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语文课文作者及作品归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09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41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获得教养的途径》

《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

写作特点:1、语言精炼2、抒情浓郁3、整散结合

《无韵之离*—太史公笔法小议》

主题:揭示“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的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太史公自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理想。

写作特点:“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评论手法。

《爱因斯坦与艺术》

主题:探究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从而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阐述了造就一位独步天下、雄视古今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的观点。

写作特点:旁征博引,融叙述议论为一体

《说数》

主题:按照人类认识数的历史进程形象地说明了数学世界由创立到壮大的过程。

写作特点:大量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

《想北平》 老舍

主题:这是一篇怀乡之作,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

写作特点: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主题:作者回顾了自己与蔡元培先生的几件往事,用心体悟了蔡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风范(兼容并包、春风化雨),塑造了一个亲切、自然而又伟大的教育家的形象。

写作特点:叙议结合、以小见大

《诸子喻山水》

《论语·子罕》: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

《韩非子·大体》: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管子·形势解》:治国、治学上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士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论语·雍也》: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任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论语·子罕》: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仿滔滔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德修业。

《孟子·离娄下》: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孟子·尽心上》: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老子》八:“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甘于众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待人和善仁慈,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老子》六十六:主张“谦下不争”,包容和善处万物之下。

《老子》七十八:主张为政“贵柔”

《孙子·虚实篇》: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写作特点:设喻说理

《秋水》 庄子

主题:大和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受环境制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写作特点:1、形象化的说理 :人物刻画中说理;景色描写中寓理;巧用比喻说理2、气势充沛:来自于文章本身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来自于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如排比、连续反问等。

《前赤壁赋》 苏轼

主题:文章以“乐—悲—乐”为感情线索,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

写作特点: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景理交融。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主题:借游记写感想、发议论,说明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而不要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写作特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宋词四首》

《雨霖铃》:作者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汴京与伊人惜别的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场面。

《踏莎行·郴州旅舍》:作者被贬郴州时在旅店所作,表达了作者流徙偏远之地后孤独、苦闷的心情。

《苏幕遮》:周邦彦初到汴京为学太学时所作,词人借对家乡荷花的生动描述寄托思乡之情。

《声声慢》:词中通过描写秋天景色的感受,抒发了作者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哀愁。

写作特点:借助意象传情达意

《窦娥冤》 关汉卿 元

主题:窦娥蒙受不白之冤被押赴刑场无辜被害的悲惨遭遇。

写作特点: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

《散曲二首》

《远浦帆归》:描摹江南渔村远离喧嚣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的图景。

写作特点:善于创设意境,引发读者想象

《潼关怀古》:以潼关作历史的见证,揭示封建历朝统治者因为彼此之间利益争夺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写作特点:写景、怀古、议论,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长亭送别》

主题:崔莺莺及家人送张生赴京应科举的情景,刻画了崔难舍难离的痛苦,对爱情的忧虑,表现了崔、张二人的真挚爱情,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雨巷》 戴望舒

主题:一般认为是描写孤独、忧郁的年轻男子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得不到的苦闷惆怅,具有凄婉和忧郁之美;也有人认为,诗作中的“丁香姑娘”是作者的镜像,表达了小知识分子青春期的孤独忧郁、多愁善感和顾影自怜的特质。

写作特点:运用了象征手法,用看似浅显的形象描绘或意象组合含蓄地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富于音乐性是它的另一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章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主题:作者描绘荷塘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摆脱内心烦躁,获得暂时安宁的愉悦;表达了于不平静中寻求片刻宁静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写作特点: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巧用叠词以形成音韵美。

《宽容》

主题:对于新思想、新观念,应该采取宽容与平和的态度,容许其发展,只有这样,真理才能顺利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不管以何种面目出现的*主义、愚民*,势必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坚决反对。

写作特点:采用寓言式形象说理。

《〈激流〉总序》 巴金

主题:生活就是“激流”,只有敢于征服、无所畏惧的人才能在不停歇的探寻和行进中求获生活的真理。

写作特点:借助具体物象表情达意、寄托追求。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奥地利

主题:赞颂托尔斯泰朴素中蕴含绚烂、平淡中蕴含醇厚的人格境界。

写作特点:四次描写、着墨不多,层层拓展、步步深入,寓情于景,对比手法。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

主题:赞颂人类身处困境、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高贵品质。表现了一种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败;绝不向厄运屈服的“硬汉”精神。

写作特点: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

主题:希望天才的培育者——民众恪尽职守,艰苦卓绝的做好培育爱护天才的工作。

写作特点:层层深入的反面论证。

《简笔和繁笔》

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简笔和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但还是以提倡简练为文为要。

写作特点:大量运用例证法,分析典型论据论证观点;运用引证法;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采薇》

主题:描述一位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感所思,既传达了戍边士兵的征战之苦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也表现了他为国出征、赴死疆场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突出了主题;以景写情。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晋

主题:这篇述志的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写作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字斟句酌,精心选择双声叠韵词,使音节铿锵、和谐悦耳。

《陈情表》 李密 晋

主题: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

写作特点:逻辑严密。进退有据;融情于事,寓理于情;语言精美,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脍炙人口。

《诗词三首》

《月夜》

主题:身陷囹圄,望月思家,家园亲情。

写作特点:别具匠心地从想象对方得心情入笔,词旨婉切,章法紧密。

《夜雨寄北》

主题:远在客地,思念其妻。

写作特点:打破近体诗“避免字面重复”之忌,作者刻意重复“巴山夜雨”这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崤之战》

《鸿门宴》 司马迁 汉

《苏武传》 班固 汉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宋

1、《故都的秋》 郁达夫

2、《晨昏诺日朗》

3、《守财奴》 巴尔扎克

4、关汉卿(节选)

5、《别了,哥哥》

6、《拿来主义》 鲁迅

7、《胡同文化》 汪曾祺

8、《南州六月荔枝丹》

9、《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10、《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11、《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12、《过秦论》 贾谊

13、《师说》 韩愈

14、《石钟山记》 苏轼

《项链》莫泊桑 法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小溪*》肖复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哦,香雪》铁凝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奥地利

《阿房宫赋》杜牧 唐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宋

《项脊轩志》归有光 明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八声甘州》柳永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登快阁》黄庭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律诗三首

《终南山》王维

《登楼》杜甫

《书愤》陆游

绝句三首

《塞下曲》卢纶

《从军行》王昌龄

《过华清宫》杜牧

全诗在轻松地氛围中显示严肃的主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42

我不是上海的所以帮不了你
但是还是来凑个热闹 这种东西不会有人总结的吧 或者说你可以去问一下老师

嘻嘻 飘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42

1、语言精炼2、抒情浓郁3、整散结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