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分别为屈原、杜甫、辛弃疾、司马迁写段话。高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3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43

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理想。他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
日或距这一天很近。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
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屈原的作品有《离*》、《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
、《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天问》是古

今罕见的奇特诗篇,《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与楚国最高统治集团的冲突,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襄王畏怯妥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反而因为他坚持己见而加以惩罚。在内政方面,屈原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他向慕儒家传说中的圣君贤臣,对*抱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同时他又蔑视那些贪鄙的贵族,主张改革内政,这当然也会使许多人与他为敌。此外,屈原的性格,也是造成他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应该说屈原的性格,以及他在*上的理想主义态度,同实际的*环境本来是难以协调的,何况当时楚国又正呈现衰乱的状态。在历史上,像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不断地造*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杜甫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杜甫的诗不像李白那样豪气壮云,可能跟他的时代背景有关。李白大部分的人生是在盛唐度过的,而杜甫的一生大部分却是在唐代衰败中度过的,所以杜甫诗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之感,也透露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李白和杜甫有着深厚的友谊,少年时期的杜甫是很崇拜李白的,所以李白成为杜甫诗友中分量最重的一个。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
杜甫的诗除了写国和写民之外,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是一位把我国诗歌文化发扬光大的人物。我们作为后人,应该接过他的棒子,把诗歌文化传承下去。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原字坦夫,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他的一生与抗金大业息息相关,他力主抗金,试手补天,却屡屡受挫,壮志难酬,只能含恨而终。他有词《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可说是他一生鲜明的写照:

壮志旌旗拥万夫,

锦 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 银胡 ,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的短短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词的上片追念少年时的戎马生活,何等慷慨雄壮;下片写晚年清闲无为的隐居生活,又是何等幽愤。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北宋末年,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尖锐。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十一日,辛弃疾出生于一个仕宦之家。辛家原来住在甘肃的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始祖维叶时迁到济南,定居于历城县境内一个叫四风闸的地方。维叶在唐代做过大理评事,高祖师古做过儒林郎,曾祖寂做过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赞做过朝散大夫。对这样一个官宦世家,辛弃疾是颇引以自豪的。他在《美芹十论》中写道:“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问寄,荷国厚恩。”意思是说,他家世居济南,祖辈历任军职,一直蒙受国家厚恩。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对他一生忠于赵宋王朝、一生追求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辛弃疾的父亲辛文郁早死,祖父辛赞便承担起了抚育他的责任。辛赞原在宋为官,济南沦陷时,由于本族人口众多,辛赞没有携家南迁,后还在金统治做过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县)县令和开封知府,并曾受到“陇西郡开国男”的封号。辛赞虽然投降了女真贵族集团,但作为一个在民族统治*下偷生的汉人官吏,他的民族意识并未泯灭。他以复土雪耻的信念和爱国的情操教育儿孙。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等儿孙南向而望、指画山河,总期待着有朝一日时机到来能毅然起事反正,“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然而辛赞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即抱憾而逝,但小辛弃疾却在祖父的熏陶下燃起了反抗异族统治,恢复祖国河山的复仇火焰。

公元1161年秋天,金主完颜亮一手撕毁了宋金双方于公元1141年订立的诏兴和议,亲自率领了60万大军挥师南下。其实完颜亮早就有野心吞噬江南,早在公元1153年,他就写了一首七绝题在临安的山水地图上,道是:“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其南犯之意一目了然。为了准备南侵,完颜亮下令征招统治区内20岁到50岁的男丁,从民间肆意掠夺了大批粮食、马匹和武器,因而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民怨沸腾。辛弃疾虽然出身地主阶级,但从小接近劳动人民,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十分了解,并且在残酷的民族斗争面前,他积极主动地靠近人民和他们结成统一战线也是必然的。辛弃疾在《美芹十论·详战》中指出:完颜亮南侵之时,农民领袖已奋臂而起,而一些地主分子却不肯接受他们的领导,宁肯据守自己的武装力量,坐待朝廷大军的到来才肯献城立功。辛弃疾批评这些人“尚气而耻下人”,存在着对农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阶级偏见,因而才表现出“不肯俯首听命以为农夫下”的错误行动。这一切说明辛弃疾对农民的认识显然超过了同阶级中的其他人。

辛弃疾的壮年战斗生活是以爱国主义的思想为基础的,他在《美芹十论》的序言中说:“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他的投衅而起是为了“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这样的思想贯穿于他的一生。

