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团友:
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村为什么叫芙蓉村呢,是因为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像芙蓉,就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 18 座。芙蓉村整体看也像一朵芙蓉,而且它为单一陈姓村落。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在交通的交汇点上筑台做为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和指挥联络。凿池作为斗,斗有高、中、低之分,高出地面三尺,象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五口井象征金、木、水、火、土,三加五为八,把斗合在一起寓意才高八斗。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为什么要坐西朝东呢,这是寓意紫气东来,也就是说希望祥瑞降临。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选用八字是因为这也寓意才高八斗。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让我们一起走进正门,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我们先去看看宗祠。现在请大家往这扇门的上方看,我们在门上面的两边可以看到两个圆圆的当,中间是户对,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关于这个门当户对的门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社会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造这样的门,那么这扇门叫做“光宗门”寓意子孙后代可以光宗耀祖。走过光宗门,我们看到的是宗祠,每年的二月初二,许多楠溪江的村落会演绎着丰富的楠溪江文化,我们这里就是祭祖,祭祖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在外的分支子孙都会回到这里祭拜祖宗。祭祖这一天大家都会在这里看戏,关于看戏有这样一个封建的礼教,就是男站中间,女站两边。这也显示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
大家往左边墙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位大官的名字,这十八位就是被誉为“十八金带”的高官,官位最大的就是最上面的陈夷行,官至南宋左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最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下面倒数上第四位,他叫陈虞之是位进士,官至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元军南下,他曾上书皇帝准备抵抗元兵,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腐败,陈虞之被革职。后来,元兵南下直入温州,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
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顺帝至正元年 (1341) 重建芙蓉村,开国皇帝将芙蓉村铲为平地,元末君主却又下旨重建我们芙蓉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开国皇帝想统一中国,而元末君主是为了让自己的臣子学习芙蓉村的十八金带一样对自己忠心。现在请大家往上面看那块白边的匾额,这就是元顺帝所赐,希望自己的臣子可以像这时陈虞之带学习,效忠自己。现在请大家往正中看这就是十八位大官的画像,其中中间没带官帽的是始祖,大家看他们的腰带都有一根金带,这就是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忠心而赐的。
我们到芙蓉村的模型展示馆看看,现在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芙蓉村的一个整体平面图,大家可以看看,也可以研究一下村子里所有的道路和小溪的交汇是不是都成一个“丁”字形,这有两种寓意,一种呢是希望全村人丁兴旺,另一种是避邪用。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当时元顺帝下旨重建芙蓉村的圣旨,这个圣旨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它是用石头凿成的,现在大家可以看看两边墙上的楠溪江古村落的摄影展。
现在我们到前面的博物管看看,大家看看这个笏,这个是古代权利的象征,古代上早朝官员们就把自己要奏请皇帝的事写在上面,早朝后将上面的字擦去。在笏的旁边是一个金印,这是总宝的印,总宝就是比元帅小一级的官员,据说有人突然受到惊吓,拿这个金印去熬汤服用,惊吓就会痊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头白驹,据说白驹可以听懂人话,但是不会讲,古代打仗许多统帅都是用白驹作为自己的坐骑,像那个薛仁贵就是用这个来打仗的。大家是不是想知道白驹是传说中的神兽还是现实中有的呢,据村支书介绍,当时陕西电视台副台长来这里考察后告诉他,白驹是现实中有的,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主要生存在陕西一带。
请大家跟这我到下一个景点看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地利池”,池的前方是八仙过海的图,寓意大家都可以像八仙过海那样各显神通,这个池是八斗里最低的一个池了。
好现在我们回到了原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级台阶,它寓意步步高升,大家可以从这里走过去。我们往前看去这条街叫如意街,那么在我们的左侧是一个迎宾台,古代芙蓉村有许多的大官在外,每年回乡祭祖时乐队就会在这里迎接。在迎宾台前面是高0。2米,面积2~3平方米的方形平台,称为"星",在方形平台这里我们的街向上拐了,这就是用于招财之用,大家记住,进来我们要从五级台阶上,出去要从这个拐角走,这样你才会步步高升,富贵如意。这个方形平台是用来联络,解决民事纠纷用的。街的这边是一条小溪,那么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在迎宾台后面的小溪向下拐了,为什么呢?大家猜猜,它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家先看看这个道路的交汇点,看看它是不是是一个丁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