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2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16
世界读书日的感想
读书还有一个节日,对喜爱读书的人来说是个最开心的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对人有什么作用?
读书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有人要说了现在的人都读过书,为什么还有人犯罪?这就要分清什么是读书。我们在学校里的读书,只是一种基本的学习,也是一种基本思想的教育。只有为读书而读书的人才会得到读书的好处,才会从书中得到做人的道理。若仅仅为利益而读书最后就不能得到书的净化,最后会离开了书本,忘了读书的根本,就会做出违背书上的教训,做出违背人性的事来。要让自己的心灵一直不受尘埃的污染,就要一生读书,你的心灵才会永远是纯净的,美好的,才会远离罪恶。
读书使人聪慧,读书是一种学习前人的智慧,长期在前人的智慧的熏陶下,再愚钝的人恐怕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这种熏陶不是一时的,是一生的。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会聪慧一生!
现在的大学生,受了高等教育,却还会犯罪。这就是功利读书造成的。为功利读书的人,迟早会在功利受损时露出自己的兽行来。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不但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爱情自己的生命,也会爱惜别人的生命。真正的读书人是会一生远离功利的,这才是读书人的乐趣。有了功利,就不会得到读书的快乐。
功利读书只是一时的行为,一时利用书本,一旦目的达到就会废了读书,最后终有一日成为功利的牺牲品。一生不为功利去读书,才会在精神上获得一生的快乐,心无杂念才会品到读书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练功,静功。静坐去杂念,不仅能品到读书的快乐还能练身修身。所以读书不仅益心也益体。
会读书的人,都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一个会读书的人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静而思之,这样就会净化自己的心和行。读书不思,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必思,才会有收益,才会把书上的知识和智慧溶化在自己的心中,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读书人的心如明镜,心如阳光,温暖自己也会温暖别人!
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世界读书日”感言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今年的4月23日人们又将迎来第18个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时段里人们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真的要感谢那些伟大的作者,使他们为人们的生活指引着正确的方向,是它们点亮了很多人内心的灯。
中国人常常在嘴上讲,一个人在人生中人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但事实上又如何呢?人们会找到各有不读书的理由,有这个必要吗?当然,从根本上讲一个人读不读书主要看自己。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公民的素质显然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财富的确增长了,但在精神和心灵方面是否也增长了?物质与精神需要平衡发展是一个既简单有深刻的道理。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读书其实是一种最好的修身方法,读书还是一个人能够真切和深刻感受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人们处在信息化时代,读书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读书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很多人都误以为读书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实,当人们把读书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当读书成为一种无功利性的休闲方式时,人们就不会对读书感觉到任何的压力,而只有一种单纯的快乐。人们都不会反对人生要知本末,而读书正是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事。
对于多数人而言,只要建立起一种读书的意识和培养每天读一点书的习惯,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这个方法值得所有人尝试一下。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真的拒绝一种内在的快乐和幸福呢?何况这种快乐和幸福基本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环境和条件。
“世界读书日”感言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历史还不长,从1995年才开始。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响应: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德国柏林在这前后举行著名作家与读者的会见活动。在美国流行音乐和好莱坞电影这些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并没有忘记文学,忘记作家,忘记读书。
谈读书,不由地就想起因特网。从网上获取信息如今十分普及,在网络上“冲浪”是成千上万人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基础教育也正在向计算机倾斜。然而,许多专家指出,计算机不能代替书本。美国科学家指出,阅读印成的文字更容易领会,给人打下的记忆烙印也更深。德国美因茨的“读书基金会”所作的研究表明,书读得多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对美国850所普通学校所作的调查表明,经常从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学生在国家标准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高于平均水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世界儿童状况》的报告说,语言能力的形成在生命的头四年到头八年之间最为关键,至晚从十二岁到青春期之间必须养成读书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所有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都取决于上述阶段的学习。法国教育协会指出,阅读难度较大的文学作品更能促进耐久力和精神集中力,使知识的获得更容易,各类信息的分析和联系的能力更高。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阅读和阅读方式的重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说,由于家长的疏忽,不少孩子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大约有20%的儿童呈现临床严重的语言发展障碍,约有一半有运动发展障碍。即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也有28%的成年人除了电话号码簿外从不读其他书籍,而由于财政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德国的学校图书馆还不如上世纪20年代普鲁士时代多。而在校学生也满足于阅读日常语言写成的文字,不愿下点功夫去阅读较为复杂的文学。
让我们重温豪高尔基和法国历史学家戈洛·曼的话吧。高尔基说:“热爱书吧!它是人类的朋友。”曼说:“其人如其所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16
世界读书日的感想
读书还有一个节日,对喜爱读书的人来说是个最开心的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对人有什么作用?
