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死时有怨气的话,那会变成什么?(怨气可是超重的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6

怨气重,从心理学上映射什么?

任何一种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都是人格。

怨气重的人,负能量满满,出口必是挑剔,指责或者抱怨,一般以下几类人格的人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行为。

自居受害的消极人格;

这类人总感觉到无助和无望,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总是感叹,抱怨和懊悔当下的处境,并认为这种处境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置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时,就会经常产生被别人“*”的感觉,自然,也就产生了对他人的很多怨恨的情绪。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居受害人格,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总是认为是别人“惹”了自己生气。换言之,是别人做了某事,做得不对,“伤害”了我们,所以我们才感觉到愤怒或者委屈。

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就将自己置身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了,这种思维逻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逃避责任:我的情绪不由我自己来负责,而是由“你”来负责,因为“你”惹了我,所以,“你”必须道歉,否则我就会一直生气....

一个人不能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买单,而将这种责任推卸到他人那里,本质上是一种依赖的心理,自然也算不上人格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怨气十足,因为他们总是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毕竟,依靠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件事,实现起来太难了。

完美型人格的人;

在成长不够的完美型人格的人里面,会有很多挑剔的人,这些人,总是睁着一双雷达眼,时刻盯着自己和别人还不够好的地方。这样的人,常常因为追求“完美”而挑剔,又因为挑剔引发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对方的不满,最后,又因为对方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而怨气冲天。

没有人愿意和挑剔的完美主义者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这类人总是怨声载道,因为在他们的“完美”标准里,没有谁能经得起推敲。大多数完美型人格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强迫,当事情或他人没有按照他们潜意识里设计的轨道行走时,他们就会产生很多抱怨。

妄加批判型人格的人;

“贴标签”是这类人最常用的人际相处模式,他们特别爱从自己认定的角度衡量别人的好坏和对错,当然,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这类人往往比较固执,其思维模式僵化、固着,习惯自我中心,用单一的标准衡量世界。自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得到的都是挫败感,而这些挫败感则会激发他们的怨气,让他们抱怨连连。

他们的很多方式和完美型人格的人类似,都是一样的挑剔,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完美型人格的人更关注不完美的部分,而妄加批判型的人则更加顽固和挑剔。

顺便说一下,之所以他们这么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喜欢评判别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内心需要“确定感”,这种确定感属于安全感的范畴,而确保确定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控”别人,也可以说,控制他人,是最简单的提升掌控感的方式。而抱怨别人(其潜台词是通过抱怨,让别人改正),正是控制的手段之一。

所以,这类人往往也是天天怨气冲天的人,因为事实上,他们越想掌控,往往越无法掌控。

不管是哪一种人格类型,怨气大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消极的人格类型,他们有消极人格常用的消极性思维,内心缺少力量,潜意识里缺少真正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他们都是人格不够完整的人。

事实上,没有人格绝对完整的人,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而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从人格上不断完善,包括认知的迭代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行为的替代等等。

如果深入剖析主要有这么几种心理:

一、怨气重是一种为自己开脱的心理,是一种不想承担责任的心理

把所有的责任和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推向别人或者归咎于某种原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怨天怨地怨别人,就是自己没有问题。

二、怨气重是一种转移问题的心理,把包袱甩给别人

问题不在我这里,这个问题我就不用管了,而是应该别人为之负责,应该别人来解决,总之和自己没有关系。

三、不愿意客观面对问题,是一种逃避的心理

面对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从而也就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解决。总是在错误的认知里面来回折腾,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四、是一种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心理

既然都是别人的错误,别人的原因,或者就是天意,总是能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合理的找到理由。所以当发生事情的时候,就不用多内疚,不用多惭愧,自己最先原谅自己。而对待别人,就不一样了,因为错都在他们身上。

五、让自己处于一种看起来很弱很无辜的状态,希望别人多同情自己,多关注自己

都是别人或者命运的原因,导致自己今天的不幸福,不走运,那么既然都是你们的错误,自己内心就觉得自己很可怜,就会自怨自艾,而且也希望多获取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

六、为自己的不努力,不成功,为自己现在出现的一切问题找借口

不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现在的自己贫困,导致的的*,导致的自己的失败,导致自己的单身,导致自己的一事无成,都是现实所迫或者别人造成的。

总之,怨气重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当把一切问题甩给别人的时候,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只会怨气越来越重。

放下怨恨,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6

如果一个人死时有怨气的话,那会变成鬼
根据道术而言,鬼据有怨气,不能投胎,故要找替身,而神具有的是灵气,同样也包括怨气,但它是好的,还有阴阳相反,坏人死成好鬼,好人死成坏鬼,所以他才变得孝顺,但是他是戏,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人死后可以变成鬼一直陪在一个人的身边
是可以的
如果有很大的愿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也是没必要的
上面朋友说得对
因为到时您就是阴
而对方是阳了
你的出现
会影响到环境
以及他的身体
再者
如果他有一些您不喜欢的行为
或者做了您不喜欢的事情
我想您应该会更痛苦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7

