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论语中关于孔子和宰予关于服丧三年的这个问题的讨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31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3

《论语》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墨家反对这种做法。儒家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比如宰我就和孔子讨论过:

《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仅仅因为三年之爱就要守孝三年吗?住在父母坟前三年太荒废时光了吧!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孔子说:父亲在,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不在了,要考察他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可以说是孝顺了。

【辨析】三年无改于父子道,因为守丧三年,按礼制不能改变父亲的“道”。从另一方面说,也是要用三年时间深刻领悟父亲的“道”。孝是善事父母,所谓“孝有三,其上尊亲。”如果自己不能提升,不能为父母增添荣光怎么能算孝呢?

三年之爱是让孩子可以三年之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守丧三年,不是枯守,而是给自己一个再次快速成长的机会。

不少人在此期间,追忆父母的言行,思索家风,反省自身,认真学习,对自己的提升、家族的光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朱熹,为母丁忧期间学业大进;比如曾国藩,虽然战事正紧,还是为父丁忧一年有余,期间不断反省学习,大有觉悟。

宰予认为三年之丧时间太长了,他看到的是外在的礼。所谓“礼后乎”,如果没有内在的“仁”的觉醒和培育,外在的礼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年也长。三年之丧在厚德。

从这一章的内容以及宰予的质疑看,守孝三年以及三年不改父之道不那么容易。后世虽然明确了有关制度,但“夺情”、隐匿等等也经常发生。

现在没有三年之丧了,一般三天出殡,头七烧个纸,第一个春节不贴春联也就表示哀悼了。但是,这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说法还是有意义的。有父母在,自己多大都是孩子。父母不在了,真的需要用一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应该怎么做。朱熹和曾国藩是很好的榜样。

换个角度说,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是否具备可以让子女不改的“道”呢?

孔子说“父父子子”,好像有点迂腐,可是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很好的家风,父不父子不子,恐怕是一个悲剧吧!

三年说起来很长,实际也很短。如果集中三年时间提升自我,那是值得的事情。如果用三年时间进行家风建设,那是值得的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3

看问题不能这么单一,首先孔子是圣人,他的境界一定比宰予高,这一点可以肯定,宰予说自己心安了,就是真心安了吗?这是问号,其次,孔子说的三年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具有普遍性,因此做人做事不能只看自己的得失,还要看到对于其他人的影响,这就是流弊,就拿这件事来说,就算宰予一年就能心安,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只能看到宰予守了一年丧的事实,别人更容易认为宰予对于父母的感情不够深厚,甚至认为守丧一年就够了,导致更多的人去学这种行为,长此以往,丧期只会越来越短,最后甚至没有了丧期,礼制就会被破坏,这就是坏影响了,圣人做事,是要为长远考虑,而不是仅仅计较当下的得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3

我觉得孔子应该就是有一个固定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于这件事件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就是说必须要达到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和他心安不安没有什么关系,而另一个人的话,就是以自己心安作为标准,也就是说,没有一时个时间作为标准,说到底就是两个人的标准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4

关于孔子服上三年的这个问题,是仁的思想的完全体现,因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的,有我们教海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