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调整了几次存款准备金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0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4 08:42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9%
中国人民银行3日宣布,自2006年11月1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这样,今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已累计上调三次,共上调1.5个百分点,达到9%的水平。这也是自1998年3月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达到的最高水平。

有关存款准备金制度在金融*中的影响与作用,近来已成为业界关注的议题。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将其有关存款和负债按照一定比例交存到*银行的部分。

存款准备金最初渊源于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进行支付,之后逐渐具备清算资金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货币*工具。近二十多年来,在部分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的现象;但是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制度,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金融*与金融稳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趋势如何,值得探讨。

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在货币**中作用的变化

(一)存款准备金由货币**工具转变为*基础。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工具存在局限性:一是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机构经营震动较大,准备金率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超额准备金在金融机构间分配不平衡时,这种震动会更大。二是较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渠道运用资金的比例。并且,如果法定准备金调整频繁,银行会倾向保持较高超额准备金,进一步降低可用资金比例。三是由于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准备金作为一种税收,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及市场融资同行为逃避金融监管的现象,甚至形成脱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银行陆续将利率指标确定为货币**的中介目标,*银行通过货币*操作*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等机制影响金融市场各种利率变化,从而对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随着货币**趋向以价格*为主,强调预调和微调的精细化操作,单纯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货币**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少,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变化,更多是从配合其它金融制度实施和其它货币*工具运用的角度出发,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

采取利率*的国家*银行多是将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其货币*操作是确定和维护基准利率目标水平。为此*银行必须对银行准备金供给及短期同业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对银行准备金的需求及同业资金有合理的预见性,然后才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流动性和市场利率。保持稳定和可预计的法定准备金有利于保证公开市场操作顺利进行和避免货币市场急剧波动,使商业银行对*银行资金需求存在结构性缺口,以增强*银行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规定适度的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用于满足准备金要求和支付双重需要,一般只有将准备金要求保持在足够水平上,使法定准备金要求超过清算准备金要求,才会形成可预测的流动性缺口。否则,如果清算需求经常超过准备金要求,准备金需求将会变动不定,增加预测准备金需求的难度和*实施的复杂性。

(二)准备金存款利率变化及影响。存款准备金是法律强制商业银行存在*银行的资产,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范围、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以及是否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一些国家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另有许多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对准备金存款不付利息会产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金的机会成本,银行大都以高息贷款或低息存款转嫁给了顾客,会促使资金融出融入者尽力避开银行体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避开准备金要求,这将不利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也不利于数量型货币**效率。长期以来,一些国家的*银行包括美联储都在考虑对法定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但是由于涉及部门多,至今尚无进展。

绝大多数国家对超额准备金存款不支付利息,否则商业银行可能会主动在*银行存有超额准备金,使基础货币供求变得难以预测,不利于*银行准确地*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在对超额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的国家,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将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交易,增强金融机构对货币*操作的敏感性。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和创新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20多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1998年前,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需要在人民银行开立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清算。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将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至6%,2003和2004年,为对冲外汇占款,适度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达到7.5%。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一切吸收公众存款或负债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委托代理或投资的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加快,对哪些创新产品适用准备金要求关系到货币**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目前在改进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压力的背景下,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代理理财业务。但是从存款准备金管理来看,不能因为商业银行有关负债业务在名称上没有存款二字就不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的债券或其他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产品应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恰当地把握存款准备金适用范围,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的形势下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货币*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规范地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对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都支付利息,但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趋于下降。如前所述,对超额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超额准备金存款调整吸收过多流动性,不利于*银行预测货币市场流动性。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可以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整利率货币市场交易融通流动性余缺,增强对货币*操作的敏感性。

2004年,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越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综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有关思想,体现了我国关于货币*和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从历史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创建目的之一是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最早用于保障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为货币*工具。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存款保险制度根据金融机构评级收取差别保费的作法,都有约束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用,促使金融机构本着质量、效益、市场的原则进行经营,有利于形成金融运行和货币**的市场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4 10:00

2012年只调过2次。
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公布次日指数
调前 调后 幅度 调前 调后 幅度 上证 深证

2012年05月12日2012年05月18日20.50%20.00%-0.50%17.00%16.50%-0.50%-0.59%-1.16%

2012年02月18日2012年02月24日21.00%20.50%-0.50%17.50%17.00%-0.50%0.27%0.01%
2011年11月30日2011年12月05日21.50%21.00%-0.50%18.00%17.50%-0.50%2.29%2.32%
2011年06月14日2011年06月20日21.00%21.50%0.50%17.50%18.00%0.50%-0.90%-0.99%
2011年05月12日2011年05月18日20.50%21.00%0.50%17.00%17.50%0.50%0.95%0.70%
2011年04月17日2011年04月21日20.00%20.50%0.50%16.50%17.00%0.50%0.22%0.27%
2011年03月18日2011年03月25日19.50%20.00%0.50%16.00%16.50%0.50%0.08%-0.62%
希望采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