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办公室行政工作总结 篇9

2024-07-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xx年我区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3160个,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数的121.89%;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829人,可控能力较强;完成3470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82074人;扶持成功创业659人;困难边缘群体就业3132人。我区去年各项主要工作指标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市、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一、着力政策聚焦,全力稳定就业局势

  一是积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了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设立了“青年创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开业园区房租补贴”以及“开业贴息补贴”等多项创业资金补贴措施,与大宁路街道合作建成我区首个青年创业园区,实现首批14家工商登记小企业入驻;建立了贯穿于开业前、中、后三阶段的开业能力测评机制;充分发挥开业专家志愿团的作用,加强同社会组织合作,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积极帮助初创期中小企业渡过创业风险期。

  二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主动自我加压,将08届毕业生或历届生中从未就业过的大学生、因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关停、裁员的新增失业人员作为困难边缘群体,列为今年区政府就业工作考核指标,并提前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聚焦困难人员、青年人员以及创业带动就业三个重点,制定了7项区级促进就业优惠政策,设立了“稳定就业补贴”等25项就业补贴项目,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市场化就业个人交通误餐费补贴标准,积极鼓励跨区就业、灵活就业。以“同舟共济、创造未来”为主题,每月举办一次专场招聘会,实现市场化就业服务平台“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完善制定了《进一步促进我区驻区部队军官家属就业的实施意见》,促进军嫂就业。

  三是强化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年初即对我区有就业意向尚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开展调查摸底,共调查5216人,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做到“一人一表、逐户了解、逐人明确”;与上海大学、行健学院以及市北职业高中联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将职业指导讲座提前引入高校二、三年级;联合区市容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及各街道、镇等部门,挖掘社区服务、迎世博社会服务等用工需求较多的就业机会,创新托底方式,由政府指导,组织企业市场化安置就业困难应届毕业生;加强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和见习工作,率先在共和新路街道和大宁路街道设立青年见习基地,开发建设了首批4家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努力确保今年我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应届毕业生顺利实现初次就业。截至20__年1月18日,20xx年我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7.27%,大专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9.47%。

  四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贯彻落实市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计划,开设数控机床、钳工、产品检验工、电焊工以及汽车工等项目培训,共培训105人;组织了3场劳动技能竞赛,加快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

  五是确保就业岗位稳定。成立了区稳定就业局势协调小组,制定了我区困难企业帮扶暂行措施,完成我区2家特殊困难企业认定工作,其他工作时间制审批同比增加8.1%。制定了《关于近期部分企业运营困难,为维护企业能基本经营不将劳动者推向社会,正确处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建议口径》,通过企业申请其他工作时间、轮岗轮休制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帮助劳动者稳定就业岗位。

  六是关注外来从业人员就业保障。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向农民工发放“春风爱心包”1300余件及“春风卡”等相关宣传资料1.2万余份;对节后农民工返沪及就业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收集和掌握区内企业的用工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发布,共发布用工信息600余条,帮助部分来沪人员就业;落实农民工就业情况监测点调查工作,对监测点农民工就业、收入、居住等情况认真加以调查分析;做好地震灾区在沪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工作,共为167家用工单位、368人发放社会综合保险费补贴 34.19万元。

  二、着力企业服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完善三方协商机制平台。不断健全我区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人数为33427人,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05%。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开展20xx年度创建评比工作,进一步营造我区劳动关系和谐氛围。

  二是畅通企业沟通服务渠道。针对企业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经理,以及新建立的企业,定期举办规范企业运作劳动关系实务讲座,通过单项灌输、双向互动等形式,为企业解惑答疑,帮助企业尽量避免因工作瑕疵引发劳动纠纷。共开展了7次讲座,参与人数达500人左右。

  三是健全重点监管方式。制定了《关于XX区劳动关系不和谐企业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试行企业信用分析评估,汇总分析在监察、仲裁、工伤认定过程中,发生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初步确定一些劳动关系不和谐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分类指导服务,不断提高不和谐企业守法诚信的力度。

