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犯和行为犯的区别在于犯罪的行为和结果。情节犯更注重犯罪结果与刑法规制条款的关系和适用,而行为犯侧重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情节犯是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行为犯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情节犯的特征是法定性、广泛性和综合性。
法律分析
情节犯和行为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情节犯,指的是“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
2、行为犯,指的是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成立既遂的犯罪。
情节犯和行为犯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即情节犯更注重犯罪结果与刑法规制条款的关系和适用,而行为犯这一概念更侧重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法律上的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
行为犯是指作为犯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达完成形态,未到一定阶段的即为未遂。至于情节犯,它并非是一种通说的分类。其定义是在刑法中存在着很多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某些罪名的成立要件,决定着对这些行为的定罪。在刑法学界我们一般将这些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称之为“情节犯”。情节犯与结果犯和行为犯并不在一个分类体系中。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刑法中行为犯的罪名非常多。包括破坏军婚罪、妨害作证罪等。
情节犯的特征:
1.法定性
2.广泛性
3.综合性
拓展延伸
情节犯与行为犯:法律界的争议与解析
情节犯与行为犯在法律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与解析。情节犯是指犯罪时所涉及的特定情节或动机,这些情节或动机可以对犯罪的性质和程度产生影响。行为犯则侧重于犯罪行为本身,关注的是犯罪的实际行为和结果。在实践中,区分情节犯和行为犯并不总是清晰明确的,常常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法律界对于情节犯和行为犯的界限和解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这涉及到法律的解释和适用,以及对犯罪背后动机和心理状态的理解。因此,对于情节犯与行为犯的争议与解析,需要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相关法律原则和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用于实际法律实践中。
结语
情节犯和行为犯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行为和结果。情节犯更注重犯罪结果与刑法规制条款的关系和适用,而行为犯更侧重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而情节犯则是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尽管在法律界对于情节犯和行为犯的界限和解释存在争议,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和适用需要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相关法律原则和案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法律实践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