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澳门被占领的具体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1492年,哥伦布横越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7年,达伽马绕过风暴
  角,到达印度洋。此后不过10年,葡萄牙人便“发现”了中国。
  时值明正德年间,1514年,一支葡萄牙船队航行至广东珠江口的
  屯门进行贸易。按照葡人占领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做法,葡人
  也在屯门岛上竖立了一块刻有葡国国徽的石碑,以志“占领”。

  大明帝国不欢迎朝贡制度之外的任何国家的商人,何况其来“占
  领”中国,命令军队将该地葡人驱逐。1521至1522年,明军两次与葡
  人交火,结果都是葡人失败,被驱逐出广东沿海。

  葡人并未走远,仍在广东沿海顽强地“打游击”。而且,他们对
  中国现实社会“开始有了更全面正确的认识”,知道“大小官吏只要
  可以得到好处,对非法海上贸易就会眼开眼闭”。他们于是得以在珠
  江口的上川岛等处进行贸易。

  就这样,葡人经过40年的努力——开衅屯门,转战双屿,退避上
  川——仍是无法在中国立足。此时已是1553年,忽然传来一个消息:
  “华人愿同葡萄牙人修好”!当年,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

  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登陆的缘起,史料多有记载,形成如下
  说法: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葡人撒谎说,他们的船遇
  到风浪,有了裂缝,货物湿透了———这些货物可是奉献给中国皇帝
  的贡物啊———因此请求登岸,晾晒货物。中国海道副使汪柏因接受
  了葡人贿赂,允其在澳门登陆。据说,葡商与汪柏有“密约”,每年
  向汪柏行贿1000两银子,获准可在澳门居留。
  这一指控十分严重,倘若成立,汪柏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学家金国平先生经认真考证后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原来,葡国商船在南中国海打了40年游击后,竟然与中国海盗勾
  结起来,“盗寇有求葡人精锐火器壮胆,葡人需要呼啸盗寇壮势”,
  二者形同狼狈。这一勾结的结果是:在葡人精锐火器的“帮助”下,
  海盗在广东沿海乡村杀人放火,肆虐劫掠,抗击官兵,为祸十分惨烈。
  为此,明廷决定,通过广东*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葡人与
  海盗区别开来,前者宜抚,后者在剿。这就是那个“华人愿同葡萄牙
  人修好”消息的来源。

  汪柏身为海道,官阶不过4品,却集海防、市舶、夷务于一身。中
  央*既定的*———军事目标,都需要他来达成。就在这种情况
  下,他与葡商首领索札有一次“议和”。

  到目前为止,索扎留下的一封信件,是这场“议和”的惟一现场
  史料。从信中看,“此次议和,我未与他达成任何税率或协议……商
  议的结果是,我们必须遵照习惯按20%纳税并按国王的恩准在华完纳。
  至于上述20%的关税,我只同意支付10%。海道答复我说他无法压低
  税率,因为这是皇帝规定的税则。此问题,他需禀报朝廷。”

  西班牙神甫贡萨雷斯,葡国史家称之为“澳门的缔造者”,他曾
  在致函里斯本时,对葡人居据澳门的过程有形象记载:

  “我向阁下汇报的事情系确凿事实,决非道听途说,均为我眼见
  之实。我在葡属印度已达20载。数年前,我被派往中国。许多年来,
  中国与葡萄牙*动干戈,尽管如此,葡萄牙人从未停止过对华贸易。
  此种状况一直持续至1553年。此时传来消息说,华人愿同葡萄牙人修
  好。后来也真的握手言和。

  “得到这一消息后,我被派往那里。第一年,我与7名*徒留在
  当地。我与其他人被捕入狱,直到次年船只到来。翌年,我主照亮了
  我,我为几个华人施洗,使他们皈依了*教。我留在当地并建起一
  座草棚教堂。船只离去前往印度及其他国家后,我与75名*徒又滞
  留当地。我们再次入狱且分囚各处,互无音信。华人对我大声呵斥,
  问我为何留下不走并斥之为叛逆行为。我们一直被关押到第二年船只
  返回时才重获自由,众人得以团聚。我又著手建一教堂,葡萄牙人则
  开始建屋。华人熟悉了我,从此让我安宁。

