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不识好歹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这个人真不识好歹,你越谦让他,他就越是得理不饶人。
2、他要不识好歹,跑来动一动,我就同他拼到底!
3、人家好心劝你,你倒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4、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我这么好的回答也不采纳。
5、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识好歹。
6、你别不识好歹了,赶快把你家的麦子全交到国库里吧!
7、一个人千万别不识好歹。
8、他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大家这么帮助他,关心他,结果他却自暴自弃,不知进取。
9、大自然不断给人类提供恩惠,一些利益贪图者不识好歹,不知珍惜。
10、俺说过多回了,他们全是懒虫,不识好歹。
11、不识好歹的东西,即然你不识趣,那就别怕兄弟们手重。
12、小卢鸿大怒,心道这少年真是不识好歹,当下一扯袍袖,将那少年扯了个趔趄,小卢鸿得以挣脱,奈何那少年手劲不小,竟将道袍袖子扯了一块下来。
13、将军如此推诚置腹,我岂能不识好歹。
14、旁边一个肠肥脑满的中年男子怒吼道,然后指着妮妮骂道“臭丫头,我儿子看上你的东西是你的福气,别不识好歹,再说了我又白不是不给钱。
15、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既没有那个地位,也没有那个面子,撞在枪口上当然像是螳臂当车。
16、知道就好,不要反抗,我会下手轻一点,废你一条手臂就好,如果不识好歹,我废你一手一脚。
17、惊讶中,众人只听头顶传来声极其厌腻的魅惑“哟!真是不识好歹的东西,竟然来搅合老娘的雅兴,真是找死……”。
18、但这些人抗议父母,乃至有人对亲戚朋友劝婚反诘“关你屁事”,就有点不近人情、不识好歹,分不清饭香屁臭了。
19、好个狂妄的越章天,朕登基,乃人心所向,天命所为,可笑他不识好歹说此等大逆不道的话。
20、哼,这人真是不识好歹,师父屈尊指点他一二已是他几世都修不来的福分,可他竟如此不识抬举……
21、如果不然他便是不识好歹,就算他实力强大,面对这安乐村的人言可畏,他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因而他断定许阳会做出自己预料之中那样的抉择。
22、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我要不是手下留情,你那双眼睛早就瞎了,不承情也就算了,居然还敢骂人。
23、你真不识好歹!一个老笑着的女人有多好!
24、老板娘自讨没趣,嘴巴还骂骂咧咧说不识好歹。
25、那汉子听完好险没把刚喝下去的酒水喷浆出来,老不容易舒了口气,瞪眼道呔,你这小子好不识趣,见你刚才豪爽,本想邀你来和一杯,你居然不识好歹。
26、黑麻子怒叫道不识好歹的贱狗!
27、波哈桑怒道不识好歹的东西全部给我拿下。
28、莫要不识好歹,我也是以故人之情才奉劝一句。
29、那个贼不识好歹竟要抢劫一个女警察。
30、刘大哥,这个王明如此不识好歹,大哥堂堂皇室宗亲的身份来邀请他,可是却被他拒之门外,不如让我把他给拿出来想大哥赔罪吧。
31、长得人模人样,可是却不识好歹。
32、人家好心劝你,你倒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