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2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43

人们常常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心理、社会方面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提出了健康的标准。换言之,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几方面的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另外,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显然,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中所说的正常和异常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在量的方面的差别,因此没有一个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标准。另外,心理健康的相对性还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

由于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在心理学中,经常以平均状况或理想状况来说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平均状况指一般人只要处于常态分布领域,与大部分人的情形相似,就认为其心理状况是正常的、健康的。理想状况指心理健康是人们意识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况,即一个人希望达到的那种状况。倘若达到了,便是正常的、健康的;倘若达不到,便是有障碍的。

由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类事件或活动主要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01

首先就是心里没有任何的疾病,心态也比较好,同时也比较乐观,比较积极向上,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是有目标的,也需要完成相应的心理检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6:36

心理健康的概念为无心理疾病,没有遭受焦虑、抑郁、强迫等疾病症状的困扰;是否适应周围环境是心理健康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比如工作、生活、学习、社交适应良好,表现出比较好的功能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8:27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为无心理疾病,没有遭受焦虑、抑郁、强迫等疾病症状的困扰,大脑比较清醒、客观理智,可以调节情绪状态。
是否适应周围环境是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比如工作、生活、学习、社交适应良好,表现出比较好的功能水平。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为身心健康,包括情绪、身体状态都能达到非常和谐、平衡的一个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0:35

心理健康的概念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三观非常的正,而且也是没有太多的想法,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心才是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