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7
倭寇在中国沿海的兴起,主要起因是日本内战中一部分武士(尤其是九州、四国地区的)的领主被兼并,他们自己流离失所,大量沦为海寇,于是成群结队到中国沿海来冒险。要说在日本国内有什么强大势力撑腰,没看到过有何证据。倭寇到极盛时期确实动辄以千万计,攻城略地,但这中间很大程度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其一,所谓成千上万的倭寇中,很大部分是“汉奸”,有和倭寇勾结的中国海盗,有趁火打劫的中国地方豪强势力。这种倭寇实际上是以日本职业军人为骨干,中国匪徒为羽翼的混成部队。在戚继光之前平倭最得力的胡宗宪,主要功劳就是打击这些“中国倭寇”。胡曾经设鸿门宴,捉拿了徐海、陈东、麻叶等几个最大的中国倭寇头子,随即攻陷他们的城堡,很长时间搞得正宗的倭寇失去了内应,进退失据。其二,中*民过于文弱,战斗力低下。有一则令人非常痛心的记载:十几二十个倭寇(日本人)登陆之后四处流窜,绕着南京城外围杀了一圈,所过之处,鸡犬不宁,总计杀伤中*民竟然上千。虽然最后被围歼,但这样的记录真是耻辱。日本倭寇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比正规明军高明得多。名义上是官兵打强盗,实际上却是中国的外行对付日本的职业军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语)。戚继光平倭的方针是用江浙“苦大仇深”的本地人,练出一支几乎是私人所有的精兵,听话而效死力,比正规军指挥得力。在战术上戚继光是个天才,发明了类似近代的小分队协作战法。比如他的“鸳鸯阵”,并不是什么大阵势,而是十来个人一组,前面几人用丈多长的“狼筅”(削尖的大毛竹)扫荡,后面的藤牌手保护,勾镰*和刀手擒拿斩杀。这样的分工协同战术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足以弥补中国方面单兵战斗力的劣势。尤其是在江浙沿海的地形条件下,大多是短兵相接的步战,倭寇的主要武器是比较短的日本刀,戚家军的战术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一抓一个准。十几年中戚、俞(大猷)的军队几乎把沿海倭寇的主力斩杀殆尽,水师方面又攻陷了倭寇的海上巢穴,于是戚继光之后,倭寇遂平。直到朝鲜战争,中日军队才又对阵疆场。 自《倭寇的由来》 倭寇的出现最早见于元代!倭寇的发展也和明代的静海不无关系!有大量的商人以武装的形势进行海上贸易!与官军作对!相当多倭寇的头子是中国海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7
倭寇一般指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沿岸的海上入侵者。倭寇一词所指的,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盗不到总数的30%;而朝鲜正史 ‘世宗实录’(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可见所谓的倭寇,80%以上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鲜人或中国人等冒名或混杂其间作乱。 根据年代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倭寇”及“后期倭寇”。 前期倭寇 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 后期倭寇 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书朝廷请求开海禁,被拒绝后,把基地设在日本的平户藩,以反对明朝海禁*的南方中国人为基础,与日本人、佛朗机人合作进行走私,在后期倭寇中,很为知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8
16世纪的浪人主要来源于,西国的诸侯(大名)龙造寺,大友氏,大内氏,尼子氏的灭亡产生的逃亡者,至于九州松浦氏,势力也就平户一代,这四家,都是领有多国,最差的也有六七十万石,手里随时有支三到五万的军队(军役状)主家被灭不逃亡的武士会被围剿,至于松浦氏,不能于之四家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