  四是优化监察执法服务。推出监察建议书制度,及时帮助用人单位自查自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共发出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18份。充分发挥监察员和协管员队伍力量,主动上门服务,做好与用人单位服务沟通工作。

  三、着力应急处置,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建立预警预报信息排查机制;依托“一小时快速处理机制”,及时处置突发群体性矛盾,共处置各类劳资纠纷突发事件51件,涉及劳动者1030余人,欠薪1461多万元,特别是08年底至09年春节前出现的18件集访事件,在节前全部得到妥善化解,我区未发生因劳资纠纷而引起群体性“政治倾向和封堵道路”等过激行为;制定了《关于区内企业欠薪保障金垫付的办理程序》,充分发挥欠薪保障金的作用,有效平息集访矛盾,共垫付欠薪保障金7起57万余元;积极推进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健全基层争议调解机制和网络,20xx年我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402件,当年结案率128.98%,总结案率92.85%,其中调解856件,调解率达61.06%。

  四、着力优化服务,全力激活区域人力资源市场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治理整顿。20xx年共检查企业980户,同比下降27.14%,追发拖欠工资1955人,金额846.9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和录用手续97人,补缴社会保险费81户,178人,132.40万元,补缴综合保险费114户,801人,77.19万元。积极开展区“整治非法职业中介,打击欺诈行为”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工作,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中介”,全年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取缔99户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调研我区人才中介市场长效发展方式,进一步规范了我区人才中介服务市场秩序。

  二是拓展人才服务范围。结合市北高新技术园区、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区等人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采取派遣专人、定期现场服务等方式,向市北高新技术园区人才工作站和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区工作站等园区、社区延伸服务,为企业宣讲办理《XX市居住证》政策,解答企业提出的疑问。拓展人才工作服务领域,有效开发和利用区域各类人才资源,更好地为园区内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开展迎世博人才服务校园行,在上海大学工作站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办理《XX市居住证》咨询服务和人事代理咨询服务;对未落实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登记和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按照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居住证转本市户籍的初审工作。

  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政策保障体系,研究拟定了《XX区20xx—20__年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及《XX区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综合环境,促进区域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草案,组织推荐了3名企业人才参加市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和留学人员高级研修班,举办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和第六期优秀人才研修班,对35名区域内新经济组织董事长、总经理和32名各领域优秀人才开展教育培训。成功推荐市北医院倪克墚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选拔推荐市北医院林万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四是开展世博人才服务。与上海云隆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联手为世博会国家电网馆招聘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录取了100名具有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遵纪守法、健康气质好的运营工作人员,招聘活动受到了国家电网馆和上海久隆电力集团等单位的好评。

  五、着力提升管理,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优化医保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与市医保沟通,全力争取20xx、20xx年度区内一、二级医院医保超预算、预付额度补助,缓解了医院部分资金压力。顺利完成市医保办关于我区执业医师库建库试点工作,为全市推广提供了可鉴数据和有效经验,奠定了构建医保诚信体系建设基础。积极开展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审核与监督检查,减少浪费,维护参保人利益。20xx年综合减负6327人次,金额1131万元;帐户清算2399人次,金额605万;互助帮困补助928人次,金额112余万元;办理 20xx年居保参保26045人,20__年居保参保63189人,办理互助参加10186人。承接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管理,截至10月底,为外来综保报销 509人次,报销金额214余万元。10月底起,受市医保事务中心委托正式开通与宁波医保双向异地直接报销结算工作,为宁波长期居住上海的参保人员办理报销349人次,报销金额达50万余元。

  二是稳步推进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工作。认真开展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组织做好对企业现有外来从业人员凡符合参加城保条件的逐步引导、宣传和咨询工作;把好综保进口关,对新增外来用工,符合参加城保的外来从业人员,不轻易分流到综保;加强与社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推进工作的进度,做好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xx 年我区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达5070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