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现在没有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2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19:29

利率水平是一种金融工具按照其内在价值确定的市场价格。

既然金融工具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理所当然地应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非简单地由*行政干预来调整。但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的利率体系——行政管制的利率体系和市场化的利率并存。

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无法反映人民币这种货币资金的市场价值或真实价格。这为那些可能同时参与多种融资活动的机构提供了大量套利机会,并使得已经市场化的利率在形成机制上和经济效果上存在极大的扭曲。

上述弊端迫切需要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所谓利率市场化,其内涵是,*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方式,让市场供求在利率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一个以国家间接调节为指导、*银行基准利率为参照、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

事实上,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近20年。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不过,因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央行利率*体系不完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

已经历时20年的改革,还有哪些步骤没有走完?改革还要走多久?从目前央行的各种举措看,利率市场化仍将以渐进式步伐迈进,中国的利率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完全实现市场化。

按照央行今年对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设想,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按以下步骤进行:统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银行利率*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关报道详见总第633期B1/B2/B3版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像一架已飞行多年的飞机,即将降落至终点。

继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当局的下一步将是发动利率*。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向利率市场化挺进。最新的改革举措是,人民银行9月21日调整了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其中将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6种存款计、结息的自主定价下放给商业银行。

这推进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这是利率市场化整体改革最为关键的环节。

自1986年中国允许专业银行相互拆借、开启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至今,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近20年。

但由于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央行利率*体系不完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其市场条件随着改革的深入已日趋成熟。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研究室彭兴韵博士看来,未来五年内,中国有望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分步走中国的利率按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三类。

一是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美元小额存款利率;二是正在市场化的利率,如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此外是已基本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场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大额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等。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20年中,大体遵循着先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又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来进行。

改革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会遵循上述原则逐步进行。

人民银行研究局*唐旭向《财经时报》指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考虑的因素主要会着眼于商业银行的成熟度。

比较而言,宏观经济环境并非影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素。

在彭兴韵看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将会渐进地分步进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渐进步伐将是——贷款利率可能逐步扩大下限浮动的幅度直至全部放开;随后,逐步放开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最后逐步放开个人存款利率上限管制。

巨大挑战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经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初期,存款利率将会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同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会使得商业银行竞相放贷,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

由此,中资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这势必冲击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过低的利润空间和过度竞争将使中资银行面临过度的利率风险。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意味着利率波动将随改革的深入更为频繁,利率风险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也更为突显,但中资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还没有学会像外资银行那样,广泛使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掉期等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手段来规避自身的风险。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中国银行业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碍者,必将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改革推进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最终变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迫使商业银行转型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为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创造了条件。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短期融资券等金融产品的推出和完善,优质企业纷纷选择这一成本远低于银行贷款的产品来满足融资需要。随着短期融资券市场规模扩大,逐渐会挤压中资银行贷款和置换银行存款,同时也为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提供了下浮参照。

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储户也会根据其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逐渐抛弃单一储蓄的传统行为,转而选择这种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

招商银行正在酝酿与招商基金联手,将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与存款账户打通,这会给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带来一定影响。

上述市场化利率改革深入将会迫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改变传统依靠存贷利差的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彭兴韵看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反应。

必须尽快学会自主定价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商业银行改革普遍滞后于其他市场改革,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的步伐异常缓慢。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为此曾多次呼吁,商业银行应该学会自主定价。

中国工商银行计划财务部利率处副*胡青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认为,今后银行所有存贷业务都由银行与客户协商决定。比如,是采用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是怎样的期限,计结息周期和方式等等。

但即便贷款利率上限浮动范围在去年10月29日就被全部放开,尽管人民银行有关*对《财经时报》称,已督促商业银行尽快落实这一*,商业银行并没有对此采取实际性举措的迹象。

在胡青看来,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国信贷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在人员、管理和技术方面都还没有从单纯的利率管理转变到以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并重上来。

二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倚重利差收入,信贷竞争过于激烈,且普遍集中于大企业、优质客户上,商业银行自身信贷定价权不强。

三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极不完善,这一系统的建立需要5、6年的时间。

四是缺乏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和定价体系,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自主定价和推出规避利率风险产品时,缺乏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定价参照体系。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殷剑峰博士看来,形成完整合理收益率曲线需要优化各期限国债结构。目前,中国国债以1至10年的中期品种为主,1年以下和10 年以上的品种匮乏,国债余额管理和滚动发行势在必行。

债券市场的改革也将是利率市场化前行的重要条件。

不仅如此,还需鼓励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从而引导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唯有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能顺利完成
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20:47

利率水平是一种金融工具按照其内在价值确定的市场价格。

既然金融工具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理所当然地应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非简单地由*行政干预来调整。但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的利率体系——行政管制的利率体系和市场化的利率并存。

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无法反映人民币这种货币资金的市场价值或真实价格。这为那些可能同时参与多种融资活动的机构提供了大量套利机会,并使得已经市场化的利率在形成机制上和经济效果上存在极大的扭曲。