其实,迷信这东西流传华夏数千年,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怨气很重的非正常死亡,生前居住的地方都会成为“凶宅” 不适宜居住,不适宜转让。
我给楼主的建议,去北京潘家园淘件镇宅物放进去吧。
人死后是不会以灵魂状态还继续生存的,只是存在着一种似有似无的怨气,在头七怨气会很重。每逢祭奠之日,也是不适合妇女,孩子,前去祭奠的。
像楼上所说,人死后会变成CO2,没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7

故事源于生活,却又是生活的升华。当你需要什么图片时照张相片就ok了,那要画家还有什么用,相片来源于真实,而画家画的是多为自个想象的产品,凭空设想、凭想象力作画,相片是真实的,画是虚拟的,两者有截然的关系。
故事被成为艺术品,是以虚构成分来赢取观众、读者的眼球。怨灵,有怨气的精灵,人死后变成鬼是说的人死后的去向,唯物者认为人死后化成灰,烟飞云灭,一切化为乌有;唯心者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或成为仙,是对人死后的一种奇托,也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约束。单凭感官,人有怨气,鬼自然也当有怨气,鬼的怨气从哪来,做人的时候的种种不如意。故事是虚拟的,万不得过于认真,如有什么不如意的、有怨气,找个好朋友说说、一吐为快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8

抑郁症有时并没有任何可察觉的征兆,「微笑抑郁」是现代越来越常见到的案例,他们不一定会将负面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但当一个人独处时,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会将他们淹没。在有轻生想法前,会有长期的抑郁情绪,例如:易怒、对生活失去想望、饮食和睡眠习惯有剧烈改变、专注力和记忆力变差等等,若以上症状持续长达两个礼拜以上,没有适当排解或察觉,再加上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压力,有极大的可能会演变成轻生的结果。很多人会被想死的念头吓到,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会不会没救了?其实,轻生的想法代表痛苦已不堪负荷,强度有轻有重,危险性也各有不同,包括:

1.「我活得很累」

这是第一阶段,个人的痛苦导致身心耗竭,生活成为一种折磨。

2.「我好想死掉」

出现对死的想望是下一阶段,虽然没有主动结束生命的打算,脑中会浮现「希望睡着了就一觉不醒」或「希望明天在路上被车撞死」。

3.「我好想自杀」

自杀意念又分为很多程度,从一个模糊的打算到一种具体的方法,个人的意志也会反复不定,求死意志与对世间的牵挂不断拉扯。有人会开始做一些告别人世的准备,例如探访亲友,交代事务等。此时多半也会开始查询自杀的方法。

4.「想自杀却没勇气」

结束生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胆怯,罪恶感,信仰或牵挂都会让人产生「我想自杀,但我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挫折感。有些人会转而采用残害健康的方式求死,例如有病不治,大量喝酒等。

5.「我打算自杀」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自杀,会开始进行各种规划。他们会准备所需物品,选择不易获救的地点与时间,完成遗愿,写遗书。由于心意已决,心情可能反而变得轻松,有些人还会制造自己已经好转的假象,让周遭的亲友警觉性松懈,来提高自杀的成功率。

附带一提的是,许多人在自杀前会出现「自残」或「自伤」的行为,例如割腕,撞头等。这些行为也是极度通苦的表现,但目的不一定是结束生命,可能是宣泄情绪。然而,曾经自残过的人往后自杀的机率将大为提高。此外,有些自伤行为也是一种沟通手段,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痛苦,或改变对方的想法与作法。

如果身边的亲友向您透露想死的讯息,至少代表您是她信任的对象,要怎么提供实时的协助呢?一个人说出想死的念头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听到的当下切记「三不三要」原则:「不惊慌,不评断,不说教」以及「要倾听,要陪伴,要就医」。亲友的轻生念头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陪伴负面想法的人需要耗费非常大的心力,有时他们说出的话会让您觉得像是情绪勒索,或是对您的关心视如敝屣,不肯接受您的陪伴。所以请您先稳住自己,不要急着「开导」对方,您的焦急会让他更焦虑,更有罪恶感。相反地,仔细聆听他的痛苦,了解他之所以这么绝望的来龙去脉。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承接住他所有的负面情绪并理解他的痛苦,勉强自己时刻守护并陪伴,反而会造成自己的心理压力,使原本的健康的心理也受到影响,完整的医疗系统才是转化那些痛苦最好的方法,您只要负责守门人的角色即可,劝导他接受专业协助,并定时关心他的状况,就是我们所能提供最好的支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