读书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有人要说了现在的人都读过书,为什么还有人犯罪?这就要分清什么是读书。我们在学校里的读书,只是一种基本的学习,也是一种基本思想的教育。只有为读书而读书的人才会得到读书的好处,才会从书中得到做人的道理。若仅仅为利益而读书最后就不能得到书的净化,最后会离开了书本,忘了读书的根本,就会做出违背书上的教训,做出违背人性的事来。要让自己的心灵一直不受尘埃的污染,就要一生读书,你的心灵才会永远是纯净的,美好的,才会远离罪恶。
读书使人聪慧,读书是一种学习前人的智慧,长期在前人的智慧的熏陶下,再愚钝的人恐怕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这种熏陶不是一时的,是一生的。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会聪慧一生!
现在的大学生,受了高等教育,却还会犯罪。这就是功利读书造成的。为功利读书的人,迟早会在功利受损时露出自己的兽行来。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不但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爱情自己的生命,也会爱惜别人的生命。真正的读书人是会一生远离功利的,这才是读书人的乐趣。有了功利,就不会得到读书的快乐。
功利读书只是一时的行为,一时利用书本,一旦目的达到就会废了读书,最后终有一日成为功利的牺牲品。一生不为功利去读书,才会在精神上获得一生的快乐,心无杂念才会品到读书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练功,静功。静坐去杂念,不仅能品到读书的快乐还能练身修身。所以读书不仅益心也益体。
会读书的人,都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一个会读书的人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静而思之,这样就会净化自己的心和行。读书不思,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必思,才会有收益,才会把书上的知识和智慧溶化在自己的心中,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读书人的心如明镜,心如阳光,温暖自己也会温暖别人!
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世界读书日”感言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今年的4月23日人们又将迎来第18个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时段里人们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真的要感谢那些伟大的作者,使他们为人们的生活指引着正确的方向,是它们点亮了很多人内心的灯。
中国人常常在嘴上讲,一个人在人生中人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但事实上又如何呢?人们会找到各有不读书的理由,有这个必要吗?当然,从根本上讲一个人读不读书主要看自己。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公民的素质显然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财富的确增长了,但在精神和心灵方面是否也增长了?物质与精神需要平衡发展是一个既简单有深刻的道理。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读书其实是一种最好的修身方法,读书还是一个人能够真切和深刻感受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人们处在信息化时代,读书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读书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很多人都误以为读书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实,当人们把读书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当读书成为一种无功利性的休闲方式时,人们就不会对读书感觉到任何的压力,而只有一种单纯的快乐。人们都不会反对人生要知本末,而读书正是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事。
对于多数人而言,只要建立起一种读书的意识和培养每天读一点书的习惯,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这个方法值得所有人尝试一下。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真的拒绝一种内在的快乐和幸福呢?何况这种快乐和幸福基本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环境和条件。
“世界读书日”感言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历史还不长,从1995年才开始。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响应: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德国柏林在这前后举行著名作家与读者的会见活动。在美国流行音乐和好莱坞电影这些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并没有忘记文学,忘记作家,忘记读书。
谈读书,不由地就想起因特网。从网上获取信息如今十分普及,在网络上“冲浪”是成千上万人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基础教育也正在向计算机倾斜。然而,许多专家指出,计算机不能代替书本。美国科学家指出,阅读印成的文字更容易领会,给人打下的记忆烙印也更深。德国美因茨的“读书基金会”所作的研究表明,书读得多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对美国850所普通学校所作的调查表明,经常从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学生在国家标准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高于平均水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世界儿童状况》的报告说,语言能力的形成在生命的头四年到头八年之间最为关键,至晚从十二岁到青春期之间必须养成读书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所有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都取决于上述阶段的学习。法国教育协会指出,阅读难度较大的文学作品更能促进耐久力和精神集中力,使知识的获得更容易,各类信息的分析和联系的能力更高。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阅读和阅读方式的重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说,由于家长的疏忽,不少孩子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大约有20%的儿童呈现临床严重的语言发展障碍,约有一半有运动发展障碍。即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也有28%的成年人除了电话号码簿外从不读其他书籍,而由于财政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德国的学校图书馆还不如上世纪20年代普鲁士时代多。而在校学生也满足于阅读日常语言写成的文字,不愿下点功夫去阅读较为复杂的文学。
让我们重温豪高尔基和法国历史学家戈洛·曼的话吧。高尔基说:“热爱书吧!它是人类的朋友。”曼说:“其人如其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