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0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53
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慑于民主*的高涨,于1901年(清光绪27年)颁发了兴学堂的诏令。浏阳维新人士以继承谭嗣同烈士的遗志为己任,重兴办新学之风。遵循“宜首先培养师资”的思想,1902年,贝远徵、李闰(谭嗣同夫人)等人创办浏阳官立师范学堂于长沙城内学宫街,故又称浏阳县驻省师范。浏阳驻省师范标志着浏阳师范学校从此延生了。她是湖南省最早成立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成立师范学校之一。
1908年(光绪34年)7月,继浏阳驻省师范开办浏阳师范简易科兼地方自治讲习所于浏阳县城。县知事张致远任正监督、刘安训任劝学总督、孔宪时任堂长。招收学生105人,学制一学期。学生修业期满,学校颁发毕业文凭给学员。毕业文凭上方印有“上谕”,双龙为饰。其办学宗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时期的浏阳师范教育,开始由封建教育转入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教育。 1911年,辛亥*成功,南京*成立。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规程》和《小学校令》,开辟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的新纪元,给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浏阳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12年(*元年),根据湖南省教育总会的决议,开办浏阳县立初等小学教员养成所于浏阳县城,附设一所小学,作为学员实习基地。吴观明任所长,彭义右、张辅明任正副监学。教员养成所为浏阳举办小学培训了当时所急需的教员。推动了浏阳教育事业的发展。
1912年,在劝学所黎星渠、张继资等人的支持下,创办浏阳县女子甲种师范于县城柴家巷迎福寺(今新文路步行街故地),附设小学甲乙两班,由刘淞鞭主持将迎福寺修葺改建为校舍,聘请刘静容为校长,李闰(谭嗣同夫人)为学监,张圣湘为副校长,1913年正式开学。这是浏阳最早的女子学校。
1919年8月,浏阳甲种女子师范学校迁长,并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原附设的小学班仍然保留,称女子学校。
1926年,县教育局*潘介棠恢复县立女子甲种师范,附设女师附小,潘介棠兼任女师校长。
1927年,*浏阳女师党支部成立,李玖铭任*。1927年1月,邵振维被选为*浏阳县委委员,担任县工会女工*、县妇联*、县特别法庭组*员。以后,邵振维被选为浏阳县政务委员会*(代*)。她是浏阳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马日事变”后,她参加浏阳工农义勇队围攻长沙,因受伤未赴平江,留在浏阳转入地下斗争,1928年被捕,英勇就义于浏城状元洲,年仅23岁。
1929年,浏阳公学开办,女师并入浏阳公学,改名为女中部。校址在县城蜈蚣蛉,吴纪猷任校长。这年春,*、杨勇(原名世俊)、喻文彬等考取了浏阳公学。他们在校关心时事,胸怀大志,为中华民族内乱外患而忧虑,立下*的决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投笔从戎,献身无产阶级*,南征北战,都成了中华民族栋梁之材。
1930年浏阳公学停办。1931年,将公学改办为浏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县教育局*彭家友兼校长,校址仍设在蜈蚣岭红十字会院内。设男师和女师两个部,男师部分三册班和新生班。三册班招收原浏阳公学的学生,女生部也招同样的两个班。后因学校备案未得批准,1932年下学期将简易乡村师范改办为浏阳县立中学,邹德彝任校长。
1936年,浏阳县立中学奉命改为职业学校,因条件不够,又恢复为浏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学制四年,仍以邹德彝任校长。
1937年,抗日期间,学校为避战乱,几经迁徙。1938年下学期,迁到浏阳东乡沔江,租赁黄甲山罗家大屋作校舍,继续办学。
1938年11月,邹校长在*的*迫下辞职。*张明达兼任简易乡村师范校长,由教导主任李鸿樾(玉林)负责全校校务。1940年4月正式任命李鸿樾为校长。
1943年上学期学校迁到水佳土塅,男生住在亭子屋,女生住在谭家大屋。1944年上学期,日寇攻陷浏阳城,学校*停课。1945年上学期,学校迁往官渡观音塘复课并招生。下学期迁到三口筱墅垅继续上课。
抗日胜利后,1946年学校改名为浏阳县立简易师范。简称“简师”,学制仍为4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入学,增开了地方自治一科。1946年6月李鸿樾辞去校长职务,李左黄任校长。1947年,学校迁回浏阳城郊佛岭。简师学生组队参加浏阳县中学第五届运动会,男生获篮球冠军;女生获篮、排球冠军。田国英获田径赛个人四项第一。1948年12月,简师与浏中合并。浏中简师部仍办在佛岭。1949年2月*魏逸群兼任浏中校长,李左黄任代校长,主持全校校务。 1949年7月9日,浏阳和平。县*接管了县立中学和简师。简师由城郊佛岭迁到县城文庙与县中合校,称浏阳县中简师部。取消了*的“训导制”和“公民”课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课程,建立了班主任制度,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教育思想。1953年9月,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通知,浏中的简师部并入新办的湘潭师范学校。
1958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省*批准,湘潭专署决定开办浏阳师范,学制三年制,李应凯任校长。选定浏阳县城周家田周家祠堂及其后山为校址,边建校,边招生。并把城东、城北和中心三所小学作浏师附属小学。
1960年,陶宗亘调任浏阳师范学校副校长。这时学校除招中师班外,还办有轮训班(培训在职小学教师)、速师班、初师班以及附属小学。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浏师停办。尚未毕业的中师6—9班学生,转入湘潭师范相应年级继续学习至毕业。
浏师停办时,浏阳县*利用浏师校舍开办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1967年进修学校停办。
1970年,浏阳县*委员会收回被竹器厂占用进修学校的校舍,恢复浏阳县师范学校,叶升任校长。培训浏阳县初中和小学在职教师。从1971年起开始招收国家计划内的一年制和二年制中师生,学生由大队、公社推荐入学。1970年至1976年,正值“文化大*”的中、后期,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一次遭受左路线的破坏。
1976年*“四人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1979年唐顺清任支部*,赵一安任校长。
1980年10月15日,浏阳县*将浏阳县师范学校又改名为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1年,为了调整中师学校布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师资质量,是年3月12日,湖南省*湘潭地区行政公署政发(1981)34号文件通知,浏阳师范学校收归湘潭地区教育局直接管理(但未经省*备案)。当年7月5日,启用“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新印章,赵一安任校长。浏师与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共用校舍,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段时期,浏师肩负双重任务,既按国家计划统招中师班,又根据浏阳县教育局的部署,举办各种类型、不同科目的培训班和中师函授班。中师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二年,学生来自浏阳、醴陵、茶陵、攸县、湘乡、湘潭县、湘潭市和韶山等地。
1981年10月30日湖南省**(复函)湘政办函(1981)337号文件致湘潭地区行政公署的“关于调整湘潭地区中师学校布局的批复”中通知:“增设浏阳师范学校,规模不超过500人,其建校经费由地区统一安排。”
1983年下半年,浏阳县划归长沙市管辖,浏师成为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单位。
1984年起,按湖南省教育厅指示,普通中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改为三年;同时还招收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民办教师入中师学习,学制二年。学生主要来自浏阳、长沙两县。同年4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周忠尚在衡阳召开中师“三定”工作会议上宣布要把浏师建成一所现代化的、第一流的、能够对外开放的中等师范学校。从此,浏阳师范学校走上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轨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2009年与育德会计联合建立会计实训基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53
说到这个学校的历史啊,你可以来我么你这边看看,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