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08
姚广孝是一个“怪”人。他的学识构成很“怪”。他本是医家子弟,却没有子承父业。他年少好学,聪敏多思,本应走上科举之路,却在14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他虽然身披僧衣,却毫无禁忌,还向道士学习阴阳术数、天文兵法。总之,姚广孝一路学来,涉猎广泛,最终竟成为一位精通儒释道的杂学家。因为才学非凡,姚广孝很快声名在外。他也热衷于结交文人名士,其中就有宋濂、苏伯衡这样的大儒。
姚广孝的“怪”,还怪在虽然遁入空门,但是他的外貌、言行却不太像一个僧人。
一次,姚广孝游历嵩山寺,遇到一位名叫袁珙的相士。对方看到他后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刘秉忠是忽必烈身边的重臣、元代制度的设计师,也是元大都的规划师。袁珙对姚广孝外貌的这一番评价显然不是什么好话,一般人被这样评价,能稳住情绪就不错了。谁知,姚广孝听后,竟然“大喜”!
还有一次,朱元璋下诏让精通儒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信心满满而去,但很遗憾没被录用。之后他领了朝廷赏赐的僧服打道回府。途经北固山的时候,他赋诗一首:“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听后问他:“这难道是僧人该说的话吗?”姚广孝又是笑而不答。
姚广孝是僧人,但是又不似僧人。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相士对他的判断:虽然袈裟穿了一辈子,实际上他却用平生所学成为了一名缔造王朝的*家。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挑选了一批高僧陪侍诸王。姚广孝借由这次机会结识了燕王朱棣。两人交谈甚欢,十分投合,燕王便奏请朱元璋让姚广孝跟随自己。此后十多年,姚广孝以庆寿寺住持的身份频繁出入燕王府。他的行踪十分隐秘,和朱棣谈话时也常常会支开旁人。建文帝继位后,朱棣有心起兵却害怕民心不向着自己。姚广孝却说:“我只知道天道如此,何必去理会民心呢?”正是有了姚广孝的全力支持,朱棣才下定决心,准备起兵。
随后,朱棣暗中挑选将校,聚集军队,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燕王宫邸是以前元朝的王宫,宫内原本就十分深邃。姚广孝又修建了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并饲养鹅、鸭来掩盖声音。
一切准备就绪。1399年,朱棣誓师起兵。可就在誓师大会上,一场风雨突然袭来,屋顶上的瓦片纷纷坠地。朱棣大惊失色,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姚广孝却认为这恰恰是“祥兆”,他这样解读道:“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江山要易主了。”一番话不仅让朱棣心下安定,军中士气也因之高涨。
尽管姚广孝是朱棣身边的一号谋臣,但他却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在后方坐镇。这期间,他一方面辅佐世子,大败趁虚而入的敌军;另一方面,他还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为朱棣出谋划策,指挥着燕军的进退攻防。
起初战事十分顺利,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围攻济南受挫。不仅三个月未能攻克,朱棣本人还中了对方的诈降之计,差点被俘。姚广孝听到战报立刻去信说:“我军已经疲惫了,请班师回来吧!”朱棣因而撤军返回。休整之后大军再次出征,可依然出师不利,尤其东昌之战,燕军损失惨重,朱棣多次濒临险境。战败之后,朱棣想让兵马好好休整一下,但是姚广孝却强烈支持他再次进攻,并建议朱棣轻骑挺进,不要顾及一城一邑,径取南京。而朱棣最后的胜利证明了姚广孝的决策确实高明。
回顾靖难之役,很多人都会感叹朱棣以藩王之力实现逆风翻盘,在历史上实在少见。而盘活这棋局的,正是那位稳坐中军帐的僧人姚广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09
姚广孝他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当和尚是高僧,当幕僚定江山,难能可贵的是又能在最高峰时选择激流勇退,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造就了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明成祖。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
姚广孝其人
姚广孝小时候就非常聪明,从小熟读儒学经典,擅长琴棋书画,但是他非常讨厌按部就班的生活,想要闯出一番天地,14岁的时候,对佛学产生兴趣,17岁出家,法号道衍。此后,一直在寺庙中修行,但是他的心境却不像佛法一样宁静,渴望能够史书留名,终于被他逮到了机会,一次,朱棣在寺庙中烧香的时候,他对朱棣说“贫僧倘若能在殿下手下效命,将来一定能为您换一顶白帽子。”
朱棣现在是藩王,若是来了白帽子,王上加白就是皇,如此说法,让朱棣对姚广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二人开始长谈,朱棣发现,姚广孝博古通今才冠天下,遂引为座上宾。姚广孝经常趁着夜深人静溜进王府,为朱棣出谋划策,成为燕王身边最重要的亲信。
姚广孝还建议燕王避开大城市,从小路迂回前往南京,进行“斩首行动”。南京被攻陷后朱棣不费吹灰之力披上龙袍,江山易主。可以说姚广孝为朱棣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倘若朱棣的身边没有姚广孝,靖难的过程必然举步维艰。
姚广孝有多厉害?
