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07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专家评论说其绝不比该朝代著名诗人的作品逊色。
作者对乘船情景的描述涉及到参照物的问题。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得到的观察结论往往是不一样的,在词中,作者先是以滩头为参照物,得出“是船行”的判断。接着他以船作为参照物又得出“山来迎”的结论,他以为自己判断错了,再“仔细看”,这时他又将参照物转换成滩头,发现山没有动,还是船在行。
人类应该很早就具备有关参照物的认识了,晋朝葛洪在《抱扑子》中写到“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至于电影《闪闪红星》主题歌所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不过是“看山恰似走来迎”的现代版罢。
在进化的过程中,动物们(当然也包括人在内)发现自己脚下的大地总是不动的(除了地震、滑坡、崩岸等少数例外),于是,动物习惯以大地(包括地面所有相对大地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当人在交通工具中,尤其是这交通工具比较大的时候,人同样是以自己脚下的地、与自己脚下的地保持静止的周围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当我们乘坐在行驶的火车中,我们会觉得窗外的景色在后退一样。当我们坐在速度比较快的火车上观望窗外的景色,我们以火车作为参照物,路轨附近的物体退后的速度很快,路轨远处的物体后退的速度较小,两者比较又会产生远处的景物在前进的感觉了。
一般说来,人都是比较自我的,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便是例证。辛大词人不是以自己周围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酩酊之中他以醉步踉跄的“我”作为参照。于是在朦胧的醉眼看来,松树似伸出双手来搀扶。
人们在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不能不确定参照物,否则不可能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
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在前,弹弓在后”,同一只黄雀,它在螳螂的后面,但是它在弹弓的前面。
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当然也是相对的。
物体的位移是相对的,描述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当然也是相对的。
物体的速度是相对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便是相对的。
物体的速度是相对的,那么与速度有关的动量、动能便是相对的。
物体的动量、动能是相对的,那么分别与这两个物理量相关的冲量与功便是相对的。
在一般的情形下,我们选择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否则的话,牛顿运动定律将是不适用的。且看下面的例子。
列车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将一个重物用绳子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重物静止时,绳子的方向为铅垂方向。当车作加速运动时,绳子就会偏离铅垂方向,我们找不到使重物偏离平衡位置的力,而重物相对列车的运动状态的确改变了,这就违反了牛顿第一定律。
设想我们坐在一个水平放置的硕大的足够光滑的可以绕着竖直轴转动的圆盘上,当圆盘转动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离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感到困惑: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向盘的边缘运动?这在适用牛顿定律的常态环境中是无法体验到的,所以人们把这种盘子称为魔盘。
我们生活在一个低速的环境中,我们认为时间的流逝是均匀的,空间是绝对的。但是,在高速环境中,时间会变慢,长度会缩短,所谓“钟慢尺短”。这就是时空的相对性。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与参照物有关的几首古诗。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苏轼《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诗人坐在船舱里,看秋水共长天一色。突然感到“青山久与船低昂”,他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人枕着水(实际上是与水共起伏的船板),他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得到“山俯仰”的感受呢?我们又应如何理解诗中的“风船解与月徘徊”?让我们读一读同是宋朝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为什么看不出云在动呢?原来船也在动,且与云是同方向。这与苏轼在上首诗中“风船解与月徘徊”是同样的感觉:风吹着船,使船与月亮向着相同的方向运动。
http://2009.cersp.com/article/browse/3472712.jspx