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4
“等闲识得东风面”出自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老百姓从哪里知道春天来了啊?万紫千红的花朵盛开,再明白不过了啊。所以这里的“东风”,实际上就是代表了春天来到。
可是朱熹是大儒啊,而且宋诗的根性就是讲道理,讲哲理,所以这首作品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从第一句就可以看出来,“胜日寻芳泗水滨”,这大好的日子,我去泗水滨寻探春天的踪影。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所以这是一首虚构的哲理诗,与春游有些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借助春色无边来宣讲儒学昌盛的大道理。
“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则暗喻孔子倡导的“仁”。
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是相当乏味,没有意思的。于是朱熹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所以“东风”在这里实际上是暗喻儒学的教化——“等闲识得东风面”,就是要让普罗大众都接受到儒学的教育。
虽然说是暗喻,但是修辞手法总的来说还是归入比喻。
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4
拟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了拟人、夸张、比喻修辞手法。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5
等闲识得东风面
诗人在此诗句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我们知道风是看不到的,但她的面庞是什么样子呢?东风也就是春风,要知道她的样子我们可以从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中去寻找,我想那蓬勃向上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就是她最美的面庞。
——辛丑初秋 安 书于上阳古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5
拟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了拟人、夸张、比喻修辞手法。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6
句子中的“东风”运用的应该是借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暖和的春日。“识得”常常指人的行为,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