环、皮肤、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
5、贫血:恶性淋巴瘤患者约10%~20%在就诊时即有贫血,甚至可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前几个月。晚期患者更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增快是临床上判断恶性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黏膜相关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病率与什么有关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与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关。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倍;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鼻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HTLV1病毒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丙型肝炎病毒与脾淋巴瘤相关;鹦鹉衣原体感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生相关,注意积极预防。淋巴瘤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淋巴癌的有效途径,而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所以日常生活中应戒烟禁酒,常吃碱性绿色有机食品以防止酸性物质在体内积聚,导致酸性体质,诱发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