辛弃疾在词坛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们的词慷慨淋漓、壮阔激越,开创了词坛千古的豪放一派。而辛弃疾又比苏轼更进一步,他以大量爱国题材入词,把豪放派词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峰。而这同他的这段传奇般的壮年生活有关系。

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受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当辛赞做亳州谯县县令时,辛弃疾也随之前往,受学于刘瞻门下。刘瞻,字 老,号樱宁居士,是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金世宗时曾为史馆编修,仕金的一些名臣都受学于他。辛弃疾在受学于刘瞻之时,在词的创作方面已显露出不同寻常的才华,深受老师赞赏。

辛弃疾虽然受业于刘瞻,却并未秉承老师的愿望成为金朝*,而是走上了民族斗争的道路,可惜这段时光太短暂了,这位青年英雄南渡后就永远失去了使他心驰神往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机会。青年时代的壮举和一生未得雄才“看试手,补天裂”的遗憾,奠定了词人一生创作中沉雄激壮的基本格调,使词史有了这样一笔——“词至稼轩而变。”

在辛词流传至今的600余首中尚未发现南归以前的作品,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
但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沉雄激壮的诗人,我们才可以读到许许多多经典诗篇!!!

司马迁

精神励后人、史诗留人间

中国的史学家中,我很敬佩司马迁,情由有三:司马迁正直不阿,敢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鸣不平,最后身受腐刑羞辱痛苦一生;司马迁走遍各地,以当时个人所处的的地位、交通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状况,收集资料、实地考证,勇于求实探索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司马迁受刑后忍辱负重饮恨偷生写下千古不朽的巨著《史记》令后人敬仰。这*达52万字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历史巨著在司马迁死后13年才得以公开流传,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这是先秦所有典籍无可相比的,每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应必读《史记》。

司马迁祠墓位于陕西韩城南10公里处的芝川镇,这里北距龙门40公里,是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的地方。祠墓始建于晋永嘉三年,西依梁山、东临黄河,西邻芝水。祠堂牌坊上“高山止仰”四个字远远望去令人肃然起敬。我注意到,凡是走近祠堂大门的人心情都很沉重,司马迁的遭遇是一场令人同情的悲剧,但他为写《史记》付出的代价特别是为后人作出的贡献又值得人们学习,他无曲笔的记史风格让世人尊敬,难怪元朝重新修建的司马迁墓其外形是蒙古包状的,那是因为他写的那篇《匈奴列传》把匈奴人列为炎黄子孙的传脉,并具体的定为夏朝的后裔,这一史论为元朝统治者提供了传祚的依据。

据传,司马迁的后人,所居住的村子为徐家村,徐意为余下两人相传,即司马迁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继续延续司马世家的香火,但羞于父亲遭此刑辱,遂改为冯同二姓。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最有特点的评价是能够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问题,在他的笔下,有农民者,有江湖侠客,特别是身为汉臣,能够把当时皇帝的祖辈汉高祖刘邦的江湖习气、流氓本性、忍辱负重、知人善任的多面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即使是当代的史学家和文人谁会有这种斗胆!我们面对两千年前的史学大师是深感惭愧的,司马迁之所以有如此毅力和贡献,与他青少年时的志向分不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就是我敬仰的司马迁,这就是为中华五千年历史作出杰出贡献,后人无以伦比的司马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44

(一)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离*》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翻译: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担任楚怀王时的左徒的官职。屈原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对国家(如何)治理得好坏的道理很清楚,并且擅长辞令。在朝廷内就和楚王图谋策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就接待外国宾客,和各国诸侯应对酬酢。楚王很信任依重他。上官大夫与屈原同朝为官,地位相同,想同屈原争夺楚王的宠信,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楚王让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屈原刚刚起草,还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因此(在楚王跟前)谗毁他说:“大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众人没有不知道的,每一个法令制定颁布出来,屈原总是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拟订出来’。”楚王大怒,因此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于楚王耳不能听明辨别是非,眼睛被谗陷的人遮蔽看不清黑白,邪曲的人危害公道,端方正直的人不容于世,所以幽怨苦闷,幽思积郁,写成了《离*》。