此人主持过《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主要著作有《逃虚集》、《逃虚子诗集》、《逃虚类稿》等。《道余录》、《佛法不可灭论》及《诸上善人咏》各一卷。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广孝以荐入选,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
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
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即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可见,他是个颇有才智,特立独行之人,智谋上应该和刘伯温并行。
为什么说姚广孝是妖僧?
姚广孝之所以说他是妖僧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出家人但是却没有做到一个出家人该做的事情,早期他和朱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当中可以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劝朱棣造反了,所以才会有人称姚广孝为“妖僧”。
一、面向凶残的和尚
不过既然形容他为妖僧的话那么就介绍一下在坏的这一方面。第一次记载姚广孝的时候是马皇后去世的时候,当时朱元璋号召天下的和尚去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之前还有一个传说曾经有人给姚广孝看过相,结果看相的人却说这个和尚长得一副吊睛白额虎样子肯定不会安分下来。
三、天道大于*
再后来也的确可以证明姚广孝并没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研究*上至少他还帮朱棣打下了天下,朱棣一开始造反的时候还比较犹豫认为天底下的民心都在他侄子那里自己不可能成功,但是姚广孝却说天道让您这样做的民心已经不重要了,这无论放在哪里都是蛊惑别人造反的语言。
三、不毒不秃
姚广孝在帮助朱棣成功谋反之后并没有接受封赏,他只接受了一个六品小官然后就在自己的寺院当中打算度过后半辈子,后来在朱棣的强烈要求下姚广孝才重新踏入了庙堂,姚广孝在朝廷当中的威望十分的高,所以明朝废除了宰相姚广孝还有宰相之称,不过他在民间的名声并不太好,姚广孝衣锦还乡的时候想见自己的姐姐都被赶了出来。
结语
姚广孝虽然是一个僧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家、诗人,他在与文人相交之时,留下许多诗作,让后世人得以从中解读他的内心想法,解读他当时的心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09
姚广孝是明史中令无数人追忆的一道伟岸身影,明朝第一奇人。他是儒释道三教皆修的得道高僧,也是创建永乐朝的第一功臣,亦是《永乐大典》的编修巨匠。他向往着青灯黄卷的隐者之乐,却又难以割舍出将入相的功名之心。
01 青灯黄卷的逃禅之士公元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浙江苏州。其祖、父两代均于乡里业医,但他未承父业,而是出家为僧(一说他14岁出家,一说他18岁出家),法名道衍。
公元1351年元末农民大首发于山东颍州,随之各地义师纷起。至1353年,张士诚起兵泰州,逐渐发展至江浙,1363年,控制苏州,此后统治这一带达11年之久。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姚广孝,曾经是乱世逃禅之人。
姚广孝出家后不仅学佛,而且读书工诗,钻研阴阳术数之学,并研治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博通佛、道、儒诸家之学。了解他的友人都知其“有当世才,虽自匿,欲有所用之。”
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的好友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号称四杰,比之于唐代诗人王杨卢骆。其中徐贲家居望斋门外,故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但当他们劝姚广孝弃佛归儒时,被他无言长笑拒绝了。
姚广孝并非“阳释阴儒"。大约在1363年左右,他从遇庵和尚于径山习禅,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开始了佛儒二家的对比与选择,在学佛访友,诗文酬和中,他逐渐成熟了自己的*抱负。博学多知的姚广孝,并未染上迂阔的生气,一个出色的*家的气质,在他身上已清楚地表现出来。
