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闺女”指的什么样的女子,什么年龄段的,为什么叫黄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3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16

黄花闺女,是指还没婚嫁的女孩子,而且能保持贞节。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

其实所谓“黄花”,指的是古时妇女额前的一种装饰,又称“花黄”。当时的妇女喜欢用黄颜色的粉在额头上画出各种花鸟形状,或是用金*纸剪成花鸟形状贴在额头。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在我国古代,女子在梳妆时会对着镜子贴一些用黄纸剪成的花 形装饰品,后来“黄花”就引申为待嫁女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16

古人创造了各种年龄称谓,这些称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非常有趣味,有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先谈谈小孩子的称谓 。 襁褓,原意是背负,包裹婴儿用的布兜和系带。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幼年少年时期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有“儿童、幼儿”的意思。也有说“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红楼梦》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小髻,像一对小羊或小牛的角,称总角,《诗经 齐风 甫田》:“总角 兮。”角,小髻;“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垂髫:也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自然下垂。后人用“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黄口:十岁以下的儿童。古人在战场上“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讥讽一个人年幼无知。两军对垒,互相骂阵:“咄!黄口小儿,放马过来,一决雌雄!” 语出《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意思是:孔子看到捕鸟人捉到的都是小鸟儿,就问他:“为什么大的鸟儿捉不到呢?”捕鸟人说:“大鸟儿警觉,所以不好捉,小鸟儿贪吃,所以好捉得多。”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对小女孩的称谓中,黄毛丫头用得比较多,指年幼的女孩子,有戏谑或轻侮意味。民间“黄毛”指小孩,如:黄毛小子 ,黄毛丫头。在古代,女孩小时候梳的头发的形状很象是树丫,所以就叫丫头;又因为小女孩还未发育成熟,头发稀稀拉拉的,常常有些发黄。另一说法是:“黄毛”原来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头发是黄的,后来就引申为年龄小,不懂事,所以“黄毛丫头”称呼主要是强调这方面。如“她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不懂事,大人您别计较”;在某些环境下还有一层轻视的意思,如“一个黄毛丫头,还敢和我斗。” 对小女孩来说,这种称谓实在不怎么样,让人觉得有些美感的说法是“豆蔻年华”。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有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用“豆蔻年华”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民间还把年轻姑娘称为“黄花闺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黄花闺女,指未婚女子,*。传说“黄花闺女”一词源于南京。南北朝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贴花黄之风俗比刘宋时期早,北朝民歌 《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而北朝的建立是早于刘宋的,北魏一个普通民间女子早已贴花黄,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关于女孩子年龄的其它说法还有:金钗之年指女孩十二岁;舞勺之年是女孩十三到十五岁 ;舞象之年是女孩十五到二十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是女子二十四岁 ;出嫁叫标梅之年 。这些都用得较少。女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年龄是“及笄”。笄是古代妇女用来固定盘发的簪子。及笄指女孩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与之相对应的是成年男子,称“弱冠”,指男子20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束发戴冠,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礼记 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有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我们谈论古代年龄的称谓,必须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基于他这句话,就产生了下面这些称谓志学之年: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而立或而立之年: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不惑之年):指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天命、知命之年:是指男子五十岁,“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当然五十也可以说成“半百”,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耳顺、耳顺之年: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和花甲之年一样。花甲:干支纪年法中,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从心之年:“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70岁为“从心之年”。 七十岁常用的称谓还是“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有趣的是,民间说法“黄毛丫头”中的“黄毛”指小孩子,但“黄发垂髫”里的“黄发”却指老人。那是因为人老了,头发由黑变白,黑白相间,称为“二毛”,“不获二毛”(意为捉俘虏时,不捉敌方的老兵);又全部变白,称“皓首”,再由白变黄,所以说成“黄发”。这三个词都是泛指老人。如果更老一点,像我们说的“七老八十”了,就用耄耋。耄[mào],《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耄。”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合起来, “耄耋”是指人高寿的意思。所以后人称*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17

在我uudiguo,人们经常把未出嫁的少女称为“黄花闺女”(或“黄花女”、“黄花幼女”)
黄花”在古代又代指菊花,而菊花又具有傲霜耐寒的特性,常被人们用来比喻人品性的高洁。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黄花闺女”一词,一方面表示少女还没有结婚,另一方面也表示少女心灵纯洁、品性贞洁。后来,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久而久之,“黄花闺女”也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17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18

现在的含义就是:只要是处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