上述弊端迫切需要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所谓利率市场化,其内涵是,*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方式,让市场供求在利率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一个以国家间接调节为指导、*银行基准利率为参照、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

事实上,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近20年。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不过,因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央行利率*体系不完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

已经历时20年的改革,还有哪些步骤没有走完?改革还要走多久?从目前央行的各种举措看,利率市场化仍将以渐进式步伐迈进,中国的利率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完全实现市场化。

按照央行今年对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设想,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按以下步骤进行:统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银行利率*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关报道详见总第633期B1/B2/B3版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像一架已飞行多年的飞机,即将降落至终点。

继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当局的下一步将是发动利率*。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向利率市场化挺进。最新的改革举措是,人民银行9月21日调整了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其中将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6种存款计、结息的自主定价下放给商业银行。

这推进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这是利率市场化整体改革最为关键的环节。

自1986年中国允许专业银行相互拆借、开启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至今,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近20年。

但由于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央行利率*体系不完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其市场条件随着改革的深入已日趋成熟。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研究室彭兴韵博士看来,未来五年内,中国有望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分步走中国的利率按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三类。

一是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美元小额存款利率;二是正在市场化的利率,如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此外是已基本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场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大额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等。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20年中,大体遵循着先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又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来进行。

改革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会遵循上述原则逐步进行。

人民银行研究局*唐旭向《财经时报》指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考虑的因素主要会着眼于商业银行的成熟度。

比较而言,宏观经济环境并非影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素。

在彭兴韵看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将会渐进地分步进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渐进步伐将是——贷款利率可能逐步扩大下限浮动的幅度直至全部放开;随后,逐步放开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最后逐步放开个人存款利率上限管制。

巨大挑战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经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初期,存款利率将会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同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会使得商业银行竞相放贷,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

由此,中资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这势必冲击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过低的利润空间和过度竞争将使中资银行面临过度的利率风险。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意味着利率波动将随改革的深入更为频繁,利率风险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也更为突显,但中资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还没有学会像外资银行那样,广泛使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掉期等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手段来规避自身的风险。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中国银行业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碍者,必将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改革推进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最终变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迫使商业银行转型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为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创造了条件。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短期融资券等金融产品的推出和完善,优质企业纷纷选择这一成本远低于银行贷款的产品来满足融资需要。随着短期融资券市场规模扩大,逐渐会挤压中资银行贷款和置换银行存款,同时也为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提供了下浮参照。

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储户也会根据其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逐渐抛弃单一储蓄的传统行为,转而选择这种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

招商银行正在酝酿与招商基金联手,将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与存款账户打通,这会给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带来一定影响。

上述市场化利率改革深入将会迫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改变传统依靠存贷利差的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彭兴韵看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反应。

必须尽快学会自主定价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商业银行改革普遍滞后于其他市场改革,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的步伐异常缓慢。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为此曾多次呼吁,商业银行应该学会自主定价。

中国工商银行计划财务部利率处副*胡青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认为,今后银行所有存贷业务都由银行与客户协商决定。比如,是采用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是怎样的期限,计结息周期和方式等等。

但即便贷款利率上限浮动范围在去年10月29日就被全部放开,尽管人民银行有关*对《财经时报》称,已督促商业银行尽快落实这一*,商业银行并没有对此采取实际性举措的迹象。

在胡青看来,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国信贷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在人员、管理和技术方面都还没有从单纯的利率管理转变到以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并重上来。

二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倚重利差收入,信贷竞争过于激烈,且普遍集中于大企业、优质客户上,商业银行自身信贷定价权不强。

三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极不完善,这一系统的建立需要5、6年的时间。

四是缺乏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和定价体系,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自主定价和推出规避利率风险产品时,缺乏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定价参照体系。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殷剑峰博士看来,形成完整合理收益率曲线需要优化各期限国债结构。目前,中国国债以1至10年的中期品种为主,1年以下和10 年以上的品种匮乏,国债余额管理和滚动发行势在必行。

债券市场的改革也将是利率市场化前行的重要条件。

不仅如此,还需鼓励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从而引导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唯有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能顺利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22:22

因为经济主体的筹资渠道狭窄,主要还是通过贷款筹资,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同理,我国居民投资渠道也不多,主要还是将钱存在银行,所以也不能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更重要的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不多,主要是靠存贷利差获得收入。未来,应该拓宽企业筹资渠道、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方可放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00:13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利率管制问题,据说很多国家都已进入利率管制了,而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LZ这个问题可以查阅金融书籍,里面应该会谈到的。我在这里大致跟你说一下我所知道的,就是因为利率牵涉到很多方面的这你应该知道,比如汇率等等,管制利率的话,势必也会对它所牵涉的领域有很大影响,比如借贷者在利率管制之后,各个的利益一定会有所变化;此外,金融黑市可能也会称机大行其道,比如人们觉得银行贷款利率下限还是太高了,他们可能会去寻求别的途径借贷,长期这样,黑市就会很猖狂了~还有很多方面,我不才,还是建议LZ去翻阅书籍,哈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