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穿青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15

穿青人早期叫“里民子”,也叫“羡民”或“县民” ,后期叫“穿青”。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目 前,穿青人作为“未识别待定民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以“青”、“青族”或“穿青人”写上第一代居民身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仍然印着“穿青人”三字,全国火车票、机票、酒店宾馆等通行无阻,今后仍然继续作为的“穿青人”来对待 。



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把猴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随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则被认为是不敬祖宗,辱没先人的行为。这反映了穿青人原始图腾信仰的一些情况,到后来发展为图腾信仰一五显华光崇拜,只要穿青人生息的地方,就有这种崇拜的物质体现--“五显庙”和“五显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16

中国是一个民族种类众多的大国,我们常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由此可见,在我们所有人的认知里,中国民族有五十六个种类,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还有一个种族叫做穿青人,是中国人,却不在五十六个民族之列。


一些专家认为,穿青人其实不能算是一个民族,它应该只是一个成员团体的名称。穿青人在早期又叫做“土人”、“县民”,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但到后期就全部统称为穿青了。关于穿青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穿青人本来就是贵州本地人,这是因为穿青人基本都分布在贵州的各州县;还有一种被大众广为认可的说法,认为穿青人其实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派人来到云贵地区剿匪,最后这部分人选择了留在贵州,然后在贵州一带安营扎寨,自称为穿青人,以此区别身份。


1368年,朱元璋称帝,始建大明王朝,当时才刚改朝换代,虽然大局已定,但是元朝等多方势力依然残存,而在遥远的云贵地区,还有梁王瓦尔密以及一些强悍的土著居民,天高皇帝远,朱元璋无法时刻关注到云贵动向。

再加上当时占据着西南方的瓦尔密力挺元朝,不肯向朱元璋俯首称臣,于是为了肃清国内忧患,朱元璋决定整治西南势力。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打的是和平牌,即派使臣前往商议,但是前后派出的几位使臣全都在西南被杀,朱元璋一怒之下,就决定动用武力解决。


1382年,朱元璋任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领三十万将士前往云贵地区整顿当地势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调北征南”事件。1384年,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云贵势力被肃清,征南将军率部众班师回朝,但是这次回去的人极少。

因为西南地处偏僻,很多山野都没有开发,这种环境也导致流寇四起,百姓难以安生,于是随行副将沐英将军带着二十万部下留在西南,其一是为了掌握对此地的绝对控制权;其二是云贵处于边境地区,需要有将士驻守。


而当时的安顺是云贵两地的中心,因此也是明军的主要据点,现如今,安顺的天龙有个屯堡村,住着的就是当年出征的明朝将士的后代。而军队留守边疆,同时也带动了西南军力以及经济的发展,当地人民的生活渐渐的不再四处流浪,而是开始安居乐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士们渐渐融入当地生活,很多人直接在此处娶妻生子、安家立业,放弃了回归故土的想法,慢慢地,穿青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穿青人数量达到67万,其中以毕节的纳雍和织金两个县人口最多。


而最能体现穿青人文化的就是他们的衣着服饰,他们所穿的衣裳多是由青色、蓝色两种颜色的布料制成。不过从他们的文化习俗来看,还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汉族人的影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