他曾写诗道:
“岸帻风流闪电眸,相形何似相心优?凌烟阁上丹青里,未必人人尽虎头。”
他渴望走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的立功之路。
1371年,朱元璋诏取高僧,姚广孝因一场大病失击应诏机会。当他大病初愈起身试步与友人同到檐下小憩时,一只五色雀飞鸣于庭院,引起众人注意。他在当即所赋诗中,用“野田饱粟纵高飞,他年伫看栖琼树"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鸿图大志。
1375年姚广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师天界寺。这一次他虽未得官,而于次年春“赐还吴门”,但这次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官宦、高僧,并增添了成就事业的雄心。次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辟一小室日“莲花室”,从此他在海云院禅居四年之久,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
1380年,他再次出游,并于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这时47岁的姚广孝已经倚杖而行了。正当他感到“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时,因宗泐的推荐,于1382年再次被选为高僧赴京,这才成其毕生事业的开端。
姚广孝这个兼通佛、道、儒的怪杰,在明初特定历史条件下,终于得到发挥其才能的机会。
02 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一生中最突出的*活动,是策划发动“靖难”之役,其活动贯穿了战争的全部过程。《明史》说他“首赞密谋,发机决策……*以为第一”。
姚广孝入燕后,成为朱棣夺位的主要谋臣。在燕王朱棣“靖难”起兵的关键时刻,姚广孝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明人盛传当时姚广孝曾以对联、占卜等方式促使燕王起兵。为增强燕王朱棣起兵决心,姚广孝还曾推荐著名相士袁珙,相称燕王为“异日太平天子”。
在“靖难之役”中,姚广孝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极力敦促朱棣巩固北边重地而建立一个夺取胜利的坚实后方根据地。他随朱棣到北平后居于与燕府相近的庆寿寺,常居燕府中,而且行迹保密,与朱棣商量政事是常常屏退他人。朱棣听广孝言,于1390年远征北元而威名大振。朱棣独当北边重任,战功卓势,武功既可上慰君父,又足慑诸王。
其二、帮助朱棣集结起兵“靖难”的军事力量,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朱棣决策起兵之前,将招兵买马的重任交给姚广孝,命他暗地里遴选将校,招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
其三,在“靖难之变”中,姚广孝运筹帷幄,决策进退,对朱棣的最后取胜起了关键性作用。
朱棣的后方基地是北平,而进攻目标却是京都南京。因此,朱棣带兵转战中原之时委托他守北平。他在北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1400年4月朱棣率兵围攻济南,三月不克,他即发书说:“师老矣,请班师。”于是朱棣带兵回北平休整,与他再策划进兵之计。
又如,双方激战3年之后,燕军虽所占之地不多,但南京却是必占之地。他认为作战双方是太祖子孙叔侄,战争是争夺皇位,其结果与人民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时“四方人心多所观望,惟视金陵成败为向背耳。”因此一旦攻下南京便大功告成。
他与朱棣制定进攻策略:在进攻南京途中“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燕军大举南进,“连败敌诸将于把河、巫壁,渡江入京师。”
南京被燕军攻破后,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即位为明成祖。
综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朱棣之所以胜利,固然与他的卓越才能有关,但姚广孝以其高超的谋略、出众的才华辅佐也起了关键作用,连朱棣也赞叹广孝说:
03 功成身不退,编撰《永乐大典》与《明太祖实录》“朕若非少师默运神算,何得天下大统?”