  “以此在12年的时间内,在称为Macau的一陆地顶端形成了一巨大
  村落。有3座教堂,一所贫济院及一所仁慈堂。现在已成为拥有5000基
  督徒的村落。”

  这一难得的史料证实了如下几点:

  一、葡人登陆澳门的最早时间确为1553年。

  二、海道汪柏默许葡人在广州外海和平通商,却并未允准其居据
  澳门。允准通商的方式一如既往:交易之后,必须立刻起锚离去,不
  准滞留。

  三、葡人居据澳门成为事实,在于有贡萨雷斯这样的“顽固分子”,
  你抓他也罢,关押他也罢,他死活就是不走。终于使“华人熟悉了我,
  从此让我安宁”。

  中方史料也证实了这几点,开始的时候,“仅篷累数十间,后工
  商牟利奸者,始渐运砖瓦木石为屋,若聚落然。自是诸澳俱废,濠镜
  (澳门)独为舶薮矣。”

  (四)明清*对澳门行使主权

  葡人入据澳门后,明朝*曾对如何管理澳门举棋不定,后来终
  于确定采取特殊贸易区*,设立机构,明示“主权在我”。这些机
  构是:

  一、守澳官与驻军。1574年,明*在澳门半岛通向香山县的莲
  花茎之间建立关闸,“设官守之”。1614年,关闸驻军达千人。
  1621年,增建前山寨,建制陆军700名,水兵1200名,分别在澳门各要
  地驻防。后清承明制,防范更加严密。

  二、县丞与海防同知。澳门地属香山县,1731年(雍正9年)在澳
  门前山寨设立县丞衙门,作为县*派驻机构。此后到1906年,清政
  府先后派出57任县丞。为进一步加强管理,1743年(乾隆8年),又在
  县丞之上,增设职权更大的“澳门海防军民同知”,“专理澳夷事务”。
  到1911年,这一职务的*共历任。

  设立机构是为了加强管理,主要包括:

  征收地租。自1572年始,每年葡人向中国*缴纳500两银子的租
  金,作为葡人居澳的代价。

  制度化管制。为管束不法葡人的行为,地方*于1614年将5条严
  禁事项,刻在石头上,竖立于葡人议事亭,以示“勒石永禁”。后在
  1744年,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对澳门管理规章,共12条,分别用中葡两
  种文字勒碑于县丞衙署和葡人议事亭。

  所有这些机构和措施,都充分证明,中国一直对澳门行使着主权——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

  (五)鸦片战争前后葡人对澳门的逐步占领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失败是中国的致命伤。那伤口一直痛扯到澳门。

  1840年前,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在澳门定居的葡人越来越多,葡
  人也不断扩大其居留地,先是在妈阁庙一角,继而占领风景如画的西
  望洋山,修建了许多颇具南欧特色的高级建筑,成为澳门达官显贵的
  高级住宅区,一直延续至今。接着,地盘一点一点继续向北推移。但
  澳门主权在我,明*严令其不准再行扩张,于是,葡人在大三巴至
  东望洋一线修筑起高大城墙,既作为城防,也作为一种居住范围的界
  限。至此,在近300年的时间里,葡人在澳门逐步蚕食的地方不到两平
  方公里。

  1840年后,尤其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和开
  埠的新局面,使澳门这块已有近300年历史的葡萄牙居留地面临着深刻
  的危机。

  1843年7月,澳葡*致函清朝钦差大臣耆英,提出旨在全面改变
  清*对澳门管治权的9项要求,包括扩大地界、免交地租、澳门港向
  外开放等,史称“议事亭九请”。经过交涉,耆英在某些方面有所让
  步,但对葡方提出的扩大地界,免交地租,派兵把守从三巴门到关闸
  一带等有损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则坚决予以拒绝。

  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悍然颁布敕令,宣布澳
  门为自由港,允许外国商船在澳门进行自由贸易,豁免一切税收。同
  时,她派出狂妄的殖民主义者亚马留,任命其为新任澳督,赴澳门夺
  取主权,最终占领澳门全境。

  (六)疯狂的亚马留

  在葡国侵略巴西的战争中,亚马留失去了一只胳膊。这个独臂将
  军在接到女王敕令后,举着他剩下的那只胳膊说:“对付中国人,一
  只手已绰绰有余!”

