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的故事说的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51

在抗日战争时期, 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 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 他爸爸拿出一封信, 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 海娃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最最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装好信, 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 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海娃灵机一动, 连忙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

一个挂洋刀的鬼子就来到身边问:“小孩, 你的什么的干活?不说实话, 死拉死拉的! ”

“我是放羊的, 我是放羊的”。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

鬼子把羊都扣下来,还*着海娃给他们赶羊。没走多远, 只听“轰”的一声, 走在前面的几个鬼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小孩, 你的前面的开路! ”鬼子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带路。

海娃心里却想, 好哇, 让我带路, 我就把你们都带到八路军那去, 把你们都消灭了! 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 海娃知道, 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 就跑着大声喊:“鬼子来啦! 鬼子来啦! 八路军叔叔, 快打呀! ”

果然, 八路军叔叔开火了。可同时鬼子也向海娃开*了,海娃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 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 吃力地说: “叔叔, 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 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八路军叔叔告诉他, 靠着他送来的鸡毛信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 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海娃的心里呀, 别提有多高兴了……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书”: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  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51

儿童团的团长海娃接受了父亲即民兵中队长拍给他的紧急任务——送鸡毛信。他赶着羊群回村,刚进山谷时,迎面就来了一群日本鬼子兵。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后来,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假装顺从,在夜晚,趁鬼子睡熟的时候,逃离了鬼子的包围。

最后,海娃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52

1、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龙门村,村里有一个名叫海娃的 14 岁男孩。一天,海娃要为村里的大人去三王庄送一封极其重要的鸡毛信,三王庄离龙门村有好几里,途中又有鬼子军队巡查。

2、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聪明机智的海娃轻巧地避过了鬼子们,将信送到了三王庄指挥部,指挥部根据鸡毛信的内容,有力地打击了鬼子军。

3、作者在文中对海娃送信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海娃勇敢和聪明的品质,在鬼子军队即将来到海娃身边的时候,海娃脑子一转,把鸡毛信吊在了羊群的领头羊那条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轻而易举地使鸡毛信躲过了鬼子的搜查。

4、在海娃被鬼子们拉进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趁鬼子们睡熟的时候,海娃小心翼翼,一声不响地跳过鬼子们的包围,离开了屋子,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在自己逃出后又被鬼子们追赶,但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时候,海娃用尽全力向山上放声大喊"鬼子来了!快打呀!"

5、这些动作,这些声音明显地涌现出海娃的一种坚决反抗日本军队,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情感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