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年前,为了驱逐黑暗,紧攥光明,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几万颗心脏的有力跳动,击碎阴暗腐败的风潮;于东方发出的怒吼,震裂深埋躯体的冷漠;血管中的汹涌暗潮,洗尽紧附于心的麻木。是他们,唤醒国人沉睡的魂,撕裂腐蚀人心的浊霾,让中华民族可触的曙光,照耀大地。
九十六年后,今天。“青年”二字降临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是惴惴不安、踯躅辗转,还是逆流而上、直达彼岸?未来固然难以捉摸,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借此拒绝仰望,安于混沌,任现实磨钝梦想的锋芒。历史长河中那枚名为“辛弃疾”的闪光依然熠熠生辉。金人洒下的阴霾未曾使那颗包裹壮志的心脏停止梦想,这终日与沙袋笔杆相伴的青年渐渐挺直脊梁。终于,起义反金,他以澎湃的血液掀开黎明的一角,即便日后不得不咽下“梦回吹角连营”的苦闷,可那令其登高独酌壮志未酬,又怎未绘出一份饱含叹息的悲壮?至少,他曾触及理想的彼岸,至少,他有一份无悔的青春。这大概便是有梦之人的闪光点所在吧,因而中国青年,自当珍视理想的光辉,更当为之披荆斩棘,永不言弃。
我们是仰望星空、心系成败,还是脚踏实地、稳步前行?荣誉傍身,自然使人更为自信,可人的奋斗,并不应为荣誉而生。人称“学神”的陆冠男曾言:“考试成绩不应该是奋斗目标,而是功夫到家水到渠成的副产物。”同样的,所谓荣誉,应是人将自身境界提升至一定程度伴随修养而来的副产物,而提升自身境界的唯一途径,便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墨色池水便为王羲之“书圣”之名的写照;达芬奇的成功之路何尝不曲折枯燥?遍地画满鸡蛋的纸张便是对恒心的诠释;走遍万山,尝尽百草,一册《本草纲目》是对坚韧的演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青年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使梦想得以支撑。
我们,也终于面临了选择。每一个下一秒,每一个岔路口,都被称为“决定”。或许未来是不可知的,但只要手握罗盘,就不会迷失方向;或许“使命”二字过于沉重,但在我们的一方天地里,一定要充满灿烂暖阳。青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