  到达澳门后,他走马上任的第一项措施,便是向关闸内所有居民
  征税,并停止向清*交纳地租。

  而其第二步更是悍然决定占领整个澳门半岛。1847年2月27日,亚
  马留贴出告示,他要修筑通往关闸的马路,命令迁移华人坟场,以图
  造成既成事实,往北扩大地界。这当然激起华人极大愤慨。但亚马留
  再次摇着他的独臂说:“路修完后,毫无疑问,关闸内以内的土地就
  属于我们了!”

  如此侵犯中国主权,当然遭到中国驻澳*的严重*。于是,
  亚马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赶走中国驻澳机构,封闭中国在澳海关。

  1849年1月,亚马留告诉香山澳门县丞,澳门是葡萄牙当局统治的
  地方,中方*入澳不得鸣锣开道。在遭到驳斥后,亚马留悍然将中
  国*驻澳机构赶出澳门。

  3月5日,亚马留宣布关闭中国海关行台,13日,驱逐留澳门的海
  关*,砍倒海关前的中国旌旗,封存了海关财产,迫使中国*无
  法直接行使对澳门的主权与治权。

  长期以来,澳门葡萄牙人以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为其生存依归,
  亚马留的强硬措施,也触犯了部分澳门葡人社会的既得利益。在他封
  闭中国关部行台、捣毁中国衙门后,有葡人高呼:“澳门完蛋了!”

  完蛋的首先是亚马留。当年8月22日,亚马留“骑马到关闸以外游
  玩,下晚回至三巴门外,被人杀毙”。而杀死亚马留的村民沈志亮行
  刺后即向中国官府自首,浩然声称,他与澳门6青年手刃亚马留,正是
  为全澳门的中国人民复仇!

  问题是,当年确有葡人认为亚马留是葡萄牙的“民族英雄”。在
  澳门葡京大酒店的前面,曾经有过一座“独臂军人铜像”,正骑在马
  上,挥着军刀,杀气腾腾。他正是亚马留。

  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临近,澳葡当局为了表示对中国友好的
  姿态,在1993年前后派人悄悄地将这座铜像拆了,装船运回葡萄牙,
  当时,连个简单的仪式都没有,更没有人驻足观望———它悄悄地走
  了,永远地离开了它站立了多年的地方。一位作家写到:“这是一个
  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不可阻挡地推入历史。”

  (七)《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

  然而,在当年,沈志亮手刃亚马留的后果却十分严峻。葡萄牙人
  利用亚马留被刺事件,在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声援下,悍然发动武
  装挑衅,达到了其在澳门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目标。其后又分别于
  1851年和18年,侵占了 仔岛和路环岛,终于占领了澳门全境,
  “只差中华帝国本身的承认了”!

  不错,葡萄牙以武力夺取澳门主权,是其单方面的侵略行为,中
  国不承认,葡人在澳门仍无法有效地行使权力。这样,在葡国*的
  “请求”下,1862年7月始,中葡开始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并于
  8月13日签订了首份《中葡和好通商草约》,双方约定,两年后,葡国
  代表来北京换约。但在换约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争执。

  争执的关键在第九款,大意是葡方同意“中国仍在澳门设官”。
  总理衙门大臣以为葡方同意中国设官,就是恢复旧制,中国继续对澳
  门行使主权。但葡方的所谓“设官”,却是设一个“如西方各国的驻
  澳领事”,而非行使管治权的中国地方官吏。显然,葡人已将澳门视
  为自己的领土,而将清*视为外国。当中方看出这一点后,坚决要
  求改约,恢复设官旧制。双方反复交涉,谁都不肯让步,换约谈判遂
  告中断。

  到80年代,清朝*在打击鸦片走私、税厘并征等方面希望澳葡
  方面与中国海关合作,澳葡当局抓住机会,希望其合作能换取清*
  承认其拥有澳门管理权。于是双方重开谈判。几番讨价还价后,双方
  代表于1887年12月1日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这当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条约规定,葡人在打击鸦片
  走私、税厘并征等方面与中国海关合作。条约赋予葡萄牙人“永居管
  理澳门”的权利,使得他们用行贿、蚕食等手段占领的澳门领土“全
  面而合法”地置于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但是,条约只是迫使中国正
  式承认葡萄牙管治澳门的现实。条约仍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规定
  未经中国方面同意,葡萄牙不能把澳门转让给其他国家!而从此以后,
  中国人民收回澳门的斗争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热心网友