对于姚广孝晚年,大多认为他功成身退了。其实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1404年,姚广孝就再度受太子少师之职,成为当时文臣最高品秩。
不过,长年出家为僧,对姚广孝不无影响。他在出仕与退隐问题上确曾有过矛盾心理。
他在《题江行风浪图》一诗中,借长江风疾浪高船行艰险,比喻人世。“世人知险是风波,那识人心险更多”。他对于人心难测一笑杀人顷刻间的官场争斗感到厌倦,认为“贫贱安居良不恶,名利奔驰有何乐?”。他用“老年无事不江行”的诗句,表达自己退隐之心。他把千秋功业,视如黄梁梦断,想往着归依青灯黄卷的生活。
此时的姚广孝,将自己比作“既倦终宵巡瓮下”的老病之猫,并为“谁念前功能保爱”而深感不安。洪武功臣的悲惨下场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何况此时他已不再是满怀抱负步入禅门的青年,而是已近暮年的老人。
但在姚广孝思想中,也有“料得人生皆有命,休言名利不如闲”的一面。当他以功臣身份与皇帝同在京师正月十五观灯时,事业成功的喜悦,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又使他踌躇满志。
暮年的姚广孝毕竟受官。他虽未任七卿要职,然而所任的太子少师却是实职,与后来此职不同。永乐二年六月,在受官太子少师后两个月,姚广孝又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
这次还乡的兴奋中,也伴随着怅然之感:他的父母均已去世,他将父母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
但他并未退隐,回京后畜养一只雄鸡,每晨闻鸡而起,壮心未已地度过了一生最后十数个年头。他因忙于清理教务,常负友人之邀,他又辅导太子居守京师,并为太孙讲读华盖殿。
而他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则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原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解缙并未理解皇帝指令编修这部巨帙的宗旨。朱棣又复命姚广孝等重修。博通内外典籍的姚广孝表现得十分胜任。
3年后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二万多卷巨帙的类书,在姚广孝主持下完成,定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77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从此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三修本。
这是一次真正重修,所用时间和全书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前二次修纂。但是当永乐十六年五月书成,朱棣设宴赏赐有关人员时,为此耗尽余生的姚广孝却已在两月前与世长辞了。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于永乐十六年三月,从南京来到北京,病故于庆寿寺,临终无一语及私。在他病中,朱棣曾多次看望,死后的葬仪也极特殊而隆重。史书中多记“以僧礼葬”,实际除墓葬依僧制外,一切哀仪均依王公大臣例,而且有过之。
姚广孝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兼通佛道儒的*家、思想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抓住历史机遇,以他卓越的才能及其顺乎潮流的*主张,辅佐朱棣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对明代历史向前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10
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一定听过这么一句话:乱世和尚关门避世,道士下山救世。比如历史上曾经创造大功业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都有修道背景。和尚一般是太平时期*,一旦遭遇*就关起门来念经度日,即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种和尚参与乱世安定的事件,但是只是匹夫之勇,对于历史格局的影响微乎其微。
直到明朝一个和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民间对于和尚的态度,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明朝第一谋士的——姚广孝。
