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解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0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29

---------悲喜间的穿梭《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从《阿Q正传》诞生至今, “阿Q”已成了常挂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中学时就已经学习了《阿Q正传》,现在再次品读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在《阿Q正传》这篇文章中“一方面以文学性的追求探索了现代中国小说的限度和样式,另一方面鲁迅的文学性追求又构成了小说在市场上的读者看点。”巧妙的运用了“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这一艺术特色。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这一切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文章的情节在悲与喜之间不断穿梭。这种穿梭主要通过“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的方式来体现,这些喜剧情节集中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却是阿Q落魄时的真实写照;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读鲁迅的文章: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内涵。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被压迫者的地位、以及他要通过*来改变自己景况的愿望等等,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欺软怕硬、狡猾无赖,他的盲目自大、狭隘保守,他的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的忌痛护短、以丑为美等等,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这些都是恶劣的、“无价值的”。鲁迅把他“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把他“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的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心酸,令人颤栗,同时也更能催人醒悟。 走近阿Q,了解阿Q  鲁迅刻画阿Q时,同样是在“悲与喜之间穿梭“,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着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凸现了阿Q的种种性格表现其性格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他遭遇的悲剧性,他的结局是悲惨是令人同情的。学术界对阿Q的评价: 学术界似乎已经形成了对阿Q和《阿Q正传》的学术共识了,在论述时虽然措辞互有差异,表达的却是学术界对《阿Q正传》的学术共识: 一是:阿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 二是:通过阿Q*的悲剧,批判了阿Q*的不彻底性,局限性。 阿Q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为阿Q的代名词,但我觉得“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阿Q还有其他种种恶劣的品性。
  他欺软怕硬,狡滑无赖。强者欺负了他,他无可奈何;受欺之后,他又去欺负弱小者,“见口讷的他便骂,遇力气小的他便打”,以此发泄他被欺后的不平之气。所以他要调戏小尼姑,扭打小D,偷尼姑庵的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死不认账,并耍起了无赖:“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他盲目自大,狭隘保守。所有未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连赵太爷他也不格外的崇奉。未庄人少有进城的,他进了几回城,便更加自傲了,嘲笑未庄人没见识,没见过城里煎的鱼。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他又狭隘保守:凡是不合乎未庄老例的,他都看不惯,说城里人不该把“长凳”叫成“条凳”,煎鱼时不该把葱叶切成了丝。
  他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仿佛是个“正人”,认为男人女人应该严守“大防”。看见一男一女在那儿说话,便认为是有勾当了,所以要怒目而视,甚至要躲在冷僻处朝他们扔小石头;看见女人一个人在外面走,便认为是在勾引男人。其实,只是他自己在装正经。
  他忌痛护短,以丑为美。他头上长有癞疮疤,颇为此而苦恼。而人们又偏偏爱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这时他竟又说“你还不配”,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高尚光荣的。他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豪,因为状元也是“第一个”。这些看似可笑的行为,话语背后隐含着不能清楚地用言语表达的悲凉的意味。真正把文章读懂的人是笑不出来的,或者说是不能痛快的笑出来的。 阿Q的* 阿Q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受剥削受压迫者?还是地痞无赖?我觉得阿Q更是一个“*的投机者“。《阿Q正传》用活生生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这场*是场失败的*,也反映了像阿Q这样的“*投机者”在这场*中的破坏性及他们可悲的遭遇,令人心寒的结局。 “大团圆”中的悲剧性对于看客,鲁迅是铭心刻骨、深恶痛绝的。对于看客内心的阴暗丑陋鲁迅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揭露和抨击,这里鲁迅再一次用尖锐犀利的语言,穿透了看客的皮肉,活画出看客的灵魂。这样描绘使文章更具批判力量,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加凸现了文章的悲剧性色彩。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文中这样写到:“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这段话似乎是说阿Q知道看客内心的阴暗,但是阿Q是个充满精神胜利的善于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涂的小百姓,他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些的。就是在决定自己生死的画供时,尚且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画得圆,直到走向刑场,他也没能像窦娥一样觉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着“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连对这个害他至死的社会的最起码的痛恨都没有,阿Q太可悲、太可怜了,可悲又可怜的阿Q怎么会突然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对看客产生了入木三分的认识呢?其实,阿Q自己不也曾是一个看客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47

鲁迅小说文体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开创精神。以《呐喊》、《彷徨》而论,作者根据不同小说内容的需要,为每篇作品精心寻找恰到好处的体式和手法:有的截取横断面,有的直现纵剖面,有的多用对话,有的近乎速写;有的采用由主人公自述的日记、手记体,有的采用由见证人回述的第一人称,有的则用完全由作者进行客观描绘的第三人称;有的抒情味很浓,有的讽刺性很强,有的专析心理,有的兼表哲理;形式种类极为多样。正像沈雁冰当年《读〈呐喊〉》一文所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后来的《故事新编》,更属全新的大胆尝试。作者运用古今杂糅、时空错位乃至荒诞、夸张的手法,将神话、传说、历史上的人物还原于凡俗的环境中,寄托或庄严、或滑稽、或悲哀、或憎恶的诸种心态,这是鲁迅借鉴国外表现主义作品而做出的重要创造。www.172xw.com www.1733p.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21

从鲁迅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的思想倾向来分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