1492年,哥伦布横越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7年,达伽马绕过风暴
角,到达印度洋。此后不过10年,葡萄牙人便“发现”了中国。
时值明正德年间,1514年,一支葡萄牙船队航行至广东珠江口的
屯门进行贸易。按照葡人占领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做法,葡人
也在屯门岛上竖立了一块刻有葡国国徽的石碑,以志“占领”。

大明帝国不欢迎朝贡制度之外的任何国家的商人,何况其来“占
领”中国,命令军队将该地葡人驱逐。1521至1522年,明军两次与葡
人交火,结果都是葡人失败,被驱逐出广东沿海。

葡人并未走远,仍在广东沿海顽强地“打游击”。而且,他们对
中国现实社会“开始有了更全面正确的认识”,知道“大小官吏只要
可以得到好处,对非法海上贸易就会眼开眼闭”。他们于是得以在珠
江口的上川岛等处进行贸易。

就这样,葡人经过40年的努力——开衅屯门,转战双屿,退避上
川——仍是无法在中国立足。此时已是1553年,忽然传来一个消息:
“华人愿同葡萄牙人修好”!当年,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

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登陆的缘起,史料多有记载,形成如下
说法: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葡人撒谎说,他们的船遇
到风浪,有了裂缝,货物湿透了———这些货物可是奉献给中国皇帝
的贡物啊———因此请求登岸,晾晒货物。中国海道副使汪柏因接受
了葡人贿赂,允其在澳门登陆。据说,葡商与汪柏有“密约”,每年
向汪柏行贿1000两银子,获准可在澳门居留。
这一指控十分严重,倘若成立,汪柏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学家金国平先生经认真考证后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原来,葡国商船在南中国海打了40年游击后,竟然与中国海盗勾
结起来,“盗寇有求葡人精锐火器壮胆,葡人需要呼啸盗寇壮势”,
二者形同狼狈。这一勾结的结果是:在葡人精锐火器的“帮助”下,
海盗在广东沿海乡村杀人放火,肆虐劫掠,抗击官兵,为祸十分惨烈。
为此,明廷决定,通过广东*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葡人与
海盗区别开来,前者宜抚,后者在剿。这就是那个“华人愿同葡萄牙
人修好”消息的来源。

汪柏身为海道,官阶不过4品,却集海防、市舶、夷务于一身。中
央*既定的*———军事目标,都需要他来达成。就在这种情况
下,他与葡商首领索札有一次“议和”。

到目前为止,索扎留下的一封信件,是这场“议和”的惟一现场
史料。从信中看,“此次议和,我未与他达成任何税率或协议……商
议的结果是,我们必须遵照习惯按20%纳税并按国王的恩准在华完纳。
至于上述20%的关税,我只同意支付10%。海道答复我说他无法压低
税率,因为这是皇帝规定的税则。此问题,他需禀报朝廷。”

西班牙神甫贡萨雷斯,葡国史家称之为“澳门的缔造者”,他曾
在致函里斯本时,对葡人居据澳门的过程有形象记载:

“我向阁下汇报的事情系确凿事实,决非道听途说,均为我眼见
之实。我在葡属印度已达20载。数年前,我被派往中国。许多年来,
中国与葡萄牙*动干戈,尽管如此,葡萄牙人从未停止过对华贸易。
此种状况一直持续至1553年。此时传来消息说,华人愿同葡萄牙人修
好。后来也真的握手言和。

“得到这一消息后,我被派往那里。第一年,我与7名*徒留在
当地。我与其他人被捕入狱,直到次年船只到来。翌年,我主照亮了
我,我为几个华人施洗,使他们皈依了*教。我留在当地并建起一
座草棚教堂。船只离去前往印度及其他国家后,我与75名*徒又滞
留当地。我们再次入狱且分囚各处,互无音信。华人对我大声呵斥,
问我为何留下不走并斥之为叛逆行为。我们一直被关押到第二年船只
返回时才重获自由,众人得以团聚。我又著手建一教堂,葡萄牙人则
开始建屋。华人熟悉了我,从此让我安宁。

