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11
由于通货膨胀日益高企,中国的货币*操作,由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放松转为紧缩。按照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削减可贷资金供给,利率将会上升。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基础(bank based)的融资制度,同时是一个银行市场集中度高的市场。由于大银行倾向于给大企业发放贷款,在货币紧缩时,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弱于大企业,银行会首先压缩小企业贷款。小企业不能从正规银行制度获得贷款时,留下的缺口将由非正规金融提供。但是,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并不必然产生高利贷。
首先,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并没有形成高利贷。在银行小企业贷款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制度并没有向小企业发放高利贷。现有贷款利率虽有所提高,但远没有达到高利贷的水平。有人可能会提出利率管制这一理由。但是,中国的利率管制目前主要针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管制以下限为主。所以,高利贷并非银行贷款造成的。
其次,非正规金融的可贷资金数量相当可观,供给充足。目前的高利贷只限于非正规金融领域。高利贷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仅在于它利息之高,同时在于它数量之大。在这一领域,可贷资金供给数量非常可观。按照中国银监会*刘明康的说法,仅由银行贷款转化而来的高利贷就达3万亿元。由于许多地区几乎家家参与高利贷,来自民间部门的信贷资金供给数目惊人。
因此,高利贷的泛滥,并非主要因为可贷资金供给不足。那么,为什么利率水平会如此之高呢?
最近几年,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涨。特别在此次高利贷泛滥严重的温州地区,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并获得暴利。在房地产市场因为**开始出现疲态后,刚刚享受了住房投资暴利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暴利领域。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大量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受到暴利传统影响,资金的供给者对于借贷利率有很高的预期。因此,民间资金进入高利贷市场时,利率水平一直在高位徘徊。
在金融学中,对资产价格的解释有两派理论,一派是理性的,一派是行为的。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看,资产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的对资产明天价格的平均预期。这就是凯恩斯的选美理论。投资者是如何沟通(communicate),从而形成一致信念,这一点在金融学中还没有很好的理论去解释和描述。不过,房地产行业不久前的暴利收入,一定有利于高利贷发放者的沟通,从而形成关于高的借贷利率
的一致预期。中国的货币紧缩已经进行过多次,为什么以往的紧缩在造成民间金融活跃的同时,没有同时造成高利贷泛滥?其原因就在于此。
经典的金融学理论认为:高风险高回报。目前高利贷现象虽然与高风险有关,但风险只能解释高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首先,许多高利贷实际上是小企业的过桥贷款,放款人往往准确掌握银行即将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具体信息。尽管这对银行不利,但对高利贷而言,确实风险不大。
其次,高利贷往往组成金字塔形式,最终借款人支付的,相当一部分并不是风险补贴,而是中间环节的暴利,最终贷出者获得的利息收入往往并不是很高。举个例子,假定最终借款人A支付给直接贷款人B的利率水平为100%,金字塔中间层的C,D,E分别挣得80%,60%,40%的利率水平,最终资金贷出者E挣得20%。中间环节挣得的80%利差就是暴利。即使最终贷出者的20%完全是风险补贴,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金字塔层级越多,最终贷出者承担的违约风险越大,而更高的利率却由金字塔前部的贷出者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