所谓“离*”,就是离别的忧愁的意思。天(开创万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生育儿女)是人的根本。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回追思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哭爹叫娘的。屈原处心端直,行为方正,竭尽忠诚和智慧,以侍奉他的君主,而谗邪的小人挑拨离间了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穷窘困厄了。诚信而遭到君王的怀疑,忠心耿耿而遭到小人的诽谤,屈原能没有怨愤吗?屈原的写作《离*》,本是从怨愤而生的。《国风》中的诗虽然有很多男女情爱的内容,但不过分荒唐,《小雅》中的诗虽然怨愤毁谤朝政,但也不至于造成混乱。像《离*》,可以说是兼有《国风》和《小雅》的优点了。对于远古,就赞颂帝喾的事迹,对于近代,就称道齐桓公的霸业,中间还述说商汤、周武王的事功,用以讥刺当世的朝政。(《离*》)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因果道理,没有哪一样不明白清晰的呈现出来的。他的文辞简约,寓意深微,志向高洁,行为廉正,他用的文词习见琐细,而其指归却都很正大,所列举的都是近前的事物,而表现的意义却很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称举用来比兴的都是芳香的花草树木。他的行为廉正,所以至死也不容许自己疏远对国事的关心。在污泥之中自我洗濯(不同流合污),在尘埃之外高飞远引(自标高洁),不被俗世的黑暗污垢所感染,受淤泥浸渍而洁白无瑕。推想他的伟大的意志,是可以与日月争辉的啊!
(二)关于杜甫的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全唐诗》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哺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可见鲁迅很推崇杜甫。他还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关于辛弃疾的评价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四)关于司马迁的评价
忍辱负重一生其死重于泰山也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但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有肯定,有否定.

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就很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

班固对司马迁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见<前汉书> .”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之,上断唐尧,下讫秦 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但毕竟承认其书“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刘知几《史通》里对《史记》的评价也不如《左传》和《汉书》.

唐代以前的学者基本都是“尊班(班固的《汉书》)抑马(司马迁的《史记》)”。宋朝开始,史学界的“会通”思想逐渐盛行,很多史学家试着写通史,学者又开始“尊马抑班”。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奋,铸成信史照尘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44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45

一日,屈原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顿觉万念俱灰。他怎么能够背弃祖国去追求个人的荣耀呢?恍惚间,他向汨罗江走去。我好奇地跟了上去。只见他静静地伫立在江边,望着波涛汹涌、一去不回的江水,又恋恋不舍地转头凝视故乡的方向,然后毅然决然地向江中走去,一任江水没过他的膝盖、胸口......留下满脸惊愕的我。屈原,竟然以死报国。
杜甫这个一度被我蒙上灰色的诗人,却以他伟大光明的照射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杜甫生活维艰,“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他甚至还遭受小儿子饿死的奇惨变故。在杜甫的后半生,生活无论怎样困难,他都勇于严肃正视事实,始终关注着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后期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叹息热中肠”的精神。安史叛军的残酷*,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劳动人民的痛苦*,总之有关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都在他的诗中得到深刻反映。当他为命运多舛而倍感凄凉时,国家忧患、人民疾苦随即以更悲凉的色彩横到心上。他那种抛弃“小我”而关心大众的人格升华,是同时代诗人所不可比拟的。更让人俯首长叹的是,在那凄风苦雨人难寐之夜,杜甫非但说有顿生对天下人怨愤冷漠之心,反而以己及人,甘心牺牲自我而筑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厦,这是怎样一颗满溢着赤诚和慈爱的心灵!但遗憾的是,杜甫很少有欢快的诗句,即使有,体现的总是凄凉,可能是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太深了吧!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46

屈原
三朝功勋,怎奈无道昏君。
遍体香兰,不敌小人进谗。
众人皆醉,难辩是非错对。
汨罗水清,成全忠烈美名。
五五端午,荡起龙舟逐鹿。
楚辞*,开创华美词藻。
丹阳橘林,成就故土风情。
万世拜服,唯我三闾大夫。

杜甫
《三吏》道不尽的时局昏暗,
《三别》说不完的疾苦辛酸。
满腹经纶员外郎,报国无门空惆怅。
浣花溪上筑草堂,写下千古好文章。

辛弃疾
胡虏未灭白发生,将军壮志事难成。
梦里点兵盼北征,故都残垣爬青藤。
剑藏鞘中生锈斑,醉里挑灯凭栏栅。
提笔写下千声叹,豪迈文章千古传。

司马迁
一张纸,记载多少帝王将相事;
一滴墨,留下多少能人志士名;
一声叹,道尽多少无道荒唐人;
一行泪,述说多少落寞英雄魂。

胡乱写了些,你交差,我消遣。呵呵
合不合乎你的要求,我就不知道了,就这么点墨水。
可是费了好些烟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