“以此在12年的时间内,在称为Macau的一陆地顶端形成了一巨大
村落。有3座教堂,一所贫济院及一所仁慈堂。现在已成为拥有5000基
督徒的村落。”

这一难得的史料证实了如下几点:

一、葡人登陆澳门的最早时间确为1553年。

二、海道汪柏默许葡人在广州外海和平通商,却并未允准其居据
澳门。允准通商的方式一如既往:交易之后,必须立刻起锚离去,不
准滞留。

三、葡人居据澳门成为事实,在于有贡萨雷斯这样的“顽固分子”,
你抓他也罢,关押他也罢,他死活就是不走。终于使“华人熟悉了我,
从此让我安宁”。

中方史料也证实了这几点,开始的时候,“仅篷累数十间,后工
商牟利奸者,始渐运砖瓦木石为屋,若聚落然。自是诸澳俱废,濠镜
(澳门)独为舶薮矣。”

(四)明清*对澳门行使主权

葡人入据澳门后,明朝*曾对如何管理澳门举棋不定,后来终
于确定采取特殊贸易区*,设立机构,明示“主权在我”。这些机
构是:

一、守澳官与驻军。1574年,明*在澳门半岛通向香山县的莲
花茎之间建立关闸,“设官守之”。1614年,关闸驻军达千人。
1621年,增建前山寨,建制陆军700名,水兵1200名,分别在澳门各要
地驻防。后清承明制,防范更加严密。

二、县丞与海防同知。澳门地属香山县,1731年(雍正9年)在澳
门前山寨设立县丞衙门,作为县*派驻机构。此后到1906年,清政
府先后派出57任县丞。为进一步加强管理,1743年(乾隆8年),又在
县丞之上,增设职权更大的“澳门海防军民同知”,“专理澳夷事务”。
到1911年,这一职务的*共历任。

设立机构是为了加强管理,主要包括:

征收地租。自1572年始,每年葡人向中国*缴纳500两银子的租
金,作为葡人居澳的代价。

制度化管制。为管束不法葡人的行为,地方*于1614年将5条严
禁事项,刻在石头上,竖立于葡人议事亭,以示“勒石永禁”。后在
1744年,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对澳门管理规章,共12条,分别用中葡两
种文字勒碑于县丞衙署和葡人议事亭。

所有这些机构和措施,都充分证明,中国一直对澳门行使着主权——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

(五)鸦片战争前后葡人对澳门的逐步占领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失败是中国的致命伤。那伤口一直痛扯到澳门。

1840年前,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在澳门定居的葡人越来越多,葡
人也不断扩大其居留地,先是在妈阁庙一角,继而占领风景如画的西
望洋山,修建了许多颇具南欧特色的高级建筑,成为澳门达官显贵的
高级住宅区,一直延续至今。接着,地盘一点一点继续向北推移。但
澳门主权在我,明*严令其不准再行扩张,于是,葡人在大三巴至
东望洋一线修筑起高大城墙,既作为城防,也作为一种居住范围的界
限。至此,在近300年的时间里,葡人在澳门逐步蚕食的地方不到两平
方公里。

1840年后,尤其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和开
埠的新局面,使澳门这块已有近300年历史的葡萄牙居留地面临着深刻
的危机。

1843年7月,澳葡*致函清朝钦差大臣耆英,提出旨在全面改变
清*对澳门管治权的9项要求,包括扩大地界、免交地租、澳门港向
外开放等,史称“议事亭九请”。经过交涉,耆英在某些方面有所让
步,但对葡方提出的扩大地界,免交地租,派兵把守从三巴门到关闸
一带等有损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则坚决予以拒绝。

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悍然颁布敕令,宣布澳
门为自由港,允许外国商船在澳门进行自由贸易,豁免一切税收。同
时,她派出狂妄的殖民主义者亚马留,任命其为新任澳督,赴澳门夺
取主权,最终占领澳门全境。

(六)疯狂的亚马留

在葡国侵略巴西的战争中,亚马留失去了一只胳膊。这个独臂将
军在接到女王敕令后,举着他剩下的那只胳膊说:“对付中国人,一
只手已绰绰有余!”