姚广孝究竟有多牛呢,故人有:立功、立言、立德来评估一个人的成就。姚广孝战功太牛,我们先看他的立言。顾炎武评价他:“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姚少师(姚广孝的敬称)的才能比王阳明还牛,王阳明有多牛就不用小编赘述了吧,被尊为中国三大圣人之一(上两位是孔子和朱熹,孟子只是亚圣)其学说至今还影响亚太文化。之所以姚的学说没有王阳明那么强盛,顾炎武说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影响。
笔者却觉得时代环境不是根本问题,根本原因,小编认为是姚广孝的学说是真正的屠龙术,统治者不能让它传播。这就要说到姚广孝的立功,众所周知,姚广孝帮助明成祖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夺得皇位,开创永乐盛世。当时成祖起事,还担心地问周边的人:民心在彼,奈何?姚广孝直接回复: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于是,朱棣就发兵,而事情的结局真的和这个和尚规划的一样,在*和兵力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定鼎大统。并且同样是主流观念中的“得位不正”,相比李世民杀兄带来的不良示范遗祸整个朝代,朱棣的后代可是得享200年太平,很少内外纷争,这离不开姚广孝对整个王朝的顶层设计,明末哲学家李贽评价:“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要知道燕王朱棣发兵的时候何止是不得民心,连兵力也是少得可怜,在朱元璋分封的各路王爷中,虽然能打,但是防的也严,不只是皇帝直接的制约,老朱还给这个不安分的儿子安排了其他兄弟环伺在侧,何况天下久乱初定,各方利益刚刚分配平衡,没人愿意跟他做杀头的事儿,明朝可是敢诛十族的王朝,造反的代价太大了。
姚广孝除了给了朱棣一个造反版本的“隆中对”,还给朱棣说了下具体的操作套路:一个字快。一直在北方和游牧民族交战的朱棣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率先在各路诸侯中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阵营,朱棣本人就是个文武双全的骑手,骑兵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基本可以等同于今天的远程巡航导弹,真正将兵贵神速的作战理念用到极致的兵种,除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大汉有过可能组建骑兵,其他朝代基本都因为国力的原因,无法组建。所以当时才有汉武帝与汗血宝马的故事,霍去病能够列封冠军侯,凭的也是快速反应的骑兵。
朱棣这支全国独一无二的骑兵,规模不大,但是被姚广孝用到了极致,姚广孝虽然因为留守北京,没有直接亲临征讨,但是朱棣的行动完全按照他的规划再进行,首先制造*以清君侧的名义,瓦解朱允炆的抵抗之心,以亲情麻痹各路大臣,然后兵兵南京,在朝廷各路大臣进退犹豫的时候,朱棣突发骑兵,从侧翼出击,直捣黄龙,短时间内完成了权利抢夺,这时候朝廷百万大军可能还正在列队准备粮草呢。
好比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创始人得国不正,往往给后代很大的隐患,如果国君强势,隐患到不明显,一旦国君昏聩,隐患就暴露,唐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李世民杀兄得位,给子弟树立坏的榜样,所以只要沾亲带故的皇族都想当皇帝,就一直闹腾。
明朝没有这样,因为姚广孝设计的一整套行政体系和权力制约机制,加上屯兵和税负制度的制衡,保证了明王朝两百余年,虽经弱住,但是集权不削弱的成果。
那么姚广孝的学说究竟是那一派呢,一个和尚为什么可以开创如此功业,正本溯源会发现,姚广孝早年曾学习过阴阳家的学说,这个曾经辉煌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学说流派,往大了说是经纬天地,小了说就是医卜星象,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流派消亡,只留下教育人们乖乖听话的“儒教”。消亡的核心原因,也是因为阴阳家掌握了天道,也就是前文说的——屠龙术,大一统的政权在盛世必须打压,但是在乱世却是主流。顺便提一句,诸葛亮也属于这一流派。
有了阴阳家的学历只能帮姚广孝立功,让其在历史上超越一众名将,比肩圣人的成就厉不厉开他的另一个身份——禅宗大德。了解佛教历史应该知道,禅宗到了宋朝就消亡了,南怀瑾等近代大师想要振兴禅宗只是水中捞月、缘木求鱼,真正的禅宗是懂得天机的人,超越伦理和逻辑,在更高维度洞察世界。他们真正做到了“道者反之动”,完全违反鸡汤成功学的教导,大破大立,不问民心也不问世间形势,只看天机,并创造形势。
因为这种知识是超越大众的,是窥见事物运转规律的天机,所以不能广泛传播。但是它却影响和指导着历史的实际进程,现在的人给姚广孝打上黑袍宰相的标签,妖魔化其计谋算计之道,实属误极、谬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10
