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石潭记文章结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0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3

1.线索:发现石潭——潭中风物——潭水来源——潭上氛围,即游览的线索.结构:发现小潭(移步换景)→潭中景物(特写镜头)→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2.水清、石奇、树茂、鱼欢、境静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3.“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不仅写了水的特点,而且还写出了石底翻卷出水面的种种形态.文中的“水尤清洌”是通过写潭中的鱼侧面来表现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都是在写水所致,写鱼就是在写水.4.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从西南向东北流的,因为文中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即从潭向西南方向望去,因为溪水是从高往低处流,积水成潭的,所以有上述判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东北方位,依据同样是上面那句原文中的话.5.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41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
  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环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6:16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
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环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