到达澳门后,他走马上任的第一项措施,便是向关闸内所有居民
征税,并停止向清*交纳地租。

而其第二步更是悍然决定占领整个澳门半岛。1847年2月27日,亚
马留贴出告示,他要修筑通往关闸的马路,命令迁移华人坟场,以图
造成既成事实,往北扩大地界。这当然激起华人极大愤慨。但亚马留
再次摇着他的独臂说:“路修完后,毫无疑问,关闸内以内的土地就
属于我们了!”

如此侵犯中国主权,当然遭到中国驻澳*的严重*。于是,
亚马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赶走中国驻澳机构,封闭中国在澳海关。

1849年1月,亚马留告诉香山澳门县丞,澳门是葡萄牙当局统治的
地方,中方*入澳不得鸣锣开道。在遭到驳斥后,亚马留悍然将中
国*驻澳机构赶出澳门。

3月5日,亚马留宣布关闭中国海关行台,13日,驱逐留澳门的海
关*,砍倒海关前的中国旌旗,封存了海关财产,迫使中国*无
法直接行使对澳门的主权与治权。

长期以来,澳门葡萄牙人以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为其生存依归,
亚马留的强硬措施,也触犯了部分澳门葡人社会的既得利益。在他封
闭中国关部行台、捣毁中国衙门后,有葡人高呼:“澳门完蛋了!”

完蛋的首先是亚马留。当年8月22日,亚马留“骑马到关闸以外游
玩,下晚回至三巴门外,被人杀毙”。而杀死亚马留的村民沈志亮行
刺后即向中国官府自首,浩然声称,他与澳门6青年手刃亚马留,正是
为全澳门的中国人民复仇!

问题是,当年确有葡人认为亚马留是葡萄牙的“民族英雄”。在
澳门葡京大酒店的前面,曾经有过一座“独臂军人铜像”,正骑在马
上,挥着军刀,杀气腾腾。他正是亚马留。

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临近,澳葡当局为了表示对中国友好的
姿态,在1993年前后派人悄悄地将这座铜像拆了,装船运回葡萄牙,
当时,连个简单的仪式都没有,更没有人驻足观望———它悄悄地走
了,永远地离开了它站立了多年的地方。一位作家写到:“这是一个
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不可阻挡地推入历史。”

(七)《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

然而,在当年,沈志亮手刃亚马留的后果却十分严峻。葡萄牙人
利用亚马留被刺事件,在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声援下,悍然发动武
装挑衅,达到了其在澳门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目标。其后又分别于
1851年和18年,侵占了 仔岛和路环岛,终于占领了澳门全境,
“只差中华帝国本身的承认了”!

不错,葡萄牙以武力夺取澳门主权,是其单方面的侵略行为,中
国不承认,葡人在澳门仍无法有效地行使权力。这样,在葡国*的
“请求”下,1862年7月始,中葡开始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并于
8月13日签订了首份《中葡和好通商草约》,双方约定,两年后,葡国
代表来北京换约。但在换约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争执。

争执的关键在第九款,大意是葡方同意“中国仍在澳门设官”。
总理衙门大臣以为葡方同意中国设官,就是恢复旧制,中国继续对澳
门行使主权。但葡方的所谓“设官”,却是设一个“如西方各国的驻
澳领事”,而非行使管治权的中国地方官吏。显然,葡人已将澳门视
为自己的领土,而将清*视为外国。当中方看出这一点后,坚决要
求改约,恢复设官旧制。双方反复交涉,谁都不肯让步,换约谈判遂
告中断。

到80年代,清朝*在打击鸦片走私、税厘并征等方面希望澳葡
方面与中国海关合作,澳葡当局抓住机会,希望其合作能换取清*
承认其拥有澳门管理权。于是双方重开谈判。几番讨价还价后,双方
代表于1887年12月1日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这当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条约规定,葡人在打击鸦片
走私、税厘并征等方面与中国海关合作。条约赋予葡萄牙人“永居管
理澳门”的权利,使得他们用行贿、蚕食等手段占领的澳门领土“全
面而合法”地置于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但是,条约只是迫使中国正
式承认葡萄牙管治澳门的现实。条约仍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规定
未经中国方面同意,葡萄牙不能把澳门转让给其他国家!而从此以后,
中国人民收回澳门的斗争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