僧人吃斋念佛,常怀仁慈之心,大部分选择长伴古灯而普渡众生,“黑袍妖僧”姚广孝显然是个例外,作为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僧人,他出名的地方不在于广施佛缘、诵读佛经,而是思虑山河社稷、钻研佛法道学,成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关键性人物。
公元134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彼时21岁的他尚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同一年,仍是少年的姚广孝出家成为一名僧人,彼时他也不知道自己竟会与老朱家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成为开辟另一个新时代的关键棋子。
少年出家当和尚,心系尘世仍不甘
14岁那年,出生于医药世家的姚广孝剃度为僧,可他跟普通吃斋念佛的僧人却并不一样,这些僧人心中静如止水,与凡尘俗世早已切断了来往,而姚广孝恰恰相反,虽然人在寺院之中,心中却怀着天下社稷,他渴望成就大事,成为时代浪潮中的主人,肆意挥洒自己的才能与野心,不甘心只在这一方古寺中度过余生。
可单单只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必然不够,与之匹配的才能策略才是重中之重,为此,姚广孝专门拜见道士席应真作为自己的老师,此人专修阴阳术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姚广孝潜心钻研道法和风水学,在学有所成后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甚至被当时的人们看作和诸葛亮齐名的才能之人,成为了著名的阴谋策略家。他深谙人性的特点,明白如何使用手段去争夺权势。
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即便再有才能而身处和平年间又到哪里去施展呢?而当时的时代背景则为姚广孝施展抱负提供了阶梯,正值元朝末年,封建的统治阶级早已腐朽不堪,各地军队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兴起,只差一个合适的机会,看到眼前的态势,姚广孝清醒异常,他一直蛰伏着,在暗处默默的等待。
期待伯乐终相见,施展抱负正当时
终于,那个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燕王朱棣。公元1380年,跟随朱元璋奔波一生的马皇后去世了,为了安葬马皇后,各路藩王纷纷回到京师奔丧,朱元璋下令选择各路高僧侍奉各个藩王诵经祈福,姚广孝知道,机会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经介绍后,当年23岁的朱棣遇到了48岁的姚广孝。
燕王常被人称赞智勇有大略,由于身上背负着镇守边疆的责任,朱棣在军队中负有盛名,另外,他对皇位也早就起了觊觎之心,想要谋得贤良臣子帮自己出谋划策。
就这样,两人一个正渴求良臣,一个正寻找伯乐,相遇后姚广孝告诉朱棣说愿誓死跟随他,甚至含蓄地告诉他可以帮助燕王谋得帝位,朱棣听到此番言论立刻斥责了姚广孝,不过还是将他带离了都城,回到了北平。
姚广孝心里早就清楚朱棣是有谋反之心的,虽然回到北平之后朱棣只是安排他做了一个寺庙小小的主持,但姚广孝渴望施展自己雄韬武略的内心早已按捺不住了,他已经等不及让整个世界在自己的手掌下翻云覆雨。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老,继位之人仍是待定,于是姚广孝日复一日的劝说朱棣造反。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的侄子朱允炆登上帝位,史称明惠宗。
在新帝继位之前,朱元璋早就预料到各个藩王手握兵权注定会给明朝带来灭顶之灾,朱允炆登基之后为了消除这种隐患,相继废除了五位藩王,而后派遣军队驻扎北平,削弱燕王朱棣实力的信号早已凸显。眼看着双方矛盾激化,在姚广孝一再的劝说下,朱棣最终不再忍耐,在北平誓师,以“奉祖训、清君侧”为名发动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在正式起兵那天,天象忽然风雨大作,连屋顶上的瓦片都被掀了起来砸得粉碎,古代人十分迷信天象之说,瓦碎更是不祥之兆,朱棣心中十分惊慌,这时姚广孝再次站了出来,他说:“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这实在是大吉之兆,燕王此次必定成功”。
这一次,已经65岁的姚广孝终于站在了浪潮的顶峰上,当时朱棣起兵三年,虽在姚广孝的建议下建立了坚实的后方根据地,做好了各方战略准备,但明朝的大部分疆土仍处在朱允炆手中,长此以往的消耗下去燕王必败,姚广孝此时拿出了一个新的战略,他劝说朱棣与其四处征战攻击那些防御力量坚固的城池,不如率领一干轻便的军队绕过他们直取京师。
终于,在姚广孝68岁那年,他实现了当年给朱棣的承诺,成功帮他登上了皇帝之位,可即便居功甚伟,在朱棣登基之后,他也一直生活在寺庙之中,74岁那年,姚广孝病逝,为他的传奇人生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