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01
水晶常常也被翻译成为石英(Quartz),其实在物理性及化学性上,二者是相同的东西,只是水晶比普通石英的纯度要高得多。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分就是二氧化硅(SiO2硅(Si)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分65%以上的最主要矿物;水晶的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压力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当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红是每天0.8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驳和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Ouartz),通常被切割为芯片(Chip8)供作电子、计算机、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O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需3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直径lOcm(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天。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长成一颗我们今天看到的天然水晶。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辄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轴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请不要视为瑕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02
水晶形成的大环境
首先,一定要有丰富的水份,而且这些水中,富含着“硅”。这对于占地球外壳65%的组成成份为硅的状况而言,并不困难。
然后,必须要有适当的温度一方面可促使硅的成份更容易溶解在水中,一方面会使水份蒸发,有助于结晶的形成。
据科学家的推测,在自然界的岩洞 中,至少要有摄氏573度才能达到标准。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在100度的温度中,就会被蒸发掉了。在天然的岩洞中,水温能保持在四五百度之间,可见这之间有相当大的压力存在。据估计,岩洞中的水压力,是大气压力的二倍到三倍左右。
而水晶,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02
水晶形成的大环境
首先,一定要有丰富的水份,而且这些水中,富含着“硅”。这对于占地球外壳65%的组成成份为硅的状况而言,并不困难。
然后,必须要有适当的温度一方面可促使硅的成份更容易溶解在水中,一方面会使水份蒸发,有助于结晶的形成。
据科学家的推测,在自然界的岩洞 中,至少要有摄氏573度才能达到标准。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在100度的温度中,就会被蒸发掉了。在天然的岩洞中,水温能保持在四五百度之间,可见这之间有相当大的压力存在。据估计,岩洞中的水压力,是大气压力的二倍到三倍左右。
而水晶,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
水晶的生成速度
平心而论,这样子的环境在自然界中还不是很困难地形成,硅砂、四五百度的温度以及二倍到三倍之间的大气压,让世界各地都能出产水晶,只是质地好坏和大小不同罢了。
那么在一个自然环境下,水晶的生长速度到底有多快呢?这个答案,真的只有天知道!因为,要所有的条件全齐了,结晶才有可能发生。哪怕有硅砂,如果缺水,温度变化,或是地质发生变动,生长的速度就会很慢。以美国阿肯色洲所产的水晶簇为例,从岩底到晶尖部分,不过十多公分而已,科学家用同位素放射比对的结果,估计它的地质年龄超过了四亿年!
而在一个理想的环境里,如人工实验室中,水晶的成长速度是相当快的。一天大概有0.8厘米,四十天左右可以到达3厘米,可以供电子业拿去当晶片使用。
水晶的内包物是如何形成的
最常见的是乳白色、云雾状的,它们的实致是极为细微的硅砂,因为当时的地下水已含有饱和的硅砂成份,太多的硅砂再也溶不进去了,所以留了下来。
至于水晶里常出现的亮亮的晶片,看起来好象是裂痕,据推测,很可能是水晶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地震,所以在结晶的过程中所留下的摇动、挤压的痕迹。这晶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形成了极其美丽的彩虹!
如果,在水晶还未形成结晶前的矿床上,本来就生长着其它的矿石,比方说阳起石,金红石,电气石等等,当矿液涌过来的时候,就会把它们全包裹在里面。当水晶结晶后,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其它不同的矿物在一起。
鳄鱼水晶的形成
这是在一块相同的水晶主体上,有不同时期涌来的热矿液在上面结晶而成,从而产生了一种垒晶的现象。不同的结晶层层相连,块块相对,很有甲虫、晰蜴的皮肤的味道,而对在亚马逊森林长大的矿工们,因为看惯了鳄鱼,所以很自然地称之为鳄鱼水晶。
权杖水晶的形成
这种水晶的形成和鳄鱼水晶的形成极为相似,先有一个早已长好的主体水晶,当饱含二氧化硅的热矿液再度涌过来时,此时的各项物理、化学条件均比第一次佳,所以可以就着第一主体的头上基础继续成长,而且长得比第一次的大得多;而第一主体的稍低部分,此时可能被尘土、砂石所掩盖,并未跟着一起长大。所以,开采出后就会有头大脚小的样子出现,活象国王的权杖一般,长得好的还颇有王者风范呢!
幽灵水晶的形成
这是在水晶成长的过程中,附近可能有火山爆发,或以前所爆发的火山泥灰,由风或水流所带来到水晶晶体的表面,并附着在上,而水晶继续成长,把火山灰包在里面,就成了绿幽灵等“水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