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林放所处时代 林放所处时代是什么

2022-12-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林放所处时代:宋代

林放所处时代:宋代。字号:子邱。出生地:鲁国人。主要作品:《东山高卧》《赠琴僧》。主要成就:春秋时著名学者。

关于林放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林放的诗词 点此查看林放的详细内容

《东山高卧》《赠琴僧》

二、成就荣誉

赵构超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始终笔耕不止,奋斗不已。自30年代初始,以史铎、沙、沙驼、林放等笔名,每日撰写新闻评论,擅长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见解精辟,观点鲜明,以幽默犀利的文笔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伸张正义,为维护人民利益而大声疾呼。建国以后,他更用自己的笔热情歌颂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也对工作中某些失误,社会上的一些落后现象和不正之风,直言极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虽已年届髦耋,仍以满腔热情宣传改革开放,振兴经济,洋溢着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他的文章经常被中央和各地报刊转载、引述。他于九十年代初出版《世象杂谈》、《末晚谈》(一编,二编)、《林放杂文选》等。1956年至1957年,他提出“短、广、软”的要求进行新闻改革。这时的《新民晚报》,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说“别具一格,我喜欢看”。1982年,在“文革”中被迫停刊16年的《新民晚报》复刊,他发表《我们怎样办晚报》的长篇讲话,提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编辑方针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在报社同仁齐心协力与社会各方大力支持下,《新民晚报》发行量从“文革”前的23万份发展到1992年的150万份。赵超构不是共产党人,但数十年风雨路程,他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早在1944年5月,他随团赴延安采访,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延安一月》中一章《毛泽东先生访问记》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的音容笑貌。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单独接见他,从上午9时交谈至晚饭后。1957年,毛绎东同志先后三次接见他:一次是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一次干6月30日在中南海,他怀着“非常惶恐沉重的心情”去,主席勉励他好好工作;第三次是9月“反右”以后,主席在上海一见他,就对旁人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会场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笑声。1958年1月6日深夜,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他,在杭州第二次接见时,主席希望他回家乡参观。当年5、6月间他回家乡温州,采访了两个月,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系列报道《我从故乡来》。毛泽东与他会晤7次,成为知己。他在“文革”中受冲击遭迫害,但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赵超构一生甘于淡泊,勤劳俭朴,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脱书生本色,非份之物一芥不取,对社会上某些人以权谋私搞特殊化的现象,他深恶痛绝。他在虹口区溧阳路一弄堂一幢旧式石库房里居住了40多年。几乎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惊讶,他怎么就住在这种又破又挤的房里?组织上也多次考虑为他换房,可他就是不愿意。他说他住得并不比一般老百姓差,更主要的,在这里他听得到群众的呼声、要求。作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新民晚报社社长,他可以有一部车,但是,他不去享受这个待遇,挤公共车上班。报社买来“母子”电话机,并且送到家中,他硬是退了回去,说“搞什么特殊!”还是用老式的电话机。大女儿大学毕业在东北呆了30多年,想调回复旦大学。苏步青、谢希德都是他的朋友,可他一次也没有向他们提出。如今,女儿已两鬓斑白,失去了机会。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想留校任教,想请父亲与学校打个招呼。他说:“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靠别人。”以至儿子分配外地,夫妻分居20多年。他与同志、朋友相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从不疾言厉色。对于历次政治运动中伤害过他的人,都取宽容态度,从不耿耿于怀,揭人之短。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可一点也不含糊。拨乱反正,他第一个率先公开提出一个议题“江东弟子今犹在”。他可动感情了,因为这些“江东子弟”善变,“东风来了左满舵,西风来了右满舵,绝非一股上当受骗的无事者”。他有一套独到的生活哲理。1992年2月12日,赵超构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的人品、文品足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生平作品结集《赵超构文集》六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三、董事校长

林放,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广东汕尾人,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学历,理学学士。1997年12月被评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2000年9月—2002年7月在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4年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被华南师范大学授予“教学工作优秀奖”;2001年被华南师范大学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被华南师范大学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多次被评为华南师大附中“年度先进工作者”。历任华南师大附中年级组长、学生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委员、工会主席等职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2013年9月评为汕尾市2013年优秀校长。

四、主要经历

抗战期间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南京沦陷。赵超构积极参加新闻、文化界救亡运动,著有《战时各国宣传方案》一书,在武汉出版。1938年他在重庆受聘于陈铭德、邓季惺创办的《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由于周恩来和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参与、支持,报纸深受读者欢迎。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参加中外记者访问团,访问延安。回重庆后,在《新民报》发表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十余万言,客观公正地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被认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中国记者写的第一篇反映延安风貌的力作。胜利后抗战胜利后,《新民报》一度获得较大发展,在上海、南京、北平、重庆、成都设五个分社八张日晚报。赵超构先后任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任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1948年12月,受国民党特务机关追 迫,经中共地下组织安排,潜往香港。不久,由香港赴华北解放区。1949年3月抵达北平。5月,随解放大军回上海新民报社工作。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解放后解放后,历任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六至七届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3年加入民盟,先后担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常委,中央参议会常委。在新闻界历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文革初期文革初期,《新民晚报》被迫停刊,他受到冲击,下放奉贤“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调上海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室工作,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重任社长至1992年2月。文革后1984年兼任《联合时报》社长,还担